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和时代价值

2009-12-21万建强

老区建设 2009年20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内涵

[提要] 苏区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巩固、发展苏区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所培育、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笔者将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概括为:“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执政为民、廉洁奉公。”并紧密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对于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各种考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有着非凡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苏区精神;内涵;时代价值

[作者简介]万建强(1953—),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江西南昌330077)

“苏区”是苏维埃区域的简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3块苏区(亦称革命根据地)。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是全国最大的一块苏区。1931年11月,在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瑞金成为红色首都。

苏区时期,尽管外部有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内部有党内“左”倾错误的干扰,但广大苏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不仅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军队建设、法制建设等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而且在实践中形成了宝贵的苏区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政治资源。

笔者认为,不能把苏区精神狭隘地理解为是中央苏区精神,它应当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所有苏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所锤炼出来的一种革命精神。苏区精神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又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其他精神一脉相承。在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78周年之际,回顾苏区斗争的历史,深刻认识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研究探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

中国共产党培育的每一种精神,都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都是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苏区精神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块苏区可歌可泣的那段革命斗争历史和当年苏区军民感人的精神风貌。因此,我们对苏区精神内涵的概括、提炼,不能脱离当年苏区革命斗争的历史,也不能只是简单地再现当年的历史。而是要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考,寻找其个性特色,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精炼的表述。我依据苏区斗争的历史和党中央三代主要领导人及胡锦涛总书记对苏区优良传统和精神的论述,参考并吸收全国党史、苏区史专家学者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将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高度概括为四句话16个字,即:“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执政为民、廉洁奉公”。

(一)信念坚定,就是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全国各地的苏区都是在大革命遭到失败,革命处于低潮之中先后建立的;苏区的革命斗争和各项建设事业都是在敌人的残酷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中进行的。尽管当时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革命斗争充满了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尽管革命队伍里有少数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但绝大多数苏区军民都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一定会成功。他们坚信革命的星星之火,一定会成为燎原之势,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主义制度,一定会在中国实现。正因为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他们在历次反“围剿”战斗中不怕流血牺牲,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在打破敌人经济封锁的斗争中,不畏艰难险阻,冒着杀头的危险进行赤白间的红色贸易;在革命遭受挫折和暂时失败时,不灰心丧气,挺直腰杆,重起炉灶再干。这就是信念的力量,这就是强大的精神支柱在起作用。所以,信念坚定是苏区精神的灵魂。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就有了精神动力和顽强的意志。

(二)求真务实,就是反对本本主义,“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苏区时期,由于我们党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党,在党内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这种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对苏区的革命战争和各项建设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和危害。然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力倡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喊出了“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①的口号,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②的著名论断。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陈云、邓小平、方志敏等领导人身体力行的带动下,各级苏区干部深入调查研究,坚持从苏区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正确的决策,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连续取得了1—4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在敌人的层层包围封锁中取得了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法制建设和土地革命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纠正了苏区劳动政策和经济政策中存在的脱离苏区实际的过“左”政策和肃反扩大化错误。所有这些都是不断反对思想僵化的本本主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结果。所以,求真务实是苏区精神的精髓。只有反对教条式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做到求真务实,才会有苏区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否则就会遭受挫折失败。

(三)执政为民,就是“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各块苏区建立了红色政权,而且在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开始了局部执政的伟大实践。在苏区的伟大革命斗争中,我们的党要求每个党员要像和尚叨念“阿弥陀佛”一样时刻叨念群众,做到忠实地为苏区群众谋利益。毛泽东提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③苏区党政干部牢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执政宗旨,自觉地、真心实意地为苏区群众谋利益,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为了使贫苦农民获得梦寐以求的土地,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苏区农民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为了保卫巩固苏区,改善群众生活,党和苏维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努力发展苏区经济,千方百计地帮助群众搞好生产;为了使苏区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党和苏维埃政府在苏区大力普及文化教育,对苏区儿童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对成人实行扫盲教育。苏区群众发自内心称赞说:“共产党真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执政为民,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了要紧紧依靠群众,努力创造“第一等工作”。苏区干部积极响应号召,努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争创一流,争当先进。赣东北省、兴国县、长冈乡、才溪乡等就是当年创造了第一等工作的苏维埃模范省、县、乡。正因为党和苏维埃政府做到了执政为民,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争创第一,才赢得了苏区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他们把革命当作自己的生命,把革命当作无上光荣的旗帜。所以,执政为民是苏区精神的本质。如果脱离了党的宗旨,不为群众谋利益,苏区就没有存在的根基。

