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建设提升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2009-12-10施鲁莎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22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核心竞争力

[摘要]学科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地方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文章从学科和学科建设的内涵、学科建设在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与意义、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及解决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科建设 核心竞争力 一般地方本科院校

[作者简介]施鲁莎(1957- ),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盐城224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7年江苏省教育厅省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7SJB88032)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028-02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新建、合并、升格了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地方本科院校1681所,占高校总数的93.8%,而大部分都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上的一些高校纷纷向国内进军,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地方本科院校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与建设的核心。因此,学科建设就成为一般地方本科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一、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

一般地方本科院校是指隶属于地方政府,教育改革后由一所或几所专科学校升格而成的本科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办学经费及人员编制具有地方性,大部分学校生源具有地域性且质量较差。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是所属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办学经费既取决于当地财政状况,又取决于当地政府支持高等教育的力度。一般地方本科院校中当地学生占较大比例,且一般是高考中的第二、第三批录取生,生源质量相对较差。

2.不少学校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方便。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大都位于地级市,大型机构少,文化学术氛围差,学术水平低,不利于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高学历、高职称、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更不易留住现有的优秀人才。

3.学生质量存在不足。与重点大学相比,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专业理论功底差之甚远,而与职业院校相比,其专业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也显不足。

4.学科建设存在劣势。主要表现为学科建设基础相对薄弱,学科实力不强,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发展不均衡,特色不显著,优势不明显,研究方向尚需提炼,学科团队尚未形成,不具备可持续发展力,学术队伍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高层次人才匮乏,缺乏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具有正高职称和博士学位的人才比例较低,学术研究和整体创新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较弱,高层次教研、科研项目和成果少。

二、学科建设对一般地方本科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1.学科建设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学科建设与学校的总体发展密切相关,是高校提高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学科建设水平可以说是一所学校的重要产品和品牌,对于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声誉(美誉度)以及学校招生的生源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不重视学科建设,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难以提升,学校也将难以生存与发展。

2.学科建设是一般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切入点。在市场经济下,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份额成为社会评价一所高校的重要标准。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既要着眼于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长远需要,又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直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这样建设起来的学科才有根基和立足点,学科建设的成果才能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培育的人才才有市场。同时,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只有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才能确定学科方向、建设学科基地、确立学科项目、引进学科带头人、汇聚学术人才团队,学科建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学科建设是一般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学科是承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平台,是地方高校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也是地方高等学校一项综合性、长期性、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是地方学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水准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其根本就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地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为解决工业企业技术问题提供科技支撑,为地方的社会文化繁荣发挥作

用,从而提升学科水平,增强学科竞争力。

三、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科建设定位不准确。一些院校认为学科建设是为研究生教育服务的,专业建设是为本科生教育服务的,而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更应注重专业建设,从而忽略了学科建设。

学科是地方本科院校组织中的基本骨架,地方本科院校的学术组织、学术队伍、学术研究基地等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组建起来的,其专业与学位点设置、人才培养质量、数量与培养模式等也是围绕学科来考虑的。学科实力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与办学层次的主要指标,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科技水平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主要任务。而当前,一些院校学科建设在指导思想上,重攀比,脱离自身的办学实际和学科基础,忽视学科结构与特色,盲目追赶重点院校,定位不准确,随波逐流。

2.学科建设缺少科学论证的总体规划,目标不明确。具体表现为:(1)学科建设发展呈自由、散漫状态,缺少长远目标,没有稳定的研究方向;(2)盲目发展,学科方向多而杂,无重点,导致科研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与优势,反而会出现内耗现象;(3)专业发展盲目,不利于学科群的形成。

3.科研意识不强,整体力量薄弱,激励机制不完善。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突出的问题是科研水平低,科研成果少。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教学型高校,多数教师专注教学,科研意识不强,科研的整体水平不高,教学团队建设还没有真正开始。教师搞科研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职务,多是单打独斗,科研成果质量较差,水平较低。学校对科研的管理也不尽合理,教师科研没有工作量,挫伤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教师科研激励机制还不完善。

