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思考

2009-12-03丁俊敏杨章华

老区建设 2009年19期
关键词:低收入劳动力农户

丁俊敏 杨章华

开展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技能培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新昌县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培训现状,就继续推进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技能培训浅谈几点思考。

一、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主要特点

2008年以来,我县全面实施了欠发达乡村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行动,对有培训意愿的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09年6月,全县举办培训班41期,参加培训的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有1195人,取得职业资格(绿色)证书817人。培训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1宣传引导培训。(1)出台优惠政策,激励培训。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及时出台《新昌县低收入农户技能培训和工商企业用工奖励实施细则》,规定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可免费参加县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基地(点)组织的技能培训,并根据鉴定结果给予每人100—300元奖励。同时,对招用低收入农户劳动力的县内工商企业,经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后按每人1000元给予一次性奖励。(2)加强典型宣传,引导培训。今年上半年在《今日新昌》开设的《农民创业就业》专栏,先后刊登了14名农民创业就业的先进典型事迹,为低收入户参加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氛围。(3)组织意愿调查,促进培训。定期开展低收入户的培训意愿调查,基本摸清低收入户的培训意愿。在调查中还开展了“作一次动员,开展一次宣传,拉一次家常”活动,对低收入户就培训政策、培训项目、就业形势等进行普遍宣传,促进了低收入农户培训工作的开展。

2项目指导培训。根据我县产业发展特点和人力资源需求情况,提出适合低收入农户培训的指导性项目,着重开展三大类培训:一是开展制茶工、竹产品加工等短平快的农业技能类培训;二是开展缝制工、编织工等来料手工加工类培训;三是开展新昌阿姨家政服务员等新昌品牌类培训。此外,对一些低收入户有培训意愿,市场潜力较大,镇乡街道又难以单独组织办班的培训项目,则由县劳动局、农转办集中组织。与此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特色类项目培训。

3转移促进培训。对农村低保家庭中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农村劳动力发放就业援助证。全县已发放106份,凭卡可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培训、免费就业指导、社保资金补助等优惠服务。继续驾好“下乡招工大篷车”,积极开展送信息进村,送岗位上门活动。全县已举办4期专场招聘会,实现低收入农户就业500余人。

二、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意识有待提高。低收入农户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务工经商理念不强,不同程度地出现政府要我培训的情况。有的表现为“被动参加培训”,有的表现为“盲目参加培训”,部分低收入农户不从自身实际出发,不加选择地参加培训,从而影响培训效果。

2培训质量有待提升。一是培训项目适用性欠强。全县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基地(点)中设置的培训项目基本都是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要求较高,很难适应低收入农户对培训项目的个性化需求。二是培训层次深度不够。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因受文化、年龄限制,深层施教比较困难,只能以短期适应性培训为主,培训过后离具备专业技术水平还有差距。

3培训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培训管理体制未理顺。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技能培训涉及多个部门,有时会出现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情形。二是培训投入机制存在缺陷。低收入农户培训需要大量财力投入,但目前主要以县财政投入为主,培训投入机制仍需完善。

三、加快推进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1强化宣传广发动。一是健全培训招生网络,进一步完善以培训基地(点)为主体的县、镇乡、村三级培训招生网络,并确定专人负责招生。二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畅通培训就业信息渠道,发掘一批农民培训就业创业典型,以增强他们参加技能培训的信心。三是在每年五月“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推进月”中,组织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的“四送”活动,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参加培训。

2跳出培训抓培训。低收入农户培训应坚持“实际、实用、实效”三实原则,在方式上讲求实际,内容上讲求实用,目标上讲求实效。根据我县低收入农户的实际情况和当前转移就业困难等现状,把来料加工和农业现代实用技术作为培训重点,做到宜“转”则“转”,宜“农”则“农”。我们还应转变理念,跳出常规培训的固有圈子,坚持“治愚、扶志、长技”三者结合,除在生产上扶技外,还要在思想上扶志,物质上帮扶。通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鼓励和引导低收入农户学好本领,走自力更生、勤劳致富之路。同时应建立低收入农户自愿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新模式。既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低收入农户培训的组织宣传、政策引导、物质扶持和协调服务;又要充分发挥低收入农户的发展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实现自我发展、持续发展。

3提高质量不放松。一是坚持项目多样性。积极开发一批适合低收入户自身特点、市场前景好、收入稳定的培训项目,供学员选择。同时加强师资管理和教材编写,增聘一批“双师型”教师。二是实现培训差异性。参加培训的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文化和能力有高低,所能掌握的技能也不尽相同,可根据年龄、文化的不同分层开展培训。此外,积极探索现场指导、知识竞赛、参观考察等更加生动的培训形式,提倡把课堂开到乡村、田间地头,切实解决学员的实际困难。三是坚持考核灵活性。低收入农户培训班不能简单套用常规培训的考核要求——对申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学员,应坚持国家鉴定标准;对一些来料加工类、地方特色类技能培训,则可制定地方标准,只发放结业证书;而对一些农业实用技能的鉴定,则以发放农民“绿色”证书为主。

4多方联动优服务。一是强化部门协调机制,实现由多部门“单一型”培训向职能部门联动的“复合型”转变。健全农民培训转移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促进政策的集成、资金的整合,确保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低收入农户培训工作。二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多方筹措”培训投入机制。乡镇(街道)要通过“乡镇(街道)出一点、部门凑一点、社会捐一点”多途径筹集资金,建立乡镇级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培训专项基金,以保证培训经费的投入。三是激活服务对接机制。制订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学校、科研单位和农民合作组织开展低收入农户培训和推介就业活动;继续驾好周三招工“定时车”、下乡招聘“大篷车”和劳务输出“长途车”三个平台,促进劳动力输出;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农业龙头企业和经纪人队伍,通过“企业+经纪人+低收入农户”的模式拓宽就业渠道。四是完善激励考核机制。继续把低收入农户培训列入各乡镇街道的重点工作,同时完善低收入农户创业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猜你喜欢

低收入劳动力农户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汤敏:低收入人群手里不是没有钱,企业要制造让他们买得起的产品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娶低收入老婆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赤壁市低收入农户及其家庭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