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研究

2009-12-08敬文举

会计之友 2009年26期
关键词: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应用

敬文举

【摘要】设计科学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财务预警最重要的内容,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全面、合理。通过分析企业财务预警评价指标,能预先诊断出企业财务危机征兆,并及时采取措施防范财务危机。文章从企业财务预警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企业财务预警评价指标设计以及企业财务预警指标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为企业防范财务危机提供借鉴。

【关键词】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用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企业都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不确定因素,因此,企业必须设计合理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预先诊断出企业财务危机征兆,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将财务危机消灭于萌芽阶段。

一、企业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是企业财务预警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关键在于财务预警评价指标选择是否恰当,企业设计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预测性原则

设计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企业提供财务危机预警判断依据,通过分析财务预警评价指标,可以预先诊断企业财务危机征兆。财务预警系统所选定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必须能准确地预测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趋势,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处于稳定发展态势的合理界限。

(二)全面性原则

为保证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初步建立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从不同角度选取可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以便最终确定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有筛选余地,能够客观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三)可比性原则

选取财务预警评价指标时,应注意财务预警评价指标口径和计算方法具有纵向可比性和横向可比性,即在对某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评价指标应具有纵向可比性,而对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评价指标具有横向可比性以及同一时期不同的企业主要评价指标也具有可比性。

(四)灵敏性原则

所选择财务预警评价指标能够灵敏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达到企业财务预警的目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就是要敏感地反映企业财务运行状况及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波动,通过改变财务系统的控制参数和变量,对企业资源进行分配和调控,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异常变动状况得到收敛和控制,从而保障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能够在合理的置信区间内。

二、企业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财务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现象指标和本质指标两大类,如图1所示。

(一)本质指标设计

本质指标是指能直接体现与衡量企业运行发展状况的指标。企业生产运行状况变动最终表现为一个或某几个本质指标的变动,根据各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性程度可分为三个层次,共五大类。第一类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本质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第二类是反映企业获取现金流量能力的本质指标,主要包括现金负债率、经营现金流量比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等;第三类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本质指标,主要包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贡献率等;第四类是反映企业生产运营能力的本质指标,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等等;第五类是反映企业成长能力的本质指标,主要包括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等。

本质指标是抽象的、本质的,每个本质指标都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的经营状况,它与企业某一方面的经营状况是一对一的映射关系。本质指标是定量指标,它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加工处理获得,所有本质指标都是可以量化的。

(二)现象指标设计

现象指标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值得关注的现象,其直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化以及可能对企业生产运行产生的影响。根据现象指标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可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表现企业组织机构调整与变化的现象指标,主要有管理层的变动、企业并购与重组行为、股权变动等;第二类是表现企业生产运营过程的现象指标,包括重大投融资决策、重大或有事项发生、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等行为;第三类是表现企业经营结果的现象指标,包括股价波动、产品市场占有率变动、股利分配政策调整、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等。

现象指标是直观的、表象的、整体的,它是导致企业营运状况变动原因的外在表现,是企业财务困境发生的先前表现指标。企业发生经营困境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现象指标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出现现象指标也不一定会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需要对各种现象指标做进一步分析。

现象指标与本质指标分别从现象到本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及其变动。现象指标能表现出企业经营状况变化,但其对经营状况影响的趋向是不确定的;本质指标变动与经营状况变化趋向是确定的。现象指标与本质指标出现不一定呈现出一一对应关系,即一个现象指标所反映的企业经营状况变动可能需要通过一个或几个本质指标才能表现出来,同样,一个本质指标变动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现象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现象指标出现是本质指标变动的前提条件,本质指标变动是现象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反过来,本质指标变动又促进了现象指标的产生与变化,二者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三、企业财务预警评价指标应用

企业财务预警评价指标应用先通过分析财务预警评价现象指标,发现企业财务存在异常状况,再详细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计算出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现金流量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以及成长能力指标就可以准确判断出企业财务危险程度,具体指标分析和应用如表1所示。

