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60年高校发展模式的回顾与展望

2009-12-03马陆亭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重点高校重点办学

马陆亭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政策层面的高校建设发展模式遵循着两条路径:一是高校重点建设模式,如1954年~1981年确立及恢复9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1984年~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将10多所高校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八五”期间提出的“211工程”建设项目,以及1998年后开始的“985工程”建设项目。直接促成了我国高校目前存在的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中心,由内到外依次环绕着“985工程”建设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中央部门直属大学、博士授予大学、硕士授予大学、其他普通大学的分层办学格局。二是高校门类方向的调整,如普通高校按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文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和艺术院校划定,基本上与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文科、理科、财经、政法、体育、艺术大学的科、门、类相对应,以及后来的高校综合化改革等,形成了我国高校类别发展的雏形。现在看来,这两种发展模式既适应了过去,又需要进行整合和调整。

一、我国高校重点建设历程的回顾

由于新中国的经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因此对有限资源的利用一向十分珍惜。这种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就是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学校。概括而言,我国重点建设高校的历程大约经历了如下8个阶段:

1“抓住重点,带动全局”办学方针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迅速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抓住重点,以带动全局。

1949年末,我国大陆的高校有205所,在校大学生约11.7万人。当时的高等教育规模虽然很小,体系却非常混乱:学校布局不合理、名称与分工不明确、科系宽泛庞杂、管理不善、质量参差不齐。

1950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提出了整顿大学、形成重点体制的方针。按照这一方针,从1952年起,全国高等院校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指导思想是:有重点地稳步前进。周恩来总理指出:“有重点地稳步前进,不是不进和冒进,也不是齐头并进。如果把摊子铺得很大,没有重点,形式上好像配合了国家建设,实际上却不是。”“办事情总要有个次序。先搞重点,其它就可以逐步带动起来。比如综合大学办几所像样的,其它的也就会跟着学。”

2全国重点高校形成阶段

1954年10月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决议明确全国重点高校有如下主要任务:第一,必须培养质量较高的各种高级建设人才及科学研究人才;第二,为高校培养师资,包括培养研究生及进修教师,办必要的短训班等;第三,在培养师资和教学工作等方面经常予其学校以帮助。此外,还应帮助国家进行必要的重点试验的工作,解决有关的重大问题。由此至1963年,全国共分4批确定了68所重点高校。

3金国重点高校的确立阶段

1978年,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重新确定88所全国重点高校。报告指出:“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是一项战略性措施,对于推动教育战线的整顿工作,迅速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尽快改变教育事业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严重不相适应的状况,是完全必要的。因此,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任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部委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有关院校的领导,积极支持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工作。”

1978年~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又陆续恢复“文化大革命”前原重点高校4所、新确立成都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后因院校调整等原因,至1981年底,全国共确立9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

4将部分高校列为国家重点项目

1984年4月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将10所高等学校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请示报告》,指出:“重点建设北京大学等10所高等院校是贯彻中央关于把教育列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一项重要措施。”这10所高等院校的设计任务书,按基建程序批准后,投资要纳入年度计划和“七五”计划。

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还建议,在10所高校之外的其他高校中,选择一批国家急需、担负着重大任务、学术水平较高、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专业,有步骤地支持其发展,也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这样,国家教委于1987年和1988年,在全国评选了416个重点学科点,涉及107所高校,利用1亿美元的世界银行贷款和其他渠道的经费,进行了重点建设投资和补助。

为了适应国防现代化的需要,加速国防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的发展,1984年9月和1985年1月,国家计委、教育部和国防科工委联合发文,经国务院批准将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5所院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在国防科研工业基本建设投资中统筹解决,并分别纳入年度计划和“'七五”计划。

5在部分高校建立研究生院

1984年、1986年和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分别发出通知,在北京大学等56所高校建立研究生院。这使得一批高校成为培养博士、硕士的主要基地。

由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关于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请示报告》中提出:建立研究生院有利于贯彻学位条例,为国家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的专门人才:有利于国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建设一批培养博士、硕士的基地,促进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有利于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积累培养经验,逐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制度,也便于开展对外联系,组织学术交流。因为研究生院是代表国家研究生办学整体水平的,是研究生培养基地,因此其设置不能由各学校自行设定。

6实施“211工程”建设

1994年,国家正式启动“211工程”建设,“为我国进入21世纪准备骨干人才”。“211工程”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3大部分,是一个以倾向性资金为保障实现重点办学、有选择地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工程。它的启动和实施,为一些重点高校进一步向高、精、尖和世界一流跨进带来了希望。

