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在外国“下乡”

2009-12-18

环球时报 2009-12-18
关键词:古琴瑞典音乐

本报特约记者 章 杨

“今年3月,我们三个人一起在瑞典做了一个巡回演出。从瑞典最北部一直到最南部,22天演出了20场。为了来听这些演出,人们排着长长的队来购票。”瑞典汉学家、年近八旬的林西莉这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什么人,进行的什么演出,为什么吸引了这么多瑞典人?林西莉说的是,她和中央民族乐团的两位演奏家:邓红和陈莎莎,为瑞典百姓带去的琴箫合奏的中国古乐。她说:“欧洲人对这种严肃的室内音乐有一种渴望,他们希望能够听到这种对人产生启迪的、能为内心带来平静安宁的音乐。”

这样的中国文化外国“下乡”,也许没有什么庞大的阵容,也许没有出现在世界一流的文化舞台,也许没有获得更多媒体的关注,但是,它一样赢得外国观众的掌声,一样让中国文化深入外国民心。

古琴:“最熟悉的陌生人”

邓红是古琴的演奏家,陈莎莎是箫的演奏家。箫还好说,但有多少中国人了解古琴的各个部分都是以龙与凤命名的(以此可以看出古琴在中国古代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有多少人知道琴之于古人,就如吉他之于现代人?又有多少人知道古琴弹奏不只是一门技艺,“而是一种纯净精神,排除私欲的方法”(林西莉《古琴》)。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弦乐器。东汉文学家蔡邕编写的《琴操》中说,伏羲创造了古琴。姑且不去深究其真实性,但古琴早已深入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不容置疑的。也许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古琴是很多人都不认识的乐器,甚至会把它与筝、瑟或者其他乐器搞混,也有很多人从没有听过古琴奏出的乐章,但古琴的影响其实在现代文化生活中处处可寻。

林西莉在《古琴》一书中说:“在《诗经》中,古琴被提到10次,瑟11次,有趣的是,其中有8次古琴和瑟是被同时提及的。”“琴瑟”意味着“紧密相连”,因此引申到被用来形容恩爱幸福的婚姻,沿用至今。“知音”一词的来源也与古琴有关。琴师俞伯牙视樵夫钟子期为唯一懂得自己音乐的人。我们也会用“对牛弹琴”来比喻无法沟通。

然而,进入近现代以来,古琴也和中国一些传统文化一样,一度面临生存的瓶颈。随着越来越精英化,演奏规矩的愈加苛刻,古琴逐渐发展成因循守旧,且故步自封的文化。加上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快餐文化占据上风,古琴等传统技艺生存空间愈发狭小。林西莉在《古琴》中说,中央音乐学院每年有1500名新学员,没有一人是学习古琴的,交响乐人才才是培养主流。就算有选择学习古琴的人,毕业后也面临找不到专业对口工作的困境。

有人据此说,古琴音乐走到了尽头。林西莉对此却很乐观。她说:“在我与中国四十多年的接触中,最让我惊叹的一点就是中国传统的顽强和牢固。”在古琴3000多年的生命里,它曾有很多次类似如今这样的低潮期。唐朝的时候,外来音乐也曾在中国风靡一时。诗人刘长卿感叹“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然而在随后的宋朝,古琴音乐却再次迎来盛世。林西莉认为,这就是一个循环,每次不可能以同样的形式回归,总会附带着某些新的东西,但正因为如此,文化才得以发展和进步。邓红也告诉记者,自从古琴2003年入选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之后,受关注程度明显提高,许多年轻人都开始学习古琴。

林西莉:用古琴诠释中国文化

林西莉对古琴的了解,显然比很多中国人都要多。她与古琴的缘分始于1961年。那时,林西莉和丈夫一起来到中国。丈夫在瑞典大使馆工作,她则在北京大学学习中文。此前,林西莉学习过15世纪的古乐器鲁特琴。她在一位俄国音乐家的建议下,想学习演奏“和鲁特琴有同样地位”的古琴。因此,林西莉加入由溥仪堂兄溥雪斋发起的北京古琴研究会,成为该会迄今唯一的学员。

两年后,林西莉回到瑞典,那时她就决定要写一本关于古琴的书,“介绍这部乐器,介绍它可以弹奏出来的音乐,我想向人们介绍和古琴有关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它的文化内涵,以及与古琴有关的一切内容”。可是,忽然间林西莉的生活有了一个转变:有了两个孩子,又到拉美国家成为瑞典最重要的日报《每日新闻》驻拉美的记者。两年后,回到瑞典的林西莉在高中教授中文。在教学过程中,她发现,“我能给学生介绍的关于汉字的来源以及它初始的字形内容越多,学生们对汉字的理解就越深入,对于他们来讲就越容易理解。”于是,林西莉先着手写了《汉字王国》。

在《汉字王国》之后,林西莉才全心准备《古琴》。姗姗来迟的《古琴》其实不仅仅谈及了古琴本身的起源、发展过程和演奏技巧等,还涉及到中国的历史文化、远古传说等方方面面。毋庸讳言,古琴成了林西莉诠释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她用这把钥匙带着瑞典百姓和其他外国人,走进中国文化深邃的空间。

“下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形式

林西莉说:“很多年里,我和我的老师一直想在瑞典做一个巡回演出。我给听众讲解乐器和内涵,然后由我的老师来为大家做现场演奏。”虽然林西莉的老师王迪去世了,但这个心愿由林西莉和王迪老师的女儿邓红携手实现。林西莉介绍说:“2007年,我们在瑞典一共做了10场音乐会,由我、邓红和陈莎莎一起,所有票都卖光了。每一场演出都挤得满满的。”邓红说,演出并不仅仅在正规的剧院场所,瑞典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社区图书馆,她们也去那儿演出。因为语言不通的问题,她很少直接与瑞典观众沟通,但那么多听众在认真欣赏,她能够感受到他们渴望了解中国音乐的心情。

在《古琴》一书的发布会上,记者也欣赏到了一场古琴音乐演奏。林西莉照常负责解说:“这个曲子(《梅花三弄》)开始时旋律非常缓慢,同时也比较低沉。它代表的是冬天里,夹着冰雪的风吹来的感觉。但习习寒风没有想到的是,在某个地方有一株梅树在寒风中摇曳,伴随着风的吹拂,梅花一点点散落开。”邓红说:“在瑞典巡演的时候,林西莉说得比这还长,手舞足蹈的。”也许,有了这样的解说,瑞典观众才能更好地进入中国古琴音乐带来的意境里。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古琴音乐感兴趣,有一个例子便是“古老的古琴在国外被高价拍卖,稍微普通的古琴也要卖到一两百万的价格”。林西莉兴奋地告诉记者:“瑞典音乐协会正在帮助我们安排明年春天在亚洲的巡演以及明年秋天在欧洲的巡演。”每年七八月份,欧洲都会举行大小艺术节数百个,而举办地大多选在小城市。这样的“下乡”形式值得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借鉴。古琴在瑞典的广受关注就是一例佐证。▲

猜你喜欢

古琴瑞典音乐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寻访千年古琴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音乐
古琴艺术的发展
古老的瑞典
音乐
深不见底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