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双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思考

2009-12-10王志勇尚慧文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22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证书实训

王志勇 尚慧文

[摘要]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特色,双证书教育在高职院校普遍实施,大大促进了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受到社会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双证书制度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校的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高职院校在进一步实施和落实这一制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的标准接轨方面,遇到了一些困惑和难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 双证书制度

[作者简介]王志勇(1955- ),男,湖北荆州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尚慧文(1966- ),男,天津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高教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河北邯郸05600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146-02

一、双证书制度及其实施的历史借鉴

双证书制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历文凭又称毕业证书或学历证书。在我国,双证书制度是国家对教育和劳动事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方式,是教育体系和培训就业体系各自发展的历史产物,二者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都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学历证书是学历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统一的外在形式。它代表着知识和能力,充当了社会评价和选拔的手段,为人们顺利进入社会搭建了一个平台,也同时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的生存空间。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两种制度在法律依据、结构、培养目标和方式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并互为补充。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明确“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这是首次通过法律明确规定职业教育要实行“双证制度”。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重申要“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2004年全国职教工作会形成的《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到:“要做好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对接服务,加强专业教育相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相互沟通与衔接。”以上这些,为实行双证书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保证。

下面,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实施双证书教育的过程为例,为双证书制度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提供借鉴。

(一)双证书制度的历史沿革

我院1983年建校后,在不断探索职业教育规律和特色的过程中,提出了建设“第二教育园地”的构想,后来演变为“实习实训基地”的提法,我们要求学生在“第二教育园地”学习的同时,争取获得某一专业技能的等级证书。1994年,我院开始在装潢、文秘、会计、机械制造等专业试行双证书制度,但是由于当时学生的就业压力不大,学院的准备不足,条件也不成熟,学生第二证书的获取率仅在10%~20%之间,而且主要是装饰美工、钳工、珠算、普通机加工等层次较低的证书。1996年,我们开始在全院推行,并加强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相关成果获得了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0年以后,全院各专业都开考了与专业相关的职(执)业资格或技能证书。2005年以后,学院要求各专业参照与专业相一致或相关的行业企业标准重新修订原有的课程标准,全面推进了双证书制度的实施。目前,学生可以参加考试的资格证书种类达87种,部分专业学生在毕业前的双证书考取率达100%。学生当年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2%以上,学院被评为省大学生就业先进院校。

(二)双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1.加强课程改革配套力度。我院按照一年微调、二年小调、三年大调的原则,围绕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内容的需求,坚持对人才培养方案不间断地调整和课程体系持续改革,根据社会需求的调研结果,在继续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的同时,增加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关的课程,在课程内容中积极融入行业和企业的标准,为学生双证书的获取奠定学习基础。

2.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自2000年以来,以大系统教育观为指导,按照“不唯我有,但唯我用”为原则,我们积极筹措资金,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和政策引导,逐步提升校内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数量和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服务社会,加强校企融合,加强校内建设主体多元的生产性和校外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目前我院拥有126校内实训室和6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已建起195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双证书的获取提供了操作平台。

3.加强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学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双证书制度的建设。一是划拨专项经费,鼓励教师考取相应专业的资格考评员证书,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校内的合格指导教师;二是建立了由2355名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组成的岗位技能导师库,指导学生双证书的获取;三是为各专业在教学计划外再提供40学时的培训课时,专门用于学生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前的集中培训,为学生双证书的获取提供了政策保证。

4.在校内设立技能鉴定机构。为便于学生考证,我院1999年开始建立国家技能鉴定站,目前可以考核的工种达已达87种,每年考核2500余人次。

二、影响双证书制度实施与实效的几个因素

双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的推行与实施,已经有了二十余年的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进一步的完善和全面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与高职教育层次毕业证相匹配的资格证书存在断档

