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2009-12-24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0期
关键词:激趣提问

林 华

【摘 要】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真正地“动”起来,是摆在许多老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一是设计能激趣激思的提问;二是放手让学生提问;三是广泛与生活对接;四是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态度。

【关键词】提问 激趣 激思 与生活对接 真实态度

走进新课改,变化最大的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注重学生体验、享受学习的过程,也即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这是摆在许多老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要理解“动”的含义,所谓“动”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被动接受为体验过程,自主探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它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深度,动于形,更要动于心,达到思维的锻炼,心灵的洗礼。二是广度,“动”不只是三五个优秀学生的个人才艺秀,而是全体学生甚至包括老师在内的全民总动员,一枝独秀更要春色满园。要取得这两个层面的丰收,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设计能激趣激思的提问

课堂提问无疑是最有效也最简便的使学生“动”起来的方式。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使学生“动”起来,比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是非问,学生往往不加思考,盲从众人,既不能够激发兴趣,也很难激发有深度的思考。而且问题并非越多越好、越细越好,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的主问题,并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问题的设计既要难易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有层次,能够引导学生思维走向深入。

有位老师在上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一文时,一节课就提出4个问题: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2.造成小狗悲剧的原因是什么?3.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4.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第1个问题是针对现象的概括总结,容易而且学生有兴趣,学生只需要从文本筛选信息进而整合。首先激活了每个学生的思维。第2个问题深入到对原因的探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展示成果。第3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知人论世。把学生的探究进一步引向深入,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的思维再次激活。第4个问题将小狗与老人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探讨文章的基本手法和深刻主旨。4个问题由表及里,环环相扣,有层次有梯度。难度逐步提升,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又引导学生思考逐步走向深入。整节课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热烈,踊跃发言,思维异常活跃。

二、放手让学生提问

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很多老师经常担心学生提问,这当然不是怕学生问倒自己,而是怕学生的提问没有价值,或是问的问题太偏,会耽误课堂既定教学目标的完成。须知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有价值。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参与体验的过程。新课改更注重学生做了什么而不是教了什么。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最主要的引导就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变得聪明起来。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即便很简单,那也是他的思考、他的困惑。提问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表现,是学生在主动探究。这时候老师需要做的工作不是阻止学生提问,而是在肯定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引导学生如何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短歌行》一课,学生问:“‘譬如是什么意思?”问题很简单,可以让其他学生回答。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比喻手法的体会,人生与朝露有什么相似之处?这样比喻流露出曹操什么样的内心情感?其实学生的提问有深有浅,学生在关注其他人提问的同时和自己进行了比较,进而思考文本的重点,随着其他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另外回答学生提问的不一定非得是老师,要鼓励学生们来回答。积极地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把活动的广度从师生互动扩大到生生互动。

三、广泛与生活对接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一致,而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和生活的广泛联系,有助于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将所学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既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理解,又学会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拓展深化中把知识活化成能力。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

比如学习《包身工》一课,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教师收集反映现实生活中童工悲惨生活的图片向学生们展示,并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生活进行讨论。学生发言积极踊跃,妙语连珠,对文句的理解深刻全面,思考很有深度。不仅消除了时代的隔膜,深刻地理解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而且使学生在自己与包身工的对比之中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态度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对教学目标提出的一项要求。它其实也是促使学生真正“动”起来的一种方法。真实的态度源自情感,情感的迸发是更深层次的思维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使他们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生展示自我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会深入地思考,精心地组织语言,而且往往因为意见不合,引发争论。

《屈原列传》一课,学生对“你怎么看待屈原的死?”展开争论。有同学认为屈原死得值,洁身自好,忠于国家,感召后代。有的同学认为死得不值,是对楚国和人民的不忠,他没有用自己的才华为人民服务,却独自寻找解脱,太自私了。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争论异常激烈。老师并没有肯定哪一方正确,而是放手让学生争论。他们为了驳倒对方会广泛展开联想搜集相关资料,新知与旧知很自然也很充分地融会贯通,甚至是巧妙地设计方式,思维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到了“动”的深层目标。最终学生认识到两方都有可取之处,得出了“屈原的死抹杀不了他的忠诚与文学成就,我们应该尊敬他;但他生于一个昏君与奸臣当道的社会,不得已而投江,我们应该理解他;不过我们应该比他更坚强地去面对社会对我们的考验,积极地去克服困难、改变现状,而不是回避。这样的结论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认识更为全面深刻。

设计能激趣激思的提问是转变“问”的内容,放手让学生提问是转变“问”的方式。通过这两点的转变改进课堂交流,激发兴趣,使课堂的互动范围扩展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三个纬度的广阔空间里。广泛与生活对接将学生思维从课堂引向课外,从课本引向生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态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自主探究。这四点从不同角度关注了学生思维的训练,这种参与和体验不流于表面,不局限于局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在体验中获得能力提升,在感受中愉悦心智。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一旦被点燃,即使铃声响了也不会戛然而止,必然延伸到课下,主动学习的目标也自然而然地达到了。

作者简介:林华,河南省南阳二中教师。

猜你喜欢

激趣提问
低年级语文课堂“激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