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课程建设的探索

2009-12-07谢媛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工学人文实训

谢媛媛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高职教育中的课程建设,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直接与学生“面对面”的关键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充分挖掘高职课程的核心功能、优化课程结构,如何通过课程建设来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就成为了高职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高职课程的核心功能

从高职教育的特点来看,高职教育课程需要发挥三大功能:

1.积极推动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的最大特征是职业性、实践性,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是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为重要条件。

2.有效促进学生智力全面发展。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智力发展为已任,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通过课程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等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力和思辨力。

3.逐步强化学生人格修养完善。人文教育是促进学生人格修养、品行提升、道德完善和个性成长的重要环节,简单而言,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因此,必须全面关照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需求,它除了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满足企业的需求之外,更重要是的,它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健全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课程的结构设置

现代化课程观将职业教育课程分为三类:一是文化类课程,包括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文化基础知识与职业专门知识:二是技能类课程,包括某项职业所需技能的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一些课程,目前往往放在实习、实训中实施;三是人文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设计、职业指导等课程。

1.技能类课程——就业能力。通过技能类课程的设置,首先使学生通过认识实习,有机会参观考察企业与岗位现场,并通过逐步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建立“职业人”的职业认同感;其次,通过校内的教学实验、校内实训、校内实习等,使学生可以在模拟或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逐步结合起来,并提升实践技能水平;再者,还可以通过企业内实习、实训,或者其他实训基地的实训,使学生逐步深化知识、增强职业性与技能性,并逐步融入社会。

2.文化类课程——智力发展。理论课程是为培养目标服务、为基础课程服务、为学生的人文素质服务的。基础课程通过基本知识的传递,直接服务于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而专业课程则是在系统的专业知识层面为专业目标服务,为实践课程服务。

3.人文课程体系——人格完善。人文课程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的内涵十分丰富,诸如理想教育、价值教育、精神教育、伦理教育、责任教育、行为教学、形象教学等,都属于人文课程体系的范畴。人文课程体系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比如课堂教学、主题活动、户外体验、实践融入等,有效构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人文涵养、职业修养和品行教养等,使学生实现全面的个性成长,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教学模式

1.形成就业导向的专业结构体系

基于这种思路形成的专业结构体系,与过去的专业设置相比,具有两个明显的优势和特色:专业群内共享公共技术平台(包括课程、师资、实训条件等),公共技术平台的教学内容相对稳定,有利于教学建设和规范管理;专业群内设置的专业方向,依据特定就业岗位的变化和市场需求而灵活设置,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即时需求。

2.建立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以双证融通模式设计课程体系,即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把岗位职业资格所要求的应知内容和应会技能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毕业时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获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3.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没有突破性进展的原因在于各门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在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

4.打造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真正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也是以往制约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瓶颈”。要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就必须走校企合作、校内校外结合的双轨建设之路。首先,要着力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其次,要大力建设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

5.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能够“工学结合”的教师队伍。因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专业调整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设计并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都要靠这样的教师队伍去操作完成。所以,要真正创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建立起完整的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必须下苦功夫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所谓“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就不仅仅要注重提高校内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比例,更为重要的是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始终保持着最紧密的联系,始终与前沿的技术与工艺保持着最迅速的对接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雷正光, 职业教育课程的功能与发展研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31期

[2] 唐永泽/卢 兵/霍雄飞,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1期

[3] 赵志群,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一),《职教论坛》2008[1]下

[4] 赵志群,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二),《职教论坛》2008[2]下

[5]陈解放.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高职类型特色创新的抓手,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猜你喜欢

工学人文实训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2021年新增本科专业中工学农学占比最高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