APP下载

班级读书会 儿童阅读的新支点

2009-12-25朱燕芬

基础教育参考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读书会课外书绘本

朱燕芬

作为有效推进儿童阅读的一种新兴组织形式,班级读书会开始进入语文课堂,并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认可。教师们开始利用课堂时间来指导学生整本课外书的阅读。班级读书会作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阅读活动,其特定的优势是在语文教学和自由阅读之间取一个支点——既体现教师对阅读的指导,又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较之课内阅读,班级读书会在具体操作上有什么策略?

一、选书:未雨绸缪几多优

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内容庞杂。所以,在开展班级读书会之前,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的选择推荐工作。

绘本阅读:广而告之。 一本好的绘本,孩子会百看不厌,教师可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用预告精彩片段来吸引学生课外阅读,用故意犯错来培养孩子读图的敏感度。

童书聊读:一片福田。 童年与童书相伴是幸福的。一段段温暖的文字,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句句真诚的讲述,笑声中心有所动、情有所感,孩子们从精彩的故事中获得友情、生存、自由等话题的提升。

传统经典:花样阅读。 经典名著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为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教师要经常指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与大师为友,与知识为友,与真理为友,用阅读来充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

二、共读:八千里路云和月

班级读书会要在一定自由度的前提下形成阅读的向心力,在儿童与文本之间形成纵横坐标的融合,寻找阅读的最佳发展区。

导读要神往。 正确的导读对儿童文学的阅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其实强调了教师导读的必要性,因为没有教师对阅读的热爱,就不会有儿童对阅读的热爱。

问题要感性。 阅读前教师的问题不仅能使新旧知识联结起来,还能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倾听习惯。就文学阅读而言,问题有时比获得答案更重要,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才会有更深的认识。

形式要活泼。 优秀的儿童文学就在于它具有生动的故事性,趣味盎然,引人入胜。教师要充分引导孩子们体会书籍中的这些乐趣,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三、讨论:世说新语书墨香

指导阅读,是班级读书会的重要环节。小学阶段的班级读书会不一定要有记录,教师组织读书会的目的应该是引发学生读书的感觉、乐趣和感悟。

课内讨论:一本书的探讨。 看完一本书,每个学生心中多多少少会有自己的看法,举办一个简单的讨论会,引导学生对书本的内容、思想进行讨论,是让学生从书本中得到提高的最佳途径。

家校互动:一个主题的对话。 如果说一本书的探讨是有深度的学习,那么一个主题的对话该是有广度的主体阅读了,可以组织学校、班级、家庭一起参与。

课外自主:习惯养成。 在课外自主阅读指导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更要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思想决定行动,构思决定成效,班级读书会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有助于共同打造“儿童阅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班级读书会这个新生事物,必须好好经营,通盘考虑,把它变为推动儿童阅读的有力助推器。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

猜你喜欢

读书会课外书绘本
爸爸的读书会
绘本
绘本
绘本
课外书
小学高年级班级读书会实施策略初探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