(四)廉洁奉公,就是严于律已,勤俭节约,不谋私利。苏区时期,苏维埃政权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艰难困苦考验着每一个党员和苏维埃干部。当年,苏区的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干部一律没有薪饷,只发给一点很少的伙食费。但他们毫无怨言,从严要求自己,做到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在中央苏区至今仍传颂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与苏区群众同甘共苦,“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感人故事。身居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方志敏,经手的数百万元款项,一点一滴的都用于革命事业,自己一直过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他说:“清贫,清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④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带头从家中背米去省苏机关吃,不要公家发伙食费。“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分田地,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当年在苏区广泛传唱的山歌,就是苏区干部廉洁奉公的真实写照。为了节省开支和费用,党和苏维埃政府号召“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⑤广泛开展了节省运动。为了使苏区党、政干部廉洁从政,党和苏维埃政府制定了反腐倡廉的法纪法规,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揭露出来的腐败案件,坚决依照法规严厉查处。所以,廉洁奉公是苏区精神的鲜明特征。我们的党和苏维埃政府正是靠廉洁奉公的精神,团结和凝聚了苏区军民,克服了困难,渡过了难关。

二、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已过去70多年了,苏区的斗争也早已成为历史。苏区精神虽然产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但它永远不会过时。苏区精神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是激励我们不断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胜利的强大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经受住各种考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非凡的时代价值。

(一)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是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经受住各种考验的强大动力。大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我认为,全面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须从理想信念抓起。因为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的精神支柱。革命战争年代,苏区军民靠无比坚定的信念,忠诚于革命事业,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信念坚定的苏区精神昭示我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困难,应对挑战的力量源泉。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是,我们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路是不平坦的,会遇到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如:从去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就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和挑战。另外,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的党员干部会面对更多的诱惑和考验。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信念坚定的苏区精神,以此为强大力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定战胜危机,赢得挑战的信心,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闯出一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同时,我们的党员干部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蓬勃朝气。

(二)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必将有力地推动科学发展。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摒弃了照抄照搬的“本本主义”,靠求真务实,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形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求真务实的苏区精神昭示我们:尊重规律、调查研究、开拓创新是我们党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在。今天,我们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就要像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苏区干部那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认真学习、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紧密联系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践行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脚踏实地地把党中央推动科学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而不能思想僵化,观念保守,等上级的红头文件,等别人的经验,不顾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照抄照搬。只有坚持探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务实举措,就必将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美好的未来。

(三)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苏区时期,我们党在局部执政的条件下,就牢固树立党的根本宗旨,坚持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努力为苏区群众谋利益,使得干群关系和谐,苏区社会和谐,筑起了真正的铜墙铁壁,开创了苏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执政为民的苏区精神昭示我们: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尊重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和依靠群众,是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和自身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法宝,今天,我们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就要像当年苏区干部那样深入群众之中,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呼声;同时要十分关心群众的困难和疾苦,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谋利益,为群众排忧解难,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干部不能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更不能侵犯群众利益,欺压群众。我们的党员干部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优势,做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就会融洽,就能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和谐发展。

(四)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廉洁奉公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品质。苏区时期,绝大多数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干部都能凭着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自觉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与此同时,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还非常注重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用制度和法纪来反腐惩贪,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从而,苏区干部得到了苏区人民的交口称赞,党和苏维埃政府在群众中有着崇高的威信。廉洁奉公的苏区精神昭示我们:甘守清贫,廉洁奉公不仅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种精神境界,也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今天,我们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就要像当年的苏区干部那样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砥砺自己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在和平建设时期,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从加强党性修养、作风养成这个基础工程抓起,通过思想教育,严明纪律,加强监督和依法惩处等途径和手段来反腐倡廉,我们的党才能巩固执政地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苏区精神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的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苏区精神的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同时,苏区精神超越时空,历久弥新,具有时代价值和永恒的魅力。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是伟大时代的要求,是亿万群众的呼唤。我们要在全社会强化弘扬苏区精神的自觉性;要区分不同的层次和对象,增强弘扬苏区精神的针对性;要以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应对各种困难为落脚点突出弘扬苏区精神的时效性,使苏区精神永放光芒。

注释:

①②③⑤《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页、109页、138页、139页。

④《方志敏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6页。

[责任编辑:王建平]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内涵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习近平廉政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