在双证书制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与高职院校专业相对应的资格证书,有的是属于劳动部门颁发的工人系列的技能资格证书,如车工、铣工、调音工、钢筋工等,这类资格证书定位层次较低,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存在较大差异,对学生就业帮助不大,学生参考的积极性也不高(如我院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装潢艺术设计类3个专业群被河北省教育厅和劳动保障厅列为毕业证书与岗位资格证书“直通车”专业,学生毕业的同时只需要花几十元就可以换取相应的技能证书,但多数学生都不愿意去拿);有的是属于人事等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如律师、注册结构师等,这类资格证的考证起点过高,要求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一定的工作年限等,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基本没有报考资格。尽管也有一些与高职专业相对应,并且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加考试的资格证书,如秘书资格证、导游证、物业管理员证等,但许多专业与毕业证相匹配的资格证书仍存在断档,致使不少学生无法获取与专业更适合的资格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证书制度的落实,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资格证书管理头绪多,社会认可度不一

在组织学生参加资格证书考试过程中不难发现,资格证书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有的是劳动部门颁发的,有的是人事部门颁发的,有的是其他政府部门颁发的,有的是行业协会颁发的,还有的是一些实力较强或具有一定垄断力的大企业颁发的,等等。由于这些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试、认证等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在行业准入方面要求不一,有的资格证是上岗从业必须有的,如护士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有的属于企业上岗技术证书,如微软的OFFICE证书、用友的ERP证书等。因此,学生、学校以及社会对各类资格证书的区别、权威性等方面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认可度存在差异,对学生就业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三)考试费用过高,异地考试不便

由于有些负责培训、考核、发证的部门过度追求效益,致使部分资格证书的考试资料费、报名费等费用过高,从八九百元至数千元不等,致使部分学生承担不起高额的费用,没法报名参加考试。有些资格证书考试的报名、考试点设置较少,学生需要到异地参加报名和考试,十分不便。

三、促进双证书制度实施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双证书制度的作用,我们认为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从国家层面来说,首先,应加强各类资格证书管理的规范性,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在制定和执行各行业的准入标准的基础上,规范资格证书的种类、所需具备的相应的知识能力要求、适用范围以及颁发部门等,避免造成同一类资格证书在不同部门之间重复设考、互不承认的局面。其次,应考虑增设一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且与高职院校专业和层次相对应的资格考试种类。再次,对于资格证书考试的费用以及通过标准或比例等,应该由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制定标准并向社会公布。最后,继续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与高职院校合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搭建更高更好的平台。

从教育管理部门来说,应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客观发展与需要,尽快理顺或建立一套与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配套的双证书制度:一是要将双证书教育实施能力作为评估学校的主要指标;二是要求学院将双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三是看学院是否将双证书制度的运行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接。为便于高职院校学生取证,应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现有资源,建立一个便于高职学生报名、培训和参考的平台,规范各类资格或执业证书的效力,在就业中渗透施行,从而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从学校层面来说,一是要继续加大双证书制度的宣传和推进力度,积极推进与双证书制度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二是要配合双证书制度的实施,积极进行与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相匹配的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改革,加强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组合与有效使用;三是进一步深化课程内容改革,与行业企业密切配合,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在教学内容中更多地融入行业标准,更加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四是尽可能为学生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提供一定的集中培训;五是积极争取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以及各类资格证书的报名点和考点,为学生参考提供便利。

从企业层面来说,一方面,应主动接纳高职院校学生到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进行顶岗实习,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既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学习的机会,也为企业提供了发现学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的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应主动加强与高职院校间的合作,积极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双证课程及课程标准的开发方面,要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导作用;再一方面,企业要尽可能参与学校校内实习实训特别是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把学院的基地不仅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是一些产品的生产和研发基地。

总之,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利于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高职教育院校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更好更快地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

[参考文献]

[1]黄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职业技术教育文件选编(1978-1988)[M].北京:三联书店,1989.

[3]余祖光.职教改革前沿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证书实训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少就是多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关于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的研究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