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青报对“80后”报道的特色

2009-12-21程秀秀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8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价值观念版面

程秀秀

“80后”这一概念从一出现就被贴上了标签,人们对这个群体的认知有一定的偏颇,媒体的报道当然起了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青年报》关于“80后”报道的分析来探讨其报道特色,以及报道中是否存在对“80后”的刻板印象。

文本界定

《中国青年报》作为一份以“青年”命名的报纸,比较关注青年一代的成长。它对“80后”的报道,对于人们认识过一群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中国青年报》网络版的新闻检索,在标题搜索中输入“80后”,共搜到2004年9月12日~2008年12月18日标题中出现“80后”的文章125篇,这125篇文章就是本次研究的所有样本。之所以选择这一区间内标题出现“80后”的文章做样本,有以下几个原因:

1标题中出现“80后”,说明“80后”这一词语已经具有新闻价值的要素。

2从2004年一直选取到2008年可以较系统地从开始进行分析、观察报道中的一些变化。

类目建构及分析标准

本文主要从报道数量、刊登版面、报道体裁、报道主题以及报道立场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国青年报》关于“80后”报道的特色。

数量,定序变量。从这5年中《中国青年报》在报道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其对“80后”这一现象的重视程度的加强。本文主要统计每一年里以“80后”为标题的报道的数量。

版面,定类变量。把新闻放在不同的版面上,可以反映出报社的编辑方针和报道特色。本文将版面分为头版、青年调查、青春热线/青年话题/共青视点、教育、创业周刊/青年企业家、阅读周刊、文化周刊以及其他,

体载,定类变量。报道体裁可以反映对报道主体的重视程度。本文将体裁分为消息、调查、通讯以及社会来稿。调查专指青年调查版面依调查数据写成的文章。社会来稿是指在讨论中一些社会人士的来稿。

主题,定类变量。本次分析中将主题分为作家写作、学习生活、消费、创业工作、感情婚姻、价值观念/行为特点、社会公益以及其他。价值观念和行为特点是指在宏观层面讨论“80后”的一些特点以及价值取向的文章,其他的主题都是明确讨论相关问题的。

媒介报道立场,定类变量。媒介的立场主要分为正面,中立和负面。正面报道是指确认“80后”某些行为为积极的,如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负面是指报道的“80后”行为不被认间,如犯罪等。中立则是指持保留态度,只是进行了分析,不表明态度。

数据分析

数量上呈现连年增长的趋势。2004年和2005年,标题上使用“80后”这一词汇还处在最初阶段,相关报道也不多,2004年为2篇,2005年为6篇。以2006年为转折和过渡点,报道数量为19篇,到了2007年此类报道开始迅速增加,报道数量为51篇。这其中主要是因为在2006年12月7日《中国青年报》推出了一个关于“‘8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的讨论,这个讨论将报道推向了一个高峰,2006年也就成了报道数量的转折点。

版面上,主要集中在教育、青年话题/青春热线、创业周刊、阅读、文化周刊上。

从表一可以看出,关于“80后”的报道主要出现在教育、青年调查、文化、阅读、创业周刊等版面上。这些版面都是《中国青年报》的特色版面,“80后”作为当代青年的主力军,是该报报道的主要对象。从版面分布可以看出,这些报道主要集中在“80后”的学习、就业以及相关价值观念的报道上。

体裁上,以通讯为主,注重组织调查。消息报道出现得很少,仅有27篇,主要以通讯和调查为主,通讯占9篇,调查占69篇。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青年报》注重进行深度报道,挖掘报道主题的深层次内涵,更加中立、客观地呈现“80后”这一特殊群体。另外,社会来稿数量也占到了将近1/6的比例,这样使报道更多元化,体现社会各方的观点。

报道主题多元,侧重学习就业和价值观念(见表二)。

创业工作是报道主题中最突出的一个,《中国青年报》展现了许多“80后”创业者的风采,特别是他们的就业观念。这也许是《中国青年报》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议题设置中的~部分,借此可以引导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另外,关于“80后”的价值观念、情感婚姻以及消费的讨论也是《中国青年报》很注重的一部分,通过这些讨论,让人们看清并理解“80后”独特的行为特点。

