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终身体育

2009-12-21王振斌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师资体育活动

王振斌

一、终身体育口号的提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终身教育”运动,并为大众所接受。这主要是因为,在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情况下,人们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已不能享用终生,同时在高科技、快节奏、强竞争的社会中,个人要生存和维持其社会地位,就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终身教育的影响下,许多教育家和体育工作者也提出了终身体育的口号。因为,提倡终身体育既必要,又可行。1科学技术革命大大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给人体的健康和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现实中人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多地被现代化的技术装置所代替。在动作技能上,过去那种大幅度、高强度的劳动动作,被由小肌肉群参加的小动作所取代,要求人们能灵活、准确、协调地控制生产过程,快速而准确地判断等,这些都要求劳动者长时间的集中精力,这种集中要比单纯的肌肉活动对人体的要求要高,更容易使人疲劳。要使人们保持、提高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机能的敏捷性、耐久性,必须借助于体育。2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不断增多,这给人们从事体育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3在高度工业化社会中,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利于人性发展的趋势:一是人际关系的疏远:二是商业化充斥一切。这将压抑人的自我认可,成为物化的人。而参加体育活动使个人之间、集体之间密切了交流,这样不仅可培养集体主义、大局意识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优良品质,而且还可从这种直接的交往中,解除孤独感,恢复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4学校体育只是个人生活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学校体育的任务不仅是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而且要使得他们在毕业走向社会以后,能够为“健康地工作五十年”打下良好的基础。二、终身体育的基本要求传统体育缺乏连贯和统一,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中间衔接不严,没有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和阶段特点;教材内容重复出现,变换快等: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也缺乏联系,致使学生对许多内容只是泛泛了解,教而无实。而终身体育则要求形成一个连续的统一的整体。在纵向上,从婴幼儿到老年,体育教育的内容及组织紧密联结,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在横向上,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开展社会办体育,大众办体育,进一步调动了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因素。三、开展终身体育活动应做的准备1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情感,使之成为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学生从审美、动机和兴趣等方面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必须使学生抛弃那种体育只能在一个短暂的时期内进行的观点,而应当把体育看作一个多功能、多目标的完整的有机系统,使得体育的精神、文化价值日益被人们所了解。2使教学内容和学生各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开展终身体育需要提高体育教育的适应性,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的需要,创设自我开发的良好环境。它应不拘泥于教材、组织方法灵活多样,可开设专项选择课等,以供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选择,并使他们终生受益。3选择并发展具有延续性活动价值的体育项目。如棋类,气功,健美操,长跑,自行车,舞蹈等项目。不仅使学生通过教学掌握某些技术、技能和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4促进体育社会化。学生生活是人生中短暂的一部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应该广泛地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社会上的体育设施应向公众开放,充分利用闲散的场地和器材,同时各行各业都要重视搞好体育活动。5培养师资。我国师资力量与美、苏、日、德等体育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据统计,我国高校师资与学生的比例为1:100,这样的师资力量在常规教学中仍有困难,若开展“终身体育”则更显得力不从心。况且我国体育院校、体育系所开设的课程有些已经落后,而更多的新课程还跟不上现代社会的要求。6加强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联系。使教学内容与课外练习、校外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使学校、家庭、社会成为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猜你喜欢

师资体育活动
“活动随手拍”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我们的“体育梦”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