4.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远不能满足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学科建设水平不高。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带头人较少,而高学历、高职称,具有较高学术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在社会上或学术界有一定地位的学者、精英更少,学科梯队的形成具有较大困难,学科梯队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学科梯队的形成往往需要更大的投入,严重影响了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

5.学科建设的发展不能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市场需要。地方高校虽然重视学科建设,但缺乏远见,对现状和传统考虑较多,有的明显不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程度不够。学科建设还不能紧贴地方经济建设,尤其是对于如何使特色、优势学科面向社会主义市场,在与其他高校、学科的相互竞争中真正形成办学特色与优势,从而带动相关学科发展,提高整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地方本科院校提升学科建设、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合理、系统、科学地制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确定学科建设的目标。确定学科建设目标的准则,一是必须服从于学校的总体规划,与学校的办学思路一致;二是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前瞻性,同时又要从本学科的实际学术水平、师资条件及发展潜力出发;三是要具有系统性,即有学校的学科建设目标,也有系(院、部、所)的学术建设目标;四是以优势形成特色,以特色保证优势学科建设的发展与建设。

建立学科建设的目标,一是科学地选择和认证学科研究的方向。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龙头,应选择具有新意、处于科学前沿,或对社会经济建设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学科。二是合理组建学术梯队。学术梯队是保证研究方向的相对稳定性,不断提高学科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将学术梯队建设与学科规划结合起来,把组建一支结构合理、学风端正、团结合作、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科队伍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三是制定科研工作规划。学术水平是通过科研成果来体现的。因此,应当围绕学科研究的方向制定科研工作规划,积极申报有关项目,有的放矢地开展科研工作。四是抓好基地建设。

2.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建设高水平的学科,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重点学科建设应具有的基本条件是:(1)学科发展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有关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意义重大、有特色,处于学科发展的前沿,对国家、地方经济、社会、科技开发与发展有重要作用,并有较强的活力;(2)学术队伍较强,学科带头人水平较高,学术骨干素质较好,发展潜力大,发展后劲足,学术队伍结构合理;(3)学科水平较高,人才培养质量较好,科研经费充足,成果显著;(4)学术环境较好,教学科研设备先进,基本满足需要,能够及时获取学科发展的所需信息,管理制度健全,有较强的相关领域学科与之配合。

3.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1)要抓住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机会,调整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2)调整现行优秀教师的评价与考核指标,加大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评价与考核力度;(3)建立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遴选机制,促进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4)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校骨干定计划,组建学科团队,实施研究方案。同时,加大激励力度,实现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奖的承诺;(5)有计划地定期选派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到国内外一流高校做访问学者或短期合作研究,鼓励和帮助他们参加或承办重要学术会议,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6)积极推荐他们入选省、国家级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提升其知名度。

4.制定政策,建立机制,加大投入,努力实现重大学科建设项目重要教学科研成果的突破。(1)制定令人奋进、富有工作实效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激励政策,营造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2)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为所有研究项目提供基本的研发条件。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注重业绩、扶优汰劣”的原则分类各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加大对重点学科和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扶持力度;(3)构建以省级、国家级项目为目标的校级科研项目评审立项和滚动资助制度,努力实现省级、国家级科学基金项目跨越式发展,加大对有发展前途的科技项目的投入扶持力度,实行连续滚动机制,逐步使项目的研发水平达到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的要求;(4)进一步拓展产学研合作的空间和平台,不断探索学科与地方经济、特色产业深入持久合作的途径,鼓励专家教授下企业,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形成高校教师到地方企业挂职服务的机制。发动教师到科技园区创办科技型公司,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成为增强教师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基地。

[参考文献]

[1]陆为群.打造高校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发展之路[J].江苏高教,2006(1).

[2]陈克.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J].学术交流,2004(7).

[3]计卫舸.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途径[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柳和生,程肇基.地方院校如何以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强校[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核心竞争力
依托学科信息管理平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与发展探讨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