(一)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应用

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分为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第一,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应用。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中,应用最多的是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负债取得的,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该指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障,贷款越安全,同时,资产负债率还代表企业的举债能力,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低,举债就越容易。一般资产负债率的预警值定为50%,高于这个指标,说明债权人利益缺乏保障。利息保障倍数是息税前利润为利息费用的倍数,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如果利息支付缺乏保障,归还本金就很难指望。一般企业利息保障倍数预警值为1,利息保障倍数低于1,表明企业经营收益不能支持现有的债务规模,企业财务出现危机。第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应用。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中,应用最多的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是全部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的比率,它通常表现为企业流动资产可偿付流动负债的倍数,是衡量企业资金流动性大小和短期偿债能力强弱的指标。速动比率是在扣除了存货等流动性差的资产后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以评估企业立即偿还短期负债能力的大小,更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以上两个指标数值越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安全程度越高,一般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警戒值分别定为2和1。但是,这些指标值过高,说明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资源闲置或配置不合理,对企业生产经营是不利的。

(二)企业现金流量指标应用

企业现金流量指标主要采用现金负债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等指标衡量。现金负债比率是指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同负债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用经营现金净流量偿付全部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高,承担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现金负债比率指标的预警值为1,该指标小于1时,企业负债偿还得不到保障,存在较高财务风险。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和每股现金流量分别反映发行在外的每股普通股的现金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保障程度,反映普通股股本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经营现金流量比率是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表示企业在当年实现的利润中有多少已形成现实的现金流入,是反映企业赚取现金流量能力强弱的指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和经营现金流量比率这三个指标数值较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多,能够保障企业按时偿还到期债务,满足所需现金开支需要。一般企业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和经营现金流量比率预警值都是0,当这三个指标低于0,企业现金流量存在严重问题,应当高度关注。

(三)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应用

企业盈利能力是反映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主要指标由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贡献率构成。每股收益是反映每股普通股可分摊的净利润多少,是衡量普通股股东获得报酬程度的指标。主营业务利润率是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经营效果及其对企业全部收益的影响程度。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除以期末净资产,用来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能力的指标,反映企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总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效率。主营业务贡献率反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对企业利润贡献的大小,表明企业是否拥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指标。反映盈利能力指标数值越高,表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强,投入产出水平高,资产运营效果好,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强。以上五个指标预警值为同行业水平的50%,低于同行业水平的50%时,企业盈利能力存在严重问题。

(四)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应用

营运能力反映企业资产的周转使用状况,主要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速度,营运资金在应收账款上占用的时间就少,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高。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是评价企业从取得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存货周转越快,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就快,存货占用水平就低。总资产周转率是商品销售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周而复始的流转速度和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及利用效率,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净资产周转率是企业商品销售收入与净资产的比率,反映净资产对销售收入贡献的大小。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指标都是越高越好,指标数值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这四个指标预警值为同行业水平的50%,它们低于预警值时,说明企业运营能力较弱,必须及时采取有力措施。

(五)企业成长能力指标应用

企业成长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业务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及总资产增长率。利润增长率是本年利润增长额同上年利润总额的比率,用以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指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反映主营业务利润的增减变动情况及主营业务贡献能力的发展趋势。净资产增长率是当年净资产增长额与上年净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所有者权益保障程度和内部积累潜力。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是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同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比率,是反映主营业务的市场销售业绩和市场拓展能力的指标。总资产增长率是本年总资产增长额与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从资产总量扩张方面来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表明企业规模增长水平对企业发展后劲的影响,用以评价企业经营规模总量上的扩张程度。上述五个指标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成长能力越强,一般企业这五个指标的预警值都为0,低于0时,表明企业在不断萎缩,竞争能力下降,企业需要从新定位。

在以上五类共22个指标中,通过实证分析及实践验证,其中:速动比率、现金负债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增长率5个本质指标的预测能力最强,对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最为敏感,是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全面、合理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已设计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判断各项财务预警评价指标是否超越预警区域,以预先诊断企业财务危机状况,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 张佳,蔡晓旭.浅析企业财务预警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J].经济理论研究,2008(5):81-82.

[3] 王海鸥,李建民.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J].商城现代化,2006(6):275-276.

[4] 卢秀云.浅谈企业财务预警[J].财经论坛,2009(2):66-67.

[5] 姜毅.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2006(8):

18-19.

猜你喜欢

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应用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问题研究
公司债券违约的财务预警体系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