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优势、困境和对策

2009-12-04席书旗

中国德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大学生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内在要求,是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和首要任务之一,而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从整体上看,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比较棘手的问题。认清和把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所处的困境和具有的优势,采取有效的途径和对策才能使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优势

(一)文化资源优势

首先,高校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高校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并积淀了非常具有传承力和感染力的传统文化、传统精神,包括校训、校风,以及体现这些文化和精神的纪念物、建筑物、学校规范等资源。这些都成为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依托。其次,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科学中心,既是人类文化集中传播的地方,也是新文化的诞生地,高校为民族精神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再次,高校普遍拥有较为完善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校园网、体育馆、学校校报、广播、游泳馆、音乐厅、橱窗、板报等,重点高校一般还拥有图书音像社、出版社和部分面向社会的学刊、报社,众多高校还活跃着一批社团组织,这些均为民族精神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高校可以通过这些文化载体,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增强民族精神的吸引力、渗透力,对大学生的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人才资源优势

高校汇聚了庞大的人才队伍,为民族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智力源。首先,高校有一支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绝大多数都接受了高层次的教育,获得了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多年的系统教育使之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知识。这些高素质的理论工作者不仅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民族精神的基本理论,并把这些理论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有很强的理论功底和教学经验;而且他们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学科齐全,多领域多学科学者云集,拥有研究民族精神的独特优势和多元视角。加之高校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使他们拥有教学研究的最佳机会和素材,所以高校教师更可能获取高水平的有关民族精神的教学研究成果,而这些研究成果可反哺教学并使学生受益。其次,大学生是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之一。他们充满活力、积极健康、求知欲望和学习能力非常强。他们关注国内外形势,关心祖国的安全、民族的发展;关心支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党和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必然为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具有较强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大学生所接受。

(三)理论指导优势

在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华民族精神才得到科学的发展和时代升华。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理论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构成了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指导优势。高校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阵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当前,高校已经完善了课时体系,确定了新课改方案,加强了教材建设,中央审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已经出版发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有了新的发展,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编写出版了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基本形成了适应各层次的人才培养需要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这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支撑。

(四)组织管理优势

高校具有较多的管理载体,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组织管理系统,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能够通过学生工作部门、党组织、共青团、各种学生社团等组织,将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管理活动中,以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认识,规范其行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能够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特点,把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融入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之中。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他们工作在第一线,与大学生朝夕相处,可以直接用民族精神的理念影响学生。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将民族精神教育渗入班集体,洒向每一位同学。此外,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配备了至少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全部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强有力的组织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组织管理保障。

二、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困境

(一)多元文化冲击和传统道德裂变增加了民族精神教育的难度

全球化和中国正面临的社会转型使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时代思想与精神状况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局面。多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并存和碰撞,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多标准状态,社会没有一个稳定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在精神活动上出现某些混乱和无序,在面对道德选择时,大学生普遍感到无所适从,一些过去被认为是优秀的道德和精神传统也因“过时”而难以得到崇尚,传统的民族精神也似乎丧失了其既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现在占据了大学校园文化很大部分的网络文化正加剧着这一“进程”。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大学生是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大学生在充分利用网络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被网上游戏、黄色信息、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自由反动的言论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导致许多问题行为的产生,如厌学、弃学、人文精神失落。这一情况增加了高校民族精神培育的难度。

(二)大学生缺失理想阻碍了民族精神的主体养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经济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推崇;而人文学科却因为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被冷落。传统的人文精神要培养的是“道德人”,以道德价值为取向,而市场经济呼唤的是“经济人”,以追求物质利益为价值取向。现在的人们,已经无暇考虑社会和人类的终极意义,丧失了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和对社会理想的探索。人们经常考虑的不再是如何活着才有意义的精神上的问题,而是怎样活得更好的物质上的实际问题。而有些高校更加剧了这一物质与精神上的分裂。他们为了迎合各种社会需求,开拓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吸引生源,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只重视热门专业的建设和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理论课的发展。生存在这一社会环境中的大学生价值取向也日益功利化和实用化,过去那种理想的、奉献型的人生追求,正在被一种现实的、具有明确功利倾向的人生追求所取代。近几年,大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增大,学习过程中功利性倾向更加明显,重视智力知识的学习,轻视人文素质的养成。这无疑使民族精神的主体自觉养成变得困难重重。

(三)高校职能结构失调弱化了民族精神教育的效果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视社会经济效益、轻视人才培养,重视科研、轻视教学的现象,导致高校职能结构失调,引发教育质量下滑。自教育部2001年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来,高校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上类现象并未改观,教授不教的情况仍很严重。同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陈旧的问题仍然突出,不少学校对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梳理和合理安排,内容较为零散,不少大学生反映教师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教学中照本宣科,重复教材,教学内容不新颖,缺乏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典型事例。教育教学中基本上仍然采用说教和硬性灌输,很少采用课堂讨论法、情景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方法。另外,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不加限制的实行合班上课,课堂人数甚至超过200人,这势必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达不到预期的培养效果。

