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会计核算改革的探讨

2009-12-18张蓉莉

财经界·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会计报表报表科目

张蓉莉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加之人们接受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经费来源也由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转向财政拨款、学费收入、金融机构贷款和其他创收相结合的多渠道来源。公共图书馆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但也对公共图书馆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的会计核算难以满足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需要。因此有必要进行改革。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

非营利组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非营利组织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公共图书馆收入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但也对图书馆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图书馆在会计核算方面没跟上,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收支核算上。当前图书馆财务管理面临新的环境和要求,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适应图书馆的适度超前发展、如何适应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务管理,在多渠道筹集资金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建立适应新环境的会计核算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债务分类简单

公共图书馆债务通常指政府或者组织向国(境)内外其他组织或金融机构承借或担保的,以营业收入为主要还款来源的债务。公共图书馆债务根据借款时间长短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债务核算存在的问题有:(1)没有反映利用贷款建设图书馆形成的债务。在资产负债表中,“借人款项”排列在其他流动负债之前,位于负债类的第一项,似乎隐含着“借人款项”属于流动负债之意,实则不然。(2)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在报表中合并列报不利于管理者分析债务风险,也不利于金融机构评价图书馆的财务状况。(3)当期已发生、尚未用现金支付的经济业务活动,没有核算、披露。例如,拖欠的工资、应付而未付的帐款等,会计账上缺乏专项记录,会计报告上也体现不出来。

2、成本收入不实

(1)图书馆财务支出不能反映事业活动中的应付未付债务,如借入资金的利息等,这部分“隐性债务”,在实际支付时才反映为支出。(2)图书馆财务收入不能得到正确反映。比如由于公共图书馆的许多工作是跨年度的,图书馆相关支出经常在下一年度才发生,年度间缺乏收入和支出的配比,掩盖了图书馆各个时期财务收支的真实情况。(3)收付实现制不能正确进行成本和费用核算,不能准确提供成本信息,也不能客观地反映图书馆运行成本和运行绩效。

3、信息披露不完备

公共图书馆目前的会计报表体系,从总体来说只是起了统计财务数据的作用。其不足主要表现在:(1)会计报表反映内容及报表体系不完整,报表项目设置不够科学,会计信息失真。现行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列示不科学。资产负债表中,既包括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类要素,也包括收人类和支出类项目。作为反映单位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列示收支类项目是不必要的,同时也与收入支出表重复。此外,图书馆的会计报表体系主要侧重反映预算收支余情况,对于庞大的固定资产及其使用情况、举借债务的使用及还本付息情况、专项资金使用的效果等缺乏相关的报告体系进行信息披露。(2)没有建立财务报告公开披露制度。由于历史上我国公共图书馆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因此公共图书馆会计报表只向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报送,满足政府的信息需求。随着公共图书馆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越来越多国家以外的主体与公共图书馆发生财务关系,他们也需要了解公共图书馆的运营情况。但是当前他们却不能从公开的渠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此外我国公共图书馆会计信息目前还没有实现公开披露,而仅仅是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这使得其他主体无法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

二、加强公共图书馆会计改革的措施

1、改革债务分类

在公共图书馆会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金融机构对贷款安全的信息需求。我认为应将借入款科目做进一步划分,根据到期日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这样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防范风险,而且有利于主管部门安排支出及时还款。因此,在资产负债表中在借入款项下增设明细即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同时,借于公共图书馆资金紧张,除了银行贷款以外,还有在建工程中应付而未付的工程款,这些与银行贷款相比,金额不是很大,但也是公共图书馆的负债,应在报表中反映出来,所以应在报表中增添或有负债这一科目。具体做法可以考虑如下:将原设的“借人款项”科目,按其流动性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科目核算,以便全面、真实地反映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流动性和负债状况。

2、调整核算基础

随着公共图书馆格局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共图书馆的会计信息不再单纯是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会计信息更要有助于有关各方了解公共图书馆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投资和筹资决策提供依据。面对新形势,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公共图书馆会计存在种种局限性,实行权责发生制成为必然。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以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在应计制下。凡属本期已获得的收入,不管是否已收到现款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属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管是否付出了现款都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应归属于本期的收入,即使现款已经收到并且已经入账也不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不属于本期的费用,即使已付了现款并且已登记入账也不作为本期费用处理。公共图书馆要实行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以后,在以下会计核算方面要进行相应调整。(1)增设“待处理财产损溢尸科目,用以核算公共图书馆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2)增设“待摊费用”以适应成本核算的需要。(3)增设“预提费用”科目,用以核算已支付但应以后分摊的各种费用,以适应科目,用以核算公共图书馆到期应付而未支付的各种费用,如到期应付而未付的职工工资、社会保障费用、公积金等,全面真实地核算事业单位成本。

3、完善报表体系

会计报告是用来反映公共图书馆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的总体称谓,之所以将以前称呼的会计报表改为会计报告,主要原因是:首先,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范围、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从以往单纯的数量信息向数量与文字信息并重方向发展,从单纯货币信息向货币与非货币信息并进,大量文字、非货币信息的存在,单一的会计报表是无法容纳的。其次,从我国现实情况看,会计报表往往与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一同提供,只提会计报表,容易引起误解。我们建议将原有公共图书馆会计报表更新为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和基金变动表、基本数字表、教育成本报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管理当局对公共图书馆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情况的陈述性说明以及其他必要的信息。增加现金流量表和附注披露。编制现金流量表有助于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现金流入、流出进行分析、利用,以掌握公共图书馆现金增减变动状况。编制现金流量表,也有利于掌握公共图书馆货币资金的运用和支付能力,防止出现现金紧缺不能支付到期应付款项的情况。

总之,由于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特殊性(国立为主),公共图书馆会计核算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如果能够对改革前后公共图书馆财务状况的综合影响进行剖析的话,可能会对丰富改革构想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美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讲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葛家澎,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设想,会计研究,2004,(1):22-23

[4]王庆成,论我国非企业会计组成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4,(4):49

猜你喜欢

会计报表报表科目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水电施工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会讣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考“新科目”
镇长看报表
月度报表
如何分析合并会计报表
月度报表
年终总结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