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2009-12-23胡昌禄赵晓霞

党史文苑 2009年20期
关键词:当代中国大众化综述

胡昌禄 赵晓霞

[摘 要] 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大众化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大众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大众化实现的路径选择等五个方面。理论研究在取得积极成果的同时,对该重大命题的深入研究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 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综述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命题。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学术界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是基于相应的理论和社会基础之上,有其客观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一)学术界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其必要性进行论述

1.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普适性、最终目的、实践性和群众史观等特点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走向大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国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最新成果,是当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这必然也决定当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化,实现大众化。[1]

2.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要求。中宣部理论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近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面临着六种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要求。二是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变,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要求。三是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要求。四是当前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要求。[2]

3.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理论发展的体现。有学者认为,客观需要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则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3]

4.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有学者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它们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4]P149

(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现实可能性。

有学者认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而且有着丰富的传统经验可以借鉴。同时认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强大的现实基础可以依托。另外,长期以来在我国形成了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他们有着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娴熟的工作方法,为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理论源泉和人才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为理论普及推广提供了技术条件,再加上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优良的求知传统。这些条件,都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完全可能性。[5]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的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学者们是从三个方面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是侧重于“当代中国”,二是侧重于“大众化”的主体,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是侧重于“大众化”。其中,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众化”进行了界定。

1.从理论的主体和功能角度对其总体价值取向作出的基本定位。学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就是使这个理论体系由抽象理性转变为生动具体,由深奥思辨转变为通俗易懂,由被少数人所理解和掌握转变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使它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6]

2.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大众化的理解。有学者认为,从时间上说,大众化的“化”代表了一个时间渐进的过程。从空间上说,大众化是指群体范围的扩大,直至普通大众。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从当初只为少数思想家掌握的科学理论,发展成为亿万人民群众掌握的思想理论体系的过程。[7]

3.从质和量的规定性角度对大众化的正确理解与把握。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兼有质和量的规定性。“大众化”质的规定性,强调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大众的实践即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同时用大众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即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量的规定性,则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数量的庞大,即普及与推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辐射范围宽广,超越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碍,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界限。[8]

4.从大众化的实质角度对大众化的研究。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要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实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最大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最大化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最大化。[9]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民族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民族的形式表达出来,实现与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融会贯通的民族化理论形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之中,与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融会贯通,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都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因子。

2.通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总结,是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演绎而成的理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就是要区别研究的专业化和学习、实践的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学理中解放出来,就是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以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生动活泼的大众语言,使之适合人民大众的口味,是深入浅出,喜闻乐见形式体现。

3.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一般规律的抽象概括,其抽象性显而易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就必须要求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回归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回归到具体的生活之中,这必然要与群众的“小事情”,要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

4.普及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和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由少数人到多数人,为大多数人所理解、掌握和应用。没有普及就缺少坚实的民众基础和主体力量,大众化就无从谈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会脱离群众。

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民族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等。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也是学者们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1.从单个的联系方面看,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同时就是一个大众化的过程。两者是相伴而行,缺一不可的。[10]另一种观点认为,成功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等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理论上讲,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实践上讲,二者有脱节现象。[11]

2.从联系与区别的双向看,两者是统一的。有学者在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内在统一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各自的侧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建设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解决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宣传普及问题,侧重于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更加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运用。[12]

3.从整体与部分看,两者关系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13]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它们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14]P149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总结历史经验,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学者们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不同人物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探索推动当代中国马克国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

有学者回顾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五条成功经验:一是传播中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根本环节;二是传播内容切合特定时期的文化环境;三是传播者具备卓越的理论素养;四是采用深入浅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成功经验;五是国家机器对传播效果的正反作用。[15]

另有学者认真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认为,一是理论内涵必须针对和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二是理论取向必须代表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三是理论表现形式须具有中国文化的风格和特点;四是宣传重点要贴近群众关心的问题并切合人民的觉悟程度;五是宣传方式要为群众所容易理解和接受。[16]

新时期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学者认为,六个方面基本经验应积极借鉴:一是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以指导大众化的实践要求;二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普及以教育大众。三是坚定不移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四是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以吸引大众;五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践以造福大众;六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进典型以引领人民前进。[17]

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学术界关注、研究的热点,也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所在。学者见仁见智,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观点有:

1.从信息化的角度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有学者认为,信息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有新策略。为此,提出了六项策略,一是始终坚持并加强党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政治保证;二是建立健全国家信息化政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政策支持;三是制定国家战略,建立覆盖全国的理论普及的互联网和通讯网络;四是建立强大的信息化技术队伍,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人才保证;五是搭建国际化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世界范围发展;六是改革管理体制,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管理机制。[18]

2.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角度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有学者认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国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因此,提出了五点推进的要求: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二是深入浅出,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三是生动感人的语言;四是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五是依事论理,寓教于乐,寓教于情。[19]

3.从人民群众主体角度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有学者认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是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思想选择,而不是强加于他们,取消他们进行思想选择的权利。二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影响力,就是“通过学理化实现大众”。三是通过民间化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20]

4.从大众文化角度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有学者认为,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一是内容的具体化。二是语言文字的通俗化。三是理论表达方式的视觉化、形象化、艺术化。四是理论宣传普及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相结合。[21]

5.从系统化推进的角度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中宣部理论局认为,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议有:一是高度重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努力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回答重大问题方面的作用;三是大力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宣传普及体系;四是不断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五是建立健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体制机制;六是建设一支宏大的专兼职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工作队伍。[22]

六、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不足之处

总体来说,学术界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涉及到了许多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加深了我们对这一重大命题的认识和理解。除因这一重大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缺乏系统研究之外,主要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1.当代中国马克思大众化概念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再只少数人的理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但是,对于大众化的定义,产生一个问题,少数人属不属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大众化包不包括精英化或学院化?这涉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院化两个范围研究。对此,各自宣传对象研究是哪些?怎么研究?研究的有效载体和方法研究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因此,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及相应理论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研究。目前,学术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研究,主要从回顾历史的角度进行理论总结。其研究的方法主要是理论研究,形式较为单一,如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等。对此,如何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社会实践?怎么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如何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等等,需要进一步地深入探索、研究。

3.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及意义。目前,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很少。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和其经验总结,不仅仅是属于中国,而且还是属于世界。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有什么样的影响和意义呢?中国马克国主义大众化和国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还有待新的研究和发展。

4.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检验标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否大众化,是否被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接受、理解和掌握,它的检验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学者们涉及到的很少,所以应该加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检验标准的研究。○

参考文献:

[7][11]杨鲜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9-24.

[2][22]中宣部理论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和建议[J],党建,2009(1):10-12.

[3][5][8]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1):27-32.

[4][14]本书编写组编著: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6]王桂泉,张铁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J],理论探索,2008(5):37-40.

[9]何怀远: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3):15-18.

[10]王晓云,时永松: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J],江汉论坛,2008(4):54-57.

[12]罗泽荣,龙佳解: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3):23-26.

[13]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论析[J],河北学刊,2008(3):20-22.

[15]范丹卉:从五四新文化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1):125-131.

[16]罗会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理论导刊,2009(3):13-14.

[17]程建军: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183-186.

[18]唐莉:信息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2):16-20.

[19]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新任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26-28.

[20]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7):25-30.

[21]唐莉:大众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J],理论视野,2009(2):19-21.

责任编辑 梅 宏

猜你喜欢

当代中国大众化综述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构建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精神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