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怎样将田径训练与教学工作相结合

2009-12-12花勇军

新一代 2009年10期
关键词:结合田径教学

花勇军

摘要: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在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工作与实际的训练相互结合起来,从训练中反馈教学工作质量的好坏,再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来指导田径训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田径;教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34-01

在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和发展之后,我国的田径训练已经得到了完善和改进,其田径训练也逐渐朝着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着。然而,在田径教学工作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没有得到实际的训练验证,以至于田径训练与课堂教学脱轨,在完善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改进各项目运动技术,也要逐渐把田径训练与教学工作相互结合起来,以实现最好的教学训练效果。

一、田径训练的特点

田径运动的项目有田赛和径赛,田赛是指以距离判定获胜者的,比如跳远、跳高、铅球等,而径赛是以时间判定胜负的,比如100米跑、200米跑,谁跑得时间短谁获胜。田径项目种类较多,决定了田径训练的特点:

(一)训练项目复杂。造成田径训练的复杂性特点主要是因为田径项目内容的复杂性所引起的。我国目前的田径项目包括了速度项目如100米200米等,力量项目如铅球铁饼等,耐力项目如1500米3000米等,综合项目如女子七项全能男子十项全能等等。多种项目的存在使得田径训练变得比较复杂。

(二)训练技术稳定。尽管田径运动的内容比较复杂多元化,但是在训练过程中的主要动作形式和结构却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基本上都是以肢体动作的训练为主,这就使得田径训练的技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此外,评价田径技术的好坏标准也都大多上是根据运动员的时间、距离等方面进行,这些对于运动员的要求也是比较稳定的。

(三)训练时间固定。田径训练的另一大特点是训练时间固定,基本上都是周期性训练。通常情况田径训练分为单周期的年训练和双周期的年训练,训练时间一般按教练员提前做好训练计划有目的地实施。

二、遵守原则成训练效果筹码

根据田径训练特点,在进行田径训练过程中,不但要凭借学生自身的练习,还要遵守一些基本的训练原则,尽量避免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运用技巧原则训练,这样才能保证训练的有效性。

(一)结合原则。田径运动训练的主要类别分为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这也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选择,一般训练的涉及面比较广,没有什么特别的训练指标。而专项训练就是特指某一个田径项目展开训练,针对性较强。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将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达到全面训练的效果。

(二)重复原则。“熟能生巧”对于田径训练来说是很好的理论指导,田径训练中的一些技术动作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做出来的,需要运动员定期、重复练习才能达到标准的。而且身体素质、承载的符合能力也是要在不断反复的训练中才会有所提高,这就指明田径训练要有计划性、循环性、周期性的进行。

(三)负荷原则。由于各个运动员的身体承载负荷的能力各不相同,训练过程中坚持合理的符合的原则也是比较引人重视的。通常所采取的符合原则是“先轻后重,逐渐增加”的形式,从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体能能力、训练水平考虑,合理地进行训练负荷分配,以形成良好的训练效果。

(四)区别原则。矛盾具有特殊性,每个人都有着与别人各不相同的特点,这就需要训练老师或者田径教练把每个运动员清晰的区别开来,分析各自的身体条件、承担负荷的能力、技术水平、心理品质有针对性地实施训练,对症下药,注重训练方法、训练负荷的选择。

三、训练与教学相结合的途径

科学的教学理论是实现田径训练的有效性途径,而田径训练则是检验理论知识的重要标准,只有将田径训练

和教学工作相互结合,才能使田径训练更加具有目的性,实现训练与教学相结合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模拟训练场地。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工作最多的就是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的动作示范,造成学生的大脑中没有一个形象的动作概念。理论知识想的抽象化。教师课堂上可以对训练场地进行适当的模拟,创造一个训练场地够进行动作示范,就会让学生更加明白其中的理论知识。

(二)回忆训练情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运动技术时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训练过程中的动作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遍,将实际训练情况与课堂理论结合起来理解知识。教师此时也需要添加一些语言上的描述帮助学生感受训练中的动作形象。让学生明白自己在训练中的动作是否和书上所说的标准一样?实际训练与书本知识的差距在那里?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很容易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在下一次的训练中就会得到改正。

(三)纠正训练错误。教师在田径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解决学生存在的训练错误,包括了训练方式、训练理论、训练目标等方面。具体而言,保证学生训练方式的有效性;训练理论的科学性;训练目标的实际性。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应该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理论知识需要科学准确,否则训练无效;而学生制定的训练目标必须要符合实际,不能不合实际了。

综上所述,开展田径训练必须将课堂教学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将实际训练带入课堂,两者相互结合才能让田径训练与理论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结合田径教学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