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经济利润的意义及在我国应用现状

2009-12-18

财经界·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利润中央资本

李 璐

摘要:与会计利润相比,经济利润指标(zvA)以其对资本使用机会成本等的有效地评估,不仅是一个全面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一种有效的公司业绩度量指标,还是一个全面财务管理的架构。我国自2003年起,央企开始不断引入EVA评价指标,金融危机新形势下,经济利润考核指标将对降低企业资本运用风险、引导科学决策起到影响作用。

关键词:经济利润应用意义政府政策投资风险

一、经济利润的解释及与会计利润的不同

经济利润(EVA)所持的利润概念,又称为经济利润,虽然经济学家的利润也是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差额,但是经济学家对利润有严格的定义。对会计师而言:利润=总收入-总成本,然而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一结果高估了利润,原因在于:经济收入不同于会计收入,经济成本不同于会计成本,因此,经济利润就不同于会计利润。

古典经济学一般将该基本计算公式表达为函数:π=TR-TC=R(Q)-C(Q),厂商的生产产量,厂商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即对公式中的经济利润(π)求极大值。为了更好地在财务管理中运用这一理论,需正确理解这里的所谓“经济收入”和“经济成本”。

1、经济收入不同于会计收入

经济收入是按财产法计算的收入。与会计收入不同的是,持有的期末资产的市值超过期初资产市值的部分构成本期收入的组成部分。这里的收入即:本期收入=期末财产-期初财产。例某企业年初资产20万元,年末升值为23万元,本年营业收入10万元,则经济收入为13万元,而会计师认为总收入为10万元,3万元资产升值不算收入。理由是:它没有通过销售实现,缺乏客观的收入证据。所以很多企业利用会计的这一缺点,通过虚假交易可以改变收入的做法,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2、经济成本不同于会计成本

经济成本不仅包括会计上实际支付的成本,而且还包括机会成本,即:企业为将资源从其他生产机会中吸引过来而必须向资源提供者支付的报酬。通常把企业向那些为其提供资源的非企业所有者所作的货币支付称为显性成本,企业使用自己拥有的资源的成本称为隐性成本。无论是外部资源(如债务资本)还是自有资源(如股东资本)都是有成本的,股东投入资本所要的回报不亚于债权人的利息和雇员的工资要求。对企业而言,隐性成本是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用在其他最好用途上能获得的利润。会计计量不确认隐性成本,不列入利润表的减项。由于不考虑机会成本对利润的影响而产生的会计利润幻觉正是造成众多国企业实亏虚盈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利润不同于会计利润以上分析,很显然,经济学家和会计师有的“利润”概念意义不同:

会计利润=总收入一显性成本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一隐性成本

=总收入-会计成本-所有投入的机会成本

如果企业的总收入超过了全部的经济成本,剩余部分归企业所有,这一剩余被称为经济利润即纯利。同时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差异还应考虑:会计计量基础的不一致,计算会计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计算经济利润则把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现金流量法)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现代企业建立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经济利润法已成为越来越热门的理财思想。

二、引入“经济利润”对新经济的意义

1982年,美国思图尔特财务咨询公司,推出能够反映企业资本成本和资本效益的经济利润指标,并将EVA注册为商标,专门从事EVA应用咨询和推广。

新经济的核心就是增长,增长的关键是能够利用新技术,降低成本,这也包括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同会计利润相比,经济利润不仅是一个全面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是一种有效的公司业绩度量指标,还是一个全面财务管理的架构,是经理人和员工薪酬的激励机制,是决策与战略评估,资金运用。兼并或出售定价的基础理念。同时考虑所有资金成本。并利用经济利润原理,企业能够选择最佳的发展战略。

三、经济利润在我国实践运用的进程

1、经济利润的引入

上世纪90年代起,EVA的经济利润指标,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关注与青睐,目前世界上已有300多家公司采用EVA这一价值衡量和管理概念,包括众多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IBM、美国运通等300多家公司开始使用EVA管理体系。

尽管在我国目前EVA的全面运用条件并不成熟,但“扣除所有资本成本才真正创造了股东财富”这一理念对促进管理者和员工重视资金的使用成本并提高利用效率,从而节约资源。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一种不考虑股权融资的隐性成本,盲目“圈钱”追求规模扩张的倾向,这一理念的提倡无疑会对这一势头有所遏制。引导企业重视资金的利用效率,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因此,在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的前提下,采用严格计算并全面贯彻的EVA管理体系。不一定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但是可以遵循重要性原则制订的规范中考虑只进行最必要的项目调整,影响较小的则不进行调整。

早在2003年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央企的EVA进行测算的结果,与以利润衡量的结果差异很大。仅从利润看,2003年的183家央企中有156家盈利,共创造利润1402亿元:按EVA考核,以5%为加权资本成本计算,189家中仅有49家创造价值,创造EVA值67亿元。

此前中央企业的业绩考核体系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而财务指标又以利润等绝对量指标为主,容易造成企业盲目扩大规模,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今后,若有新上项目,要有资本成本门槛,并以此作为考核投资效果的主要依据。

2、应用范围的扩大

从2007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施行新版《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首次提出了经济利润(EVAl的概念,凡企业使用经济利润指标,且指标比上年有改善和提高的,国资委将给予奖励。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统计显示,2008年自愿参加国资委经济利润考核的企业已由2007年的87户增加到93户。大多数中央企业结合实际,稳步推进企业内部经济利润考核工作。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月5日对一些中央企业的投资冲动提出警告。表示将从2010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以引导企业规范投资行为。金融危机对中央企业带来了很大困难和严重影响,中央企业必须坚持围绕主业搞投资,做强主业搞并购。对即将进行规划实施的投资项目,中央企业需要认真制定投资计划,充分做好市场论证,控制投资规模,努力实现合理确定的投资回报门槛。做好风险防范,实现稳健经营成为中央企业今年的重要任务。

面对经济下滑局面,推动应用以价值管理为导向的经济利润考核,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资本成本和价值创造理念,可有效遏制企业盲目扩张和投资冲动,引导企业关注价值创造。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增长质量。

3、结合国情的科学评估

从2010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三任期开始,国资委将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利润考核,目的之一即是引导企业科学决策、谨慎投资,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提高经济利润水平。既要靠增加净利润,又要靠降低资本成本。在当前企业负债率水平较高、投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尤其要避免盲目投资,减少资本占用。

当然考核央企业绩,EVA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资本的界定,资本成本率的确定,经济利润管理与其他管理手段的融合、配套等。2010年央企要从现有的140多家缩减到80~100家,这意味着更多的央企有扩张冲动,通过兼并重组,“并表”增设利润来保护自己。如何客观地分析和考核这样的央企,成为摆在国资委面前的难题。

国资委目前已经制订了《中央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补充规定》和《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补充规定》,旨在提高业绩考核的精准度,减少谈判和博弈。以针对以上难题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郭培莉,王海勇,略论经济利润对传统会计利润的挑战,现代财经,2006年第3期第26卷

[2]杨孝安,李圳,梁萍,我国政府政策及会计政策对EVA的影响[N],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第22卷第2期

[3]张海霞,经济增加值透视及实践应用中的思考[N],企业研究,2006,02

[4]薛舒,杨丹,EVA理论体系简述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J],科技资讯,2006(2):1362138

猜你喜欢

利润中央资本
1—4月实现利润列前五位省份增长情况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真实资本与虚拟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