7实施一流大学即“985工程”建设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促进一流大学的创建,中央政府决定,自1998年起的中央本级财政教育经费占本级财政支出比例年增长的1%中,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若干所大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此后又持续立项并将专项建设资金分别拨付给39所国内著名的重点大学,以2+X模式实施“985工程”建

设。即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设为世界一流大学,同时也重点支持一部分学校,使之成为高水平的大学。

无疑,创建若干所国内外一流大学,犹如建立一支“国家队”,是实现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在国际上影响很大。

8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上世纪末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为了促使这类院校有别于其他普通高校,不断提高其办学质量和特色,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按“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重点支持建设100所高等职业院校,使之成为发展、改革、管理之示范。目前,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已分3批评选完毕,正在建设之中。

二、高校门类方向的调整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从初期学习苏联模式到21世纪的大学综合化发展,开展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1高校院系调整

1952年,教育部制定《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计划草案》,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工作。这次调整,涉及全国绝大多数高校,明确了综合大学和专门学院的性质任务,尤其加强了工科院校建设,初步形成了中央直属高校、行业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高校3大条块的格局:使高等教育严格地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适应了当时的经济建设的需要,奠定了共和国前50年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

经过调整,我国高等院校形成了按区域和按学科或行业门类设置的基本特点。1952年开始对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地区进行重点调整,1953年涉及西北、西南地区。各大行政区最少有一所综合大学,办好1所~3所农学院,1所一3所师范学院,多办专业性工学院,各省办专科。1955年~1957年为避免高校过于集中于少数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的状况,并实现工业院校逐步与工业基地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内地高校建设。

1957年,全国有高校229所,其中单科性的专门学院达211所,占高校总数的92%。

2高校专业调整

高校由学科组成,学科发展是高校发展的核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边倒”地学习苏联,将学科进一步细化为专业,实施了“改系科设专业”的改革,高校根据专业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为国家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直至改革开放前,我们强调人才培养的专门性,因此专业设置得很细。我国本科专业种数1953年为215种、1957年为323种、1965年为601种、1980年为1,039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强调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适应性,减少专业种类、拓宽专业口径成为专业调整的主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进行了3次调整:第一次始于1982年,经过5年调研于1987年公布的专业目录将原有的1,343种专业调整为671种;第二次始于1989年,经过4年调研于1993年将专业数从671种调整为504种:第三次是从1997年4月到1998年7月,进一步将专业数压缩为249种。

这些调整体现着教育理念的变化——由专业教育思想向通识教育思想转变。之后,由于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地方特色经济产业的形成,教育部又在专业目录中的249种专业之外,批准设置了一些“目录外专业”。

3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高校综合化热潮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起了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央业务部门分别办学和管理各自高校的体制。这种体制对于调动各部门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促进我国经济和科技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弊端逐步呈现:主要是“条块分割”造成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高校间优势不能互补,教学质量难于进一步提高。

为此,上世纪90年代我们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育体制改革,总结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以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为契机使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92年~2000年,全国有556所高校(其中普高387所、成高169所),经合并调整为232所(其中普高212所、成高20所),净减324所。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结合。院校合并,从形式上讲是配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但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适应科学技术的综合发展,是高校通过整合实现学科优化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过程。院校合并的战略意义和历史作用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我国原有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办学分散、重复设置、效益不高等弊端;改变了单科性院校过多,综合性、多科性和单科性院校比例不合理的状况,优化了结构,调整了布局;调整了学科专业,提高了整体办学实力,增强了学校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及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促进了办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为创立新的办学体制树立了典范;对于具体合并的学校在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带来了明显的效益。但是,问题也不能说没有,如是否所有高校都需要走综合化发展道路等。

4高校的开门办学

教育为工农服务,高校为工农开门,是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49年12月)和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1950年6月)强调的方针。之后,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按专业对口培养人才,尽管有专业面狭窄的缺点,但学生工作适应性快,也很注重实践环节的学习。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初步建立了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体制,业余高等教育(夜大学、高等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等)发展很快,还试办了一批半工(农半读的高校。1961年,经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原则批准的“高校六十条”,指明高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目的,是养成劳动习惯,同工农群众密切结合,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把开门办学走向了极端。

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逐步完善了其“教学、科研、服务”3大职能,并将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2006年12月28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还联合成立“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加强政策和工作统筹。国家还依托高校成立了4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7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62个大学科技园。

5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其他新的办学形式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展也催生和发展了一批新的办学形式,主要有:

大学城。产生于1999年,目前全国约有50多个。

猜你喜欢

重点高校重点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重点高校建设背景下高校岗位设置与聘任管理的研究
存在感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重点高校农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俄罗斯政府向21所重点高校拨款99亿卢布
社会正义视野下我国重点高校学费制度之审视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