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用语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2009-12-12邓星桥王进戈郑有春

新一代 200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课堂教学

邓星桥 王进戈 郑有春

摘要: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的相互沟通,提出在教学环节中融入网络用语的教学方法,就如何在教学环节中融入适当的网络用语的技巧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实践证明网络用语作为一种新的语体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充分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网络用语;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83-02

所谓“网络用语”,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即多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多为谐音、错别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词,以及在论坛上引起流行的经典语录[1]。在信息手段空前发达的情况下,网络用语的出现对现有任何语言的语言规范以及形式变化都是一种突破。

毫无疑问网络用语已成为一种新的语体,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未来的创新者在使用网络用语方面已成为一个非常强势的群体。在网上,人的语言行为与能力都在潜移默化地变化,对于这种变化给当前的大学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就成了继续解决的课题。如何正确认识网络语言对于现有教育模式的有益影响,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融入网络用语显然在与学生的沟通之间会减少时代的差距,使得教学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在

一起,对于充分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一、网络用语调节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你若对某一事物有兴趣,就会常常花费精力和时间进行观察,思考、研究;若厌恶某一样东西,尽管很好,也往往弃之而去[2~4]。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好的教师总能很好的掌控课堂教学行为,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学生学习环境,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既想学又乐学呢?网络语言作为我们一种新兴语言,具有新颖、幽默等特点,无疑我们把网络用语这一“助手”加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在调动学生既想学又乐学的积极性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网络用语的主要特点是既有幽默的一般特点—机智性和,又有其独特的娱乐性。可以说它是一种形神兼备—其“形”是幽默,而“神”则是教育,也是寓庄于谐的—其外部表现形式是“谐”给人一种悦愉的感觉,而真正的内核则是“庄”,给人以教育收益,其特点具体如下: (一)情趣性:网络用语的幽默能使人情不自禁地发出微笑,首先是因为它富有情趣,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情趣,就没有幽默。会心的笑是一种由审美情感引发的笑,是愉悦的表现,因而,教学幽默的情趣性是一种高级的审美趣味。情趣是一种比较普遍,具有持久性的人性,它催生着知识之花常开,以其生动丰富表现了一种感性的生命力。(二)含蓄性:网络用语是用诙谐语言、形象化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思想,启发人们思考,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趣味,许多教师将闪烁着智慧思维的网络幽默渗透于教学,含而不露地引发学生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对知识的领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三)启迪性:网络用语并不是仅仅意味着新潮,而是轻松之中包含着深沉,妙语之中蕴涵睿智,简单中使人得到启迪,意会到生活的丰富与多趣,并进而懂得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懂得生活的哲理,从而获得一种美的体验,网络用语的幽默就在于使人笑过之后得到深刻的哲理和启迪或能产生一定的共鸣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例如有一次我在讲课中,正直中午,有一部分同学精神状况不佳。我并没有按以往老师的做法直接叫醒他,而是说了一句:“睡觉的同学你不要槑,不要在课堂上跟我打酱油!”结果全班哄堂大笑,那同学自然醒来再没有打瞌睡,既很好的叫醒了睡觉的同学,而且又通过这种语言教室里的课堂气氛一下活跃了起来。

二、网络用语激发学生求知欲,激活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网络用语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语言,无疑可以开创这一时代幽默。好的网络语言给你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它能给枯燥的教学知识裹上了一层“糖衣”,使学生如沐春风,乐于接受。而网络语言所产生的幽默是用诙谐语言、形象化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思想,启发人们思考,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趣味。网络用语主要是在传输科学知识的同时调剂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想情感,他能在适当的时候缓和或者调解紧张和严肃的课堂气氛,而这一方式往往是需要教师师将闪烁着智慧思维的网络语言巧妙的渗透于教学中,含而不露地在教学中适当引用。而这一方式无疑能最大化的引发学生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对知识的领悟,使得课堂在传递传递传统知识的同时更具有时代性。由于网络用语鲜明的时代特性,其理解也常需要具有丰富的生活视野与与时俱进的精神,而当代的大学生作为这一先驱,无疑具有很多优势。当然也有较少的情况出现,比如有一次我批评一个学生说他逃我的课是在跟我“躲猫猫”并希望他在我的课堂上少做“囧”的表情。该学生下课后来找我很无辜的说:“老师能不能跟我讲一下躲猫猫和囧是什么意思?”

网络用语是一种“柔化剂”,在很多时候都能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张情绪;网络用语是一种“强化剂”,可以亢奋思维;网络用语是一种“催化剂”可以化解矛盾。网络用语会使教室满堂生辉。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用语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好的网络用语往往来源于生活,源于幽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教学是一种艺术,一种创新与艺术的巧妙相融,必然会为教学增光添彩,使教学更具有美的气息。网络语言的幽默也可充分体现教师自身的真诚,大方,善良和知识渊博,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网络语言得新颖也可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享受知识,跳出固有狭隘的思想范围,培养追求新鲜事物的能力,提高创新的意识。在幽默中,增进了师生情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更为显著。

三、网络用语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能有效和谐师生关系

用幽默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学生对过失的感悟更深刻,有利于其个性健康健全的发展,更适合教育人文性的特征。幽默的批评,劝诫是善意而深远的,是“无苦口之良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当你用幽默的语言或动作去实施你的批评时,学生也许会哈哈一笑,此时他已经情通意达,顾虑顿消;抿嘴一笑,表明其心神领会;含羞低头,表明其已知改心悟过失,心中有愧。这些都说明用带有幽默的话语可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所以在使用时应注意语言运用的巧妙,运用对象的个性特征,运用得方法,场合等。而优美又幽默的网络语言往往能表现得更形象主动,对学生的智商,情商的提高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幽默的网络语言总是给人以启迪,耐人寻味,挥之不去,其中总是蕴含着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而其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对抽象的概念,理论进行教学时,为了便于学生接受,可以用形象生动的实物间联系并进行诠释,让学生在谈笑间问题顿解,且常怀于心而久久不能忘,,何乐而不为?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与其它事物,事件进行内化,迁移,对学生的思维有着举足轻重的启迪作用。比如当我在讲课的时候发现有的同学开始开小差,精神注意力极不集中的时候,我会来上一句套用的网络用语“贾君鹏,你妈妈叫你上课认真听讲!”,教师与学生都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感受,这种将幽默而潮流的语言用在课堂上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方面往往效果很好。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要注意网络语言不可滥用,一定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与时机的把握,不然有时就会显得画蛇添足,其效果也适得其反。应让幽默新鲜,有创意,具有活力。应选定最佳时机准确而传神地表达最复杂最丰富的内容。

四、结束语

网络语言可以充分体现时代的特性以及生活的魅力,其与教学的结合自己也是处于探索阶段。在某些层面上也存在着教多的问题,但是从尝试的效果来看,他在营造一种积极、开放、向上、创新的教学环境上具有独特的效果。网络语言与教学的融合能够让我们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微笑轻松的姿态来实施我们的教学,让温馨与教学同在,让幽默与教学同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周济部长关于实施“质量工程”若干意见的讲话.

[2]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高教研究[J].2006,(12).

[3]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教育研究[J].2006,(11).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课堂教学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