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扬“明道进德”传统 打造辅仁德育品牌

2009-12-25龚雷雨

基础教育参考 2009年11期
关键词:假期作业游学德育

龚雷雨

“明道进德”是辅仁中学建校之初就确立的校训,烛照着辅仁百年步履。进入新世纪,辅仁中学坚持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实,为“明道进德”注入新的内涵,着力打造德育新品牌。

一、持之以恒的德育主题教育

多年来,辅仁中学每学期都确定一个德育主题,使“明道进德”的内涵不断丰富,特色越来越鲜明。学校先后开展的主题教育有“崇尚文明,追求卓越”、“四国”(国史、国情、国粹、国格)教育、“争当民族脊梁”、“三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敬同伴)教育等。每一项主题教育活动,学校都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如“知荣明耻修身立人”主题教育活动,就是根据第三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宣传教育活动的要求确定的。为此,学校设计了报告会、主题班会、图片展等一系列活动,其中欢送辅仁高中德育讲师团成员弓峰同志“万里走单骑”的启程仪式,更是引起师生的特别关注。再如“微笑每一天”主题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微笑给父母·懂得感恩”、“微笑给社会·志愿服务”、“微笑给世界·铭记使命”、“微笑给自然·环保行动”、“微笑给自己·自信人生”等系列活动,引领学生在参与、体验和感悟中茁壮成长。这些活动,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时代特征,多姿多彩而主题鲜明,给学生以持久的教育影响。

二、富有实效的德育假期作业

假期作业在一般人的观念中,一直是文化课的“专利”。从2003年起,辅仁高中结合实际给学生增加了一份假期作业——德育作业。在有一年的寒假德育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其内容为“忆一忆、想一想、算一算,父母的爱有多重:从出生至今,父母为你做了多少顿饭?买了多少件衣服?洗了多少次衣服?接送了多少次……”这道德育假期作业题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巨大反响。有学生在德育作业中写道:“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真的为自己有这样好的父母感自豪,为自己平日里的不懂事而感到羞愧。”学生家长在德育作业“爸爸妈妈的话”中这样留言:“假期作业使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许多,孩子与我们也靠近了许多。” 德育假期作业使学生在假期中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修养优良的品质,也成为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由于学生德育假期作业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时代,提升了德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无锡电视台“第一看点”栏目的记者专门到校采访报道,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也向所属学校加以推广。

三、创新德育载体的校本教材

编写德育校本教材是辅仁高中德育的又一特色。辅仁高中有个远近闻名的德育讲师团,由老红军、老干部、老英模组成。老同志们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辅仁的德育工作,留下了许多文字资料,有往事回忆,有人生思考,有传奇经历,有事迹介绍。学校将这些资料编成校本教材《启明集》。这本集子诉说着前辈们的无悔人生,蕴含着前辈们特别的心意,给辅仁学子以人生启迪。《明道进德》是以校训为名的一本德育校本教材,全书共20讲。这本教材除正面阐述道理之外,还提出了若干道德选择和思辨的问题,设计了若干道德实践的方案,使学生在理性的思辨中增强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每学期每班都要在书中选择一讲的内容,准备一堂德育公开课或一次主题班会展示活动。《论语》自古以来就是儒家的经典,被誉为“东方的圣经”。学校从《论语》中选出与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有关的警句格言50句,安排学生在暑假期间进行注释、翻译、解读,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发表感想。而后精选学生所写的文章编成的一本《〈论语〉新读》,成为辅仁高中的第三本德育校本教材。为进一步开发辅仁的校本德育资源,2008年暑假学校组织老师和学生采访了12位1966年以后毕业的校友,并将他们的求学、工作、成就事业的经历编写成《成功轨迹——辅仁校友故事》。这本教材以前辈校友走向成功的人生之路给辅仁的年轻学子带来启迪与激励。

四、深受学生欢迎的游学活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道出了游学活动的历史渊源。游学活动是学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好形式。在游中学,在愉悦中学,在实践中学。打开辅仁高中南京游学的行程:凭吊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中山陵,游夫子庙夜市,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学等。打开北京游学的“菜单”:参加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游卢沟桥、宛平城,参观故宫博物院、毛主席纪念堂、中华世纪坛、景泰蓝制作、中国气象研究所(由校友许健民院士作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军事博物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游学,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与文化的心灵交融,是人与历史的真切对话。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爱国情怀、人生境界都在活动中得到提升。如今,游学已成了辅仁高中德育的一个传统项目和一道“看家菜”,每一届学生都参与这项活动,游学的地点也已由国内拓展到国外。

五、内外整合的德育队伍建设

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辅仁高中认真组织开展班主任队伍的系列培训,组织他们学习专业理论书籍,不断完善见习班主任上岗、考评制度,积极探索青年班主任成长的轮训机制和促使骨干班主任提高的研修机制。学校着力培养班主任队伍的后备力量,形成了一支理论丰厚、实践扎实、相对稳定、具有梯度的德育队伍。任课教师则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同样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德育讲座中担任主讲者,在德育竞赛活动中担任评判员,在行为规范监督岗上又是督查员。

德育讲师团是辅仁高中一支特殊的德育队伍,自1992年组建以来先后有41人受聘,现有24人,其中卜仲谟、汤聿文、龚仁修等都已是80出头的老人了。校园里常常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在德育处商讨活动方案,在报告厅作辅导讲座,担任“红五月歌会”的评比嘉宾……老同志们特殊的经历、丰富的经验、高尚的人格,是学校宝贵的德育资源,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好教材,他们早已成为辅仁师生心目中老朋友、学校德育的好帮手。

六、特色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

辅仁中学多年来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因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实效、贴近学生而深受学生的欢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之一是心理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立足课堂,根据各个年级不同的特点、各自存在的问题,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建立了高一新生心理档案并进行统计分析,为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提供第一手资料。

特色之二是建设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自测、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等工作,使之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通过“个别咨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和原因,指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自主地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身心和谐地发展,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通过“心理自测”,帮助学生进一步全方位地了解自己。通过“团体辅导”,使有共性的学生在群体的氛围中更好的完善自我,得到成长。

特色之三是社团活动。“Tao心心理社团”是主要阵地,每月开展2次活动,如初次见面的团体辅导活动、经典心理影片赏析、讲座、角色扮演活动等。社团有固定的广播时间,定期的橱窗宣传,并创办了自己的杂志《心情360°》。社团还建设并完善了心理网站——“心灵的守望者”,普及心理学知识。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增进了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已成为学校心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辅仁高中秉承“明道进德”的校训,积极探索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律,努力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擦亮了富有辅仁特色的德育品牌。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市德育先进学校,并获得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的殊荣。

作者单位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潘静波)

猜你喜欢

假期作业游学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理性看待“海外游学热”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海外游学勿忘教育之本
寓教于游,从“新”出发
假期作业应是一份“美丽的牵挂”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没有作业的假期不完美
旅途,与“形”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