报道立场客观中立,注重进行多角度分析。中立的报道立场占的比例最大,负面的仅有6篇,涉及“80后”犯罪、过度消费等,其他相关的报道都以客观的分析为主,作者不表现自己的态度,只是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使读者可以看到各方意见的阐发,在读者投稿中,很多稿件也是反思和客观分析的稿件,并没有存在明显的对“80后”的刻板印象。

《中国青年报》关于“80后”报道的特色

“80后”这一被贴上标签的青年群体,经历r被社会看不起到逐渐认同的过程,通过分析总结,《中国青年报》对“80后”的报道主要有以下特色:

报道对象上,经历了从“80后”作家到整体的“80后”的转变。由于这一概念是由“80后”作家延伸出来的,所以一开始的报道主要集中在“80后”作家。例如2004年的两篇分别为《“80后”重磅作品试水市场》和《“80后”写作群组反对贴标签》,2005年的6篇中也有3篇是关于作家的。直到2006年,随着“80后”这一概念范围的扩大,报道对象开始转向“80后”整个群体,开始关注“80后”的感情、消费和就业等。

内客上,报道内容丰富,侧重价值观念的讨论。从主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报道中侧重对“80后”就业和价值观念的分析。就业方面主要是树立大学生创业的典型,分析其创业成功的原因以及他们的就业理念。如《“80后”靠什么成功》等。对价值观念的讨论主要有《“8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80后到底在奋斗什么》《是“80后”觉醒了还是我们应该觉醒》等,对这些关于“80后”一些价值观念的讨论,呈现给公众一个丰富、多元、客观的“80后”形象。

形式上,注重组织调查和讨论。数据和各方观点使报道客观、理性。在这125篇文章中,共有9个调查:《“80后”成不敬业》《“80后”——请别误读这两亿青年》《“80后”民工以挣钱为目的的只占18.2%》《“独”已成“80后”婚姻杀手》《“80后”悄然刷新国人消费主张》《“80后”要成为买房主力军》《“80后”为中国转型新生代》《“80后”青年加速怀旧》、《“80后”“90后”谁将更多影响中国未来》。通过这9个调查,全面、客观地分析了“80后”的就业、感情、消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问题。报道以调查的数据为依据,有时辅以编者按或是链接和背景介绍,分析较为透彻和理性。

另外,《中国青年报》还组织了两次关于“80后”的讨论,分别是2006年12月7日关于“‘8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和2007年7月12日“你怎样看待‘80后男生的感情困惑”。前一个讨论一直从2006年12月7日持续到2007年3月12日,分别刊登了来自老师、学生、高校校长以及社会人士的稿件,报道深入且中立。

手法上,注意树立典型,依托热点事件展开深度报道。“80后”创业者是《中国青年报》树立的典型。除创业外,还塑造了一系列的“80后”士兵的形象,如《“80后”军人守家门,祖国可以放心》《“80后”的兵照样打仗》这两个报道都被放在头版头条,树立了“80后”军人的典型形象。

依托热点主要体现在《中国青年报》注重结合热点新闻事件展开讨论或调查,这样使报道更加深入、全面和客观。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很多“80后”积极报名参加志愿者,《中国青年报》以此为契机,发表了《面对灾难:“80后”“行动感恩和担当》《是“80后”觉醒了还是我们应该觉醒》和《揭下那些贴在“80后”身上的标签》等一系列文章,深入地报道了“80后”的社会责任感,加深公众对“80后”敢于担当的印象。

结论

本文通过对5年内《中国青年报》中以“80后”为标题的报道分析发现,中国青年报对于“80后”的报道中没有受刻板印象的影响,而是塑造了一些“80后”的正面形象,引导舆论。该报注重积极组织调查和讨论,以此来获得客观数据和社会各方的观点支持,从而使报道做到客观、中立和理性。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报价值观念版面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我心目中的“暖闻”——中国青年报的“暖闻·暖心”之路
众筹来的2018新年献词——中国青年报“强国体”出炉记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人物通讯的表达特色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
版面“三评”看得失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