三、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

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关键在于统一和提高学校领导、广大教职员工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学校的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应站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自己的光荣使命和应承担的责任,深入落实。高校应把民族精神教育工作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学校各个部门要相互配合,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运行机制

要增强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把民族精神教育与科学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1.坚持和完善民族精神教育的保障机制

首先,高校在培育工作中要建章立制,使民族精神教育有制度的保障,有理论上的依托。如建立和完善民族精神培育规划、队伍培训制度、队伍工作责任制度、队伍考评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践基地管理办法等。其次,学校应建立健全“一把手”重视和抓好该项工作的管理运行机制,成立民族精神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正、副组长,成员由德育教研部主任、团委书记、学生处长、教务主任和辅导员、班主任组成,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学校其他部门要相互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再次,坚持和完善物质保障。学校要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提供资金、场地、设施等方面的物质条件。高校要有民族精神培育工作的专项经费,保证科研、培训、场地使用、设施购买维护、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费用。

2.健全民族精神教育的激励机制

学校要对工作积极主动、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包括奖金、奖品和增加福利等,精神奖励包括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而这些奖励可以作为教育工作者今后行政职务晋升或职称评聘的一个辅助条件。通过物质或精神的激励使教育工作者能够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极大地发挥聪明才智,将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推向深入。

3.健全民族精神教育的评价机制

为了保证高校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民族精神教育工作作为考核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考核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完善现有德育课程体系,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1.完善现有德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的设置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遵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设置课程以外,应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推出一批以弘扬民族精神为特色的系列课程与教材。高校可以增设一系列“模块化”的德育精品课程、选修课程、高品位的专题讲座供学生选择,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这些课程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具体要求,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地在课程教学中突出民族精神培育的问题。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并使其前沿研究成果为大学生所吸纳,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为公”“修齐平治”的集体主义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折射出时代的价值。

3.充分挖掘其他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

民族精神教育不仅是“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事,各类课程在教学中都应负载责任,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要把民族精神教育融入到学生各类课程学习中去,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对民族精神进行自觉追问,从而对民族精神获得更深的体察和理解。如在文史哲等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更要用优秀文化传统培育大学生、用高尚道德陶冶大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丰富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自觉地把自身的价值实现与中华民族的历史飞跃联系在一起。艺术类学科应适量增加经典民乐、民歌、民族戏剧欣赏,中国古典舞、民族舞,中国画、书法艺术欣赏的内容,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4.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按载体的不同,民族精神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文字、音像、网络、实物等四种类型。文字类资源包括各种书籍、报纸和杂志。音像类资源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等。网络类资源除国际互联网外,还包括校园局域网发布的相关信息。实物类资源包括雕塑、各种纪念物以及建筑物等。学校中的各种课程资源应该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使各种课程资源扬长避短,使民族精神培育全方位地得以融会贯通。高校整合课程资源必须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机制与规范,使知识教育、实践引导、行为养成相结合,实现课程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四)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途径

1.提高整体师资队伍水平

教育者素质的高低和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到高校德育的质量。因此,思想的转变、知识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更新等,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考虑的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敬业精神。要及时进行、加强师资队伍的再教育,更新教育者自身的观念和知识,使其观念和知识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保障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2.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的潜在性教育功能,使其在育人中有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把大学校园建设成环境优美、学习风气优良、文化氛围浓厚的文化科学殿堂。我们要将民族精神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营造振奋人心的校园文化。首先,要充分创造与利用学校在民族精神教育上的硬件资源,如利用学校校报、广播、电视、橱窗、语录牌等各种文字和电子传播媒体,大力弘扬和传播民族精神,刊登民族历史、民族文化事例、推介典型人物。其次,要把民族精神教育和学校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如经常举办读书会、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辩论赛、人文论坛、科技文化节等。再次,注重以现代网络手段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在校园局域网开辟民族精神教育栏目,可以把民族文化遗产、艺术作品、文化艺术科研成果和历史文物等制成数字化产品,实现网络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

3.创新民族精神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首先,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双向互动。教师要敢于突破课堂的束缚,不仅要结合学生实际设置一些人文课程,更要突出民族精神,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中可以采取自编讲义和自编教材的方法,拓展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并纳入考试中;也可以开设民族精神教育的专题讲座。

教师要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形成有效和谐的教学互动。对一些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与他们共同学习研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渠道组织材料,由学生们讲解知识点、畅谈学习体会与经验,然后组织评点。

其次,教学形式上要更加多样化。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变干巴巴的说教为情景交融,图文、声像并茂,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的循循善诱的过程,以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同时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加劳动、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科技发明、参观实习、勤工俭学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实践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好方法。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接受民族精神教育最直观、最生动的重要场所。高校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质量较高、稳定性较强的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民族精神培育工作。可以选择一些博物馆、纪念馆、名胜古迹等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选择一些革命老区、革命圣地和遗址,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选择一些大型厂矿企业以及自主创新企业,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精神教育。

【席书旗,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法学与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工作。山东济南,250014】

责任编辑/赵 煦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大学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MINORITY REPORT
大学生就业趋势
拿出精神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