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求兴趣共同点 做好主题性报道

2009-12-21顾海红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8期
关键词:渑池县贴近性共同点

顾海红

主题性报道是当前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是弘扬主旋律、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的主题性报道往往存在说教味浓、手法单一、缺少冲击力等一系列缺点,这正是漠视受众需求、轻视受众兴趣共同点的结果,自然也就弱化了主流媒体的“喉舌”功能。从而影响了新闻舆论的引导力。笔者认为,要想让新闻中的主题性报道深入受众的内心,必须提高受众对主题性报道的认可度,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不同受众对主题性报道的兴趣共同点在哪里,并找准他们的兴趣共同点。受众兴趣共同点,是受众个体以主题性报道中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尽可能把握受众的兴趣共同点,这是做好主题性报道的重要途径之一。

故事性的主题性报道。最容易抓住受众的兴趣共同点。一提到新闻应该讲故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民生类新闻。不错,目前民生类新闻的确有占尽故事化优势的趋势,其实主题性报道同样需要讲故事。讲好了故事,抓住了受众的兴趣共同点,也就这到了报道所要的宣传目的。主题性报道故事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面至少包含了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和细节冲突化等一些重要因素。有人提出,任何新闻传播,都包含有“情感传播”的成分,因为“情感”也是一种信息,受众对于新闻的关注,就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关注。从这个角度来说,故事性的主题性报道,无疑会带有先天的情感优势,这种情感优势会拉近受众和传播者的距离。

贴近性的主题性报道。能拉近讲述者和受众的距离。有学者提出过“舆论引导的艺术”,即宜解不宜避、宜缓不宜急、宜全不宜片,这就从舆论引导的鲜明性、渐进性、辩证性和启发性几个方面指明了新闻媒体最具引导的艺术性乃是它的贴近性。对于电视新闻来讲,“三贴近”的目的就是让广大电视受众能够听得进、看得懂、记得住,也就是常说的让我们电视新闻入耳、入脑、入心。听得进、看得懂、记得住,入耳、入脑、入心,这不正是电视观众的兴趣共同点吗?拉近了讲述者、电视观众的距离,自然也就做到了主题性报道的贴近性。

按照“贴近性”的要求,就必须加强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宣传,选择平民化视角,关注老百姓身边的事,真正把镜头和话筒对准现实生活,对准普通百姓。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表现普通百姓的精神境界,使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成为我们宣传的主角。

双向性的主题性报道。会给观众以参与的兴趣。这里所说的双向性,是指记者在报道过程中的双向思维。它改变了记者以往只从传播者的立场、角度、方面去思考问题,从而把“一条腿走路”变为“双轮驱动”,所以双向性报道对触发观众兴趣点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主题性报道如何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引起观众的兴趣,说到底又取决于记者角色的转换程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闻自身的不断发展与革新,今天的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一个受众导向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深度报道的深度应当最终体现为对受众的深刻理解与健康需求的满足上来。但是主题性报道又要求我们不能单纯把受众需求无限放大,还必须考虑报道本身所承载的社会意义和舆论引导功能。因此,做到传者和受者的和谐统一,既要做受众型的记者,也要努力让受众理解记者所传达的信息,这才是把握双向思维报道方式的关键。

以《河南新闻联播》的《听民声顺民意渑池县信访评估得民心》这篇报道为例:“在渑池县仰韶花园小区的北侧,记者看到了有一组明显被抬高了的高压线路。小区居民告诉我们,原来这组线路并不经过花园小区,今年4月,按照渑池县的城市规划,线路需要移到小区门前6米左右的地方,根据渑池县信访评估制度,在开工前,承建方首先应到小区征求居民意见。”

然后记者采用双向思维的报道方式,从受众角度出发,隐性转换角色,聆听双方的声音:“河南省渑池县建设局张永军:按照设计方案,高压线与小区的水平距离为5米,这个距离完全符合国家4米的规定,但是在征求居民意见的时候,有些居民不同意。”

最后,记者用受众“假设反馈”的方式,消除大家的疑问,既有报道中当事人双方的平等交流,更有记者和受众之间的潜在沟通:“河南省渑池县建设局张永军:在测试以后,得出了不影响居民的结论,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增加80万元的投资,加高了3根高压线,把经过小区的这一段线路从29米架高到43米,水平距离由5米增加到7米。

“仰韶花园小区居民陈英超:施工前人家征求了我们的意见,电线杆又加高了,所以我们也没有什么理由可说,最后也就同意了。”

短短的几分钟报道,由于记者作为“传者”,提前进行了换位思考,采用双向思维,从而避免了给观众留下“疑问空白”。

现场性的主题性报道。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主题性报道的电视节目本身代表着一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这样的报道大多时候和观众会不自觉地产生距离,记者把自己置于说教者或者讲述者的角色,而把电视观众作为被动的接受对象,这样时间一久,观众势必会降低对主题性报道的认可度。特别是很多主题性报道本身缺乏现场感,就曼难以让观众发自内心地接受片中传达的事实和信息。出镜记者在特定的报道现场展现适当的报道情绪,基本奠定了本次报道是否成功的基调,出镜记者是否真正融入现场、是否真情流露,也是能否真正把受众带入主题性报道的场景中来的关键因素。如果出镜记者依靠语言表达和肢体动作,做到了“真诚面时观众”,那么作为仿佛“身临其境”的电视观众,自然也就认可了主题性报道的真实感和亲近感。

主题性报道的选题大多从科学发展观、人文素质、生态文明、和谐富民等角度出发,将中央的大政方针、宣传精神与电视人从实际中调查掌握的具体事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要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真正做到团结、稳定、鼓劲,帮忙而不添乱,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了解电视受众的兴趣共同点是做好主题性报道的前提,而故事性、贴近性、双向性、现场性就是做好主题性新闻报道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猜你喜欢

渑池县贴近性共同点
渑池县关工委召开主任办公会议
对比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
渑池县
浅论县市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贴近性与人文关怀
漂亮的生日礼物
渑池县段村乡赵坡头村
渑池县
抑郁流行时
把握好“四个全面”的五个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