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上动起来

2009-12-12金冬青

新一代 2009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形式课堂教学

金冬青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文课;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39-01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而传统的语文课,十几年来差不多都是教师的一张嘴加一支粉笔再加一个固定的模式:先读课文,接着讲解课文,最后总结中心思想。整节课就是教师讲学生记,讲的人没有激情,听的人没有兴趣,课堂气氛沉闷,效果自然也不会好。这样的语文课是“死”的,要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设法让我们的语文课“活”起来、动起来。

一、演一演,演出另一种精彩

语言的“积累”是语文课上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语文课上必须促使学生将积累的“消极语言”转换为能够“运用”的“积极语言”。所以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应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教师要设计出能够让学生“尝试运用”的合乎课文要求的作业形式。演一演就是一种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作业形式。

上《景阳冈》这篇课文,文中最精彩的部分必定是武松打虎的这个场景。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武松的“一闪一闪又一闪”以及在打老虎时的“揪、按、踢、提、打”, 表现出了老虎的凶猛,体现了武松打虎惊心动魄的场面,突出了武松的豪放、倔强、无畏的性格特点。一下子将武松这个英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可谓有声有色,神奕飞动,跃然纸上。然而在品读这篇文章,通过讲读了解打虎过程,体会武松的英雄行经,却让我觉得还缺少了些什么。于是,我邀请了班干部共同组织了这场演出。大家集思广益,主动参与,与教师一起一次又一次地理解课文,体会字词含义,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不断挖掘,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认识。特别是在演“武松打虎”一段时,台下观众个个屏息凝视。老虎吼声如雷,一扑,一揪,一剪;武松虽然酒性发作,但仍身轻如燕,一闪一闪又一闪。直看到武松抓住老虎顶花皮按下地去使劲打时,才松了口气。我相信学生对文中人物个性了解更加鲜明了。

二、画一画,画出另一片天空

有些知识点,学生只在书本上看到过,甚至在以前都没接触过。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生硬的,陌生的。由于体验和认知的缺乏,学生有时很难理解它们,或者理解起来很死硬。通过让学生学习的多种方法,如画,就能很好的让学生获得感知,就能更好的获得知识和概念。

在又一次上《景阳冈》,概括浙教版第十二册主人公武松的形象时,学生们都很踊跃的发言。有的说:“武松直爽豪迈的,在冈下酒店连喝十三碗的时候表现了出来。”有的说:“武松机智沉着的,在冈上打虎时表现出来了,一闪一闪又一闪,足能说明他能避虎之锋芒,击虎之惰归,真是英明机智之极。”在总结时,我说:“武松是一个英雄好汉,但并不是一个没有缺点和不足的神,作者在写武松时,就很多的写出了他的人性。课后,我让同学们去画一画武松在课文中的各个情节,并且要学生在画上标上文字的叙述。或是人物的内心独白,或是当时的天气环境,或是情节的简单表述,亦或是人物的介绍等等。当第二周周一,有同学就把涂鸦之作递了上来。虽然画的并不是很精致,但确实可以看出他们是花了一番心血。有人在画武松在冈上见到榜文的时候,就在人物旁边写着他的思考:“想我武松,堂堂七尺男儿,一派英雄气概,怎会被这么一个大虫吓怕了呢?即便碰到虎,我也要斗上一斗。这才叫明知山有虎,我偏向虎山行。哈哈……”看着这些同学的作品,我想同学们对这篇课文,对人物的理解是更深刻了。

三、唱一唱,唱出另一番心境

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字相结合,让语文走近音乐,让音乐补充、强化语文,用音乐渲染教学情境,用音乐为课文画龙点睛,用音乐激起学生的情感,使语文与音乐完美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

在教授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时,课前播放了电视剧《长征》的录像片段,出示了红军长征的线路图,并进行了必要的介绍,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上的强烈震撼,增加了学生对长征的了解,进而带动学生,感动学生。接着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情感,体会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在诵读的过程中,借鉴了另一位老师的方法,试着唱一唱这首诗。通过播放长征歌曲,以唱配诵,以唱带诵。虽然,很难唱,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真的跟,认真的学,也认真的记词。在音乐中简易地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

语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生活的高度精练。在讲授课文时,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体验的不足,势必会让学生在理解上产生一些障碍。通过在课堂内外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体验感悟,就能让知识更贴近学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教学的方式,或演或画或唱,亦或种种,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传授知识,使得学生获得最大的认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的有效。因此,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注意灵活多变,同样的教学内容也设计成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上面的演、画、唱,虽然在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不甚应用,但适当的利用,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学生乐意,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语文课形式课堂教学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