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2009-12-07钱永利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错题手段误区

钱永利

新的课程改革走进了校园,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努力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顶天立地,有本事的人”,由此,倡导新的历史课程理念,变革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成为目前历史教学的一种时尚,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发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

误区一:创新教学中追求标新立异

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需要创新。“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毫无疑问,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一些教师对创新的理解和教学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他们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总想着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前人不曾有过的结论。如一次听课,在分析马克思主义时,一个学生说:“事实证明,中共一大照搬马克思主义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写进纲领是不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而今天马克思主义更不符合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所以马克思主义是空中楼阁,已经失去了在中国发展的根基。”教师对学生阐述中的创新成分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虽然创新教育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亲自实践,允许学生“创造性的错误”,鼓励学生独立评价,但是学生的结论正确吗?如果学生几番得到如此这般的肯定,他以后会怎样看待历史问题呢?

对策:

教师要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技巧,注意启发学生思维,能推迟判断,给学生创造和接触材料、工具、概念、思想和结构的机会,对于学生“创造性的错误”注意引导,找出错因,形成正确的认识

误区二:过分追求教学手段多样化而忽视传统手段

新课标在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历史课程的内容特点是时间跨度大——上下几千年;空间范围广一一纵横几万里;内容繁多——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各种手段来辅助教学,但有的教师过分追求现代教学手段,要么全部用多媒体课件代替授课,满堂“机器灌”,要么一堂课录音、录像、投影、挂图轮番上阵,教师在上面忙的不亦乐乎,学生则在下面由课堂的主人变成了观赏者。追求时髦导致高耗低效,得不偿失。而传统教学手段尤其黑板的使用,教师边讲边写,一边启发一边写,一边提问一边写,这是多年实践的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在新课程教学中仍不能丢弃。

对策:

进行历史教学时要正确处理好现代教学手段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等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来确定用现代手段,传统手段还是二者兼用。

误区三:课堂教学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而不求实效

在新的课标下,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助的、合作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在课堂上以协商、对话等形式,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达到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目的,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了机会,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否定,课堂组织形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易产生以下现象:

(1)教师说的少,学生说的多,热热闹闹,似乎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但一节课下来,教学目标还远没实现;

(2)提出学习任务后,教师在课堂巡同,学生讨论,但课堂秩序混乱。

对策:

其一,要有正确的课程观,理解新课标和新的课程理念;

其二,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来,不搞师道尊严。在学生眼中,老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导师。

其二,要有较高的历史素养,能够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其四,要机智有智慧,能灵活驾御课堂。

误区四:使用课件但课堂效益不高

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但多媒体课件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传播信息的桥梁,课件的制作、使用不当,反而使课堂效益不高。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和观摩了多堂历史课后,发现以下几点误区:

1)课件贯穿教学始终,屏幕代替了黑板,鼠标代替了粉笔,省去了教师的一切板书,教师由引导者变成了计算机的操作者,课件的演示者,课堂本位变成了课件本位。

2)课件容量大,内容多,尤其所运用的材料文字多字号小,教师演示时间少,没等学生看完又翻到了下一页。

3)师生交互性弱,甚至没有,教师稍作分析,直接演示分析过程及结论,学生用来思考、记笔记的时间基本没有。

对策:

(1)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尤其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2)增强课件的交互性

(3)历史材料精心筛选,文字输入宜少而精、突出重点,内容的设计,图文布局及出现。次序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误区五:纠错本就错纠错而不分析总结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积累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学而不思则惘”,纠错实际上是反思——探究——完善——提高的过程,但在笔者在调查了一些班级后发现学生对纠错本的使用有以下四种现象:

(1)把纠错本理解成错题本或抄题本,把错题或精品题抄在上面,面面俱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让本子成了集邮册,很少顾的上看。

(2)平时不整理,只是在考试以后才想起来用,失掉了它及时纠错的功能。

(3)死板硬抄,特别是选择题若要用直选法解选择题,可整理成填空题的形式.

(4)盲目堆积,不重视错题感悟。

这说明在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积累错题时只是注重了对错题本身的纠正,而不加以分析误因,从中寻找对策。其实纠错本的内容不光是自己的错误,其他同学经常犯的错误也可以整理在白己的本子上引以为戒;一些错误的认识,错误的习惯或错误的做法都可以放在纠错本中。从阅卷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错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错:问题是什么,有几问,提示语是什么,限制条件是什么,学生分不清其中一项或两项便匆忙下笔导致劳而无功。

(2)基础知识不牢固:属于识记能力考察的知识记不准、记不全。

(3)答题不规范:书写乱,版面乱,条目不条理,语言不通顺,病句、错字满篇。

(4)要点不全面。

(5)粗心。

(6)对策:

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定期对错题分类整理,对错误追根溯源,从病因上找补救措施,并及时总结,典型训练,提高效率。

以上是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几个误区,我们不妨引以为戒,认识误区需要一个过程,走出误区更需要胆识和勇气,我们只有不懈的努力,新一轮的历史课程改革才会从试验走向成熟。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应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错题手段误区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