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受助贫困大学生感恩缺失的原因浅析

2009-12-04王慧玲

魅力中国 2009年28期
关键词:休闲传播

王慧玲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0-209-02

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休闲活动开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看上去很轻松的休闲其实蕴涵了关于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深刻含义。在这样的时代中,大众媒介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有一个更加谨慎的态度来对待休闲,来给予休闲更有价值的传播。

关键词:大众媒介;休闲;传播

近年来,受助贫困大学生不感恩的事件不断的被报道,2006年8月,湖北省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但到2007年夏,受助一年多来,没有给资助者写过一封信,也没有任何其他的联系方式,无奈之下,资助者宣布停止对5名贫困大学生的继续资助;①另有2007年8月27日《解放日报》载文:一位学生家庭突遭变故,陷入贫困。学生身边每一位老师坚持每月给他三四百元资助,直到他毕业,但在即将毕业时,老师们筹划着开个欢送会。谁知,他跟谁都没打招呼,收拾完行李独自离校了。同时,大学生助学贷款运行几年来,大学生毕业后还款率不甚理想,违约比例较高,有的地方竟高达35%。

受助大学生不知感恩的现象可谓是屡见不鲜,在我们身边也随处可见,我们不禁要发问,“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文化的美德哪里去了?缘何受助学生不知感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受助贫困大学生思想认识的误区产生的不良心理问题使他们缺乏对资助者的感恩之心

随着国家助学贷款的全面实施和吸收社会以及个人资助的普遍展开,受助学生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加,经济困难已不再是大学生无法完成学业的主要障碍,他们也能和其他的同学一样坐在教室里面学习。但是,表面的荣耀、风光仍然无法掩盖现实生活的清贫与寒酸,在大学校园里,经济条件的好坏表现的特别明显:他们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过生日很风光、请客吃饭很阔绰、穿衣服全是名牌。受助大学生在承担着种不平等带来的压力的同时,又从各种渠道接触到“仇富心理”这种社会思潮中的“主流”趋势,最终会导致他们的心态发生变化,表现出很强的自尊心,强烈的自卑、抑郁、自我封闭,自怨自艾又自暴自弃等心理出现问题。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有些受助学生因为经济拮据贫困,总觉得低人一等,唯恐收到他人的耻笑,心理极素质差,很容易自卑,但是他们已经是一个自我意识成熟的个体,又有很强的自尊心,为了不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他们总把他人的爱心资助当成是施舍。认为别人的帮助是在践踏他们的自尊,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可想,他们又怎么会感恩呢?另一方面,有些学生成天的怨天尤人,认为自己的贫困是社会贫富差距,国家政策不合理造成的,把贫困归咎于社会,国家和学校。认为自己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总之,这些不良的心理状况,是受助贫困大学生缺乏感恩之心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要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必需要首先从心理这一深层次原因着手,转变他们的思想认识。

二、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受助大学生的感恩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是学生德育教育最终要的基地,在感恩教育培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等教育受各类教学评估,特别是近年来高等学校就业体制改革后,学生就业率高低成了关系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使致学校在感恩教育方面没有下足够的力度,部分学校还没有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到目前为止,只有上海市在新版的《中学生守则》中增加了“学会感恩”的内容,全国的大学还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感恩教育的要求,也没有一所学校开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使得感恩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成为空白。同时,学生获得感恩教育的机会极少,大部分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几乎没有接受过一次正规的感恩教育。另一方面,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及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也大多只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标准,学生的德育素质如何没人过问。此外,学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大多是老师满堂灌输,大谈理论,内容宽泛空洞,学生没有切身的体会,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无法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真实的效果。同时,很多老师认为好好学习就是感恩,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就是有感恩之心,所以在每一次学生受助之后,他们只是教育学生要珍惜学习机会,好好学习,而没有真正的对受助学生进行必要的感恩教育,在学生脑海里就打上了“好好学习就是一切”的观念。由于学校教育的偏差和缺失,也导致了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的缺失。

三、多元价值观下的社会环境成为受助贫困大学生感恩缺失的又一个原因

我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不断的涌现,并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和头脑,多元的价值形态特别是对金钱和个人物质利益的迷恋,导致整体社会道德环境的堕落,使致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淡漠。一方面,媒体对资助者遭遇的夸大报道带来了负面效应。当今社会学生不尊重老师、受恩者对施恩者恩将仇报、大学毕业后拒不还贷等种种现象,不断被媒体报道,有什么样的“榜样”就有什么样的效应。受其影响很多受助的贫困大学生在获得帮助之后不知感恩,有的甚至还和资助者发生争执,对簿公堂。另一方面,对感恩的硬性的制度化得规定反而弱化了人们的感恩意识。资助者在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得到什么回报,但在资助之后,社会便大力的倡导向施助者,甚至启动全民向其学习,社会往往要求受恩人不断将感恩的心态重复呈现于别人的视线下进行展览,这往往会对受恩人造成过分的心理负担;这种方式也忽视了受恩者的人格尊严,从而降低也了对施恩行为的评价。这种硬性的制度化的枷锁,使受助贫困学生对感恩麻木,甚至产生逆反的心理,出现感恩的却失。此外,资助者的动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助学生的感恩回报的意识,部分资助者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下,为了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不惜花费资金资助贫困学生,在这样的资助动机下,受助学生是不会因为获得了资助而心存感恩。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受助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无一例外的会受到影响和异化,最终导致其感恩的却失。

四、家庭教育偏失导致受助贫困大学生感恩缺失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对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培养上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思想和行为的偏失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出现危机。首先,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父母总是心甘情愿的竭尽全力抚养和满足子辈的要求,不期望回报与感恩,使子女认为父母对自己的赐予是天经地义的。这无疑有意或无意地淡化了回报意味,不能促使孩子养成感恩意识,即使在获得别人的资助的时候,也不会心存感激。其次,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强烈愿望的背景下,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学习成绩优异,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似乎就能“一好压百丑”。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很少会涉及精神领域,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最后,家长自身素质低的负效应,家长的自身素质偏低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得负面影响,有些家长特别是来自农村的贫困生的父母素质很低,他们根本就没对孩子进行过感恩教育,或者有些家长只是一些模糊的教育,教孩子怎么做,而自己却不落到实际行动上,致使很多受助学生在接受资助的时候可能表现的很积极,但转过身就不知何谓感恩了。总之,家庭教育的偏失业也是影响受助贫困大学生感恩缺失的一个重要愿意。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拥有健全人格的重要标志,感恩之心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到这些学子的人生之路,对整个社会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也是非常不利。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困,作为时代的骄傲和先锋的大学生,如果精神也和物质一样贫困那就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悲哀了,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参考文献:

[1]李伟娜.浅谈对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J].现代经济信息,2008.3

[2]姚之彦.我国高校贫困生感恩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2008.3

[3]骆锐、陈兴建.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现状及感恩教育有效措施的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08.8

[4]戴世琴、蒙平川.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今日南国,2008.3

猜你喜欢

休闲传播
山地景区休闲运动项目的开发研究
论清新休闲旅游名城形象构建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