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谱写新农村建设新篇章

2009-12-03廖成铭

老区建设 2009年19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农户移民

廖成铭

地处赣南的会昌县,当年曾被毛主席誉为“风景这边独好”,邓小平曾任第一任中共会昌县委书记、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书记。近年来,会昌县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发展农业产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五新一好”、整体推进,农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农村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48万勤劳朴实的会昌人民正合力谱写新农村建设新篇章。

一、农业产业规模化。“调结构”鼓起“钱袋子”

建设新农村,经济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为农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才能实现授之以渔的长远之计。会昌县始终把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推广先进技术,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调结构”使会昌农业产业规模化,效益看好,农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会昌农业产业发展呈现三个特征:一是实现优势产业集约化经营,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围绕脐橙(加工甜橙)、烟叶、生猪、优质稻(米粉专用稻)、油茶等五大优势产业,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战略,全县共确定76个“一村一品”专业村,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二是实现优势产业科学化种植,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力度,推动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抓好科技示范工程,以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建设为切入点,增强农业科技的辐射能力,促进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拉动农民快速增收。三是实现优势产业工业化发展,发展后劲越来越足。加大对县内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实现企业与农户“共赢”。2009年,全县规划连片100亩以上加工甜橙基地20个,种植面积2万亩,已开发加工甜橙面积5500亩;种植烟叶2.02万亩,收购烟叶6.35万担;建立规模化万头养猪场2个、千头养猪场34户,建成生猪生态养殖小区5个;种植优质稻5.2万亩,建立万亩生产区6个;实现油茶种植面积14万亩。全县共引进新品种8个,引进新技术5项,新建周田镇现代烟草农业基地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个。

二、经营主体专业化,“合作社”带来“大效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会昌县始终坚持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宗旨,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把农业产业的产供销、贸工农、科技等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经营机制,实现集约化经营。加大对合作社、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目前,全县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8家,参合农户4306户。合作社免费提供信息需求、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带动农户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化建设主战场,使多数社员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以周田镇长江村烟叶专业合作社为例,合作社把翻耕、育苗、田间管理、采收、烘烤等各个烟叶生产环节进行分工和互助。组建专业队,保证烟叶生产全过程技术到位,实现标准化经营;采取“合作社牵头、村委会指导、农民自愿、协议流转、专业户经营、规范用工”的方式,把土地流转和农民用工结合起来。使土地有效流转,农民增加就业,经营用工稳定;推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生产方式,促进烟农减工降本、提质增效。诸多合作社、协会的组建并成功运作,农民“抱团”兴产业、闯市场,既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经营风险,又增加了产品销售收入,有效避免了出现各自为战、指导无力、竞相压价、无序竞争的局面。

三、垃圾处理无害化。“焚烧炉”破解“老大难”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处理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也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难点节点。环境卫生的好坏体现农民的健康水平,体现农民的生活质量,体现农民的精神面貌。会昌县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以清洁家园、美化村庄为目标,深入持久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在全县各乡(镇)圩镇及各新农村建设点大力推广兴建垃圾焚烧炉,推行“235”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即农户和保洁员2个主体,有机垃圾、非有机垃圾、建筑垃圾3种垃圾,有机垃圾作沼气投料、有机垃圾入窖沤肥、非有机垃圾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垃圾的非有机垃圾入炉焚烧、建筑垃圾平整土地和修道路5种处理方法。各乡(镇)按标准购置垃圾清运车、建设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建设点建设“三位一体”(可回收物品储藏室、垃圾晾晒场、垃圾焚烧炉)垃圾处理场、添置垃圾清运板车、各农户实行“两桶一袋”、房前屋后建设沤肥窖。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并按一定人口比例组建农村卫生保洁队伍。“235”新模式解决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后,后续处理难、运转费用高等问题,实现了农村垃圾不出村、就地处理消化,让原本不多的垃圾消化在村庄内部,开辟了农村垃圾处理的新路径。目前,全县已有8个乡(镇)、48个建设点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昔日农村道路不畅、乱搭乱建、乱堆乱倒、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民群众的环卫意识逐步增强,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开始步入农家,全县农村面貌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

四、移民扶贫常态化,“山旮旯”飞入“凤凰窝”

深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山高水冷,土地产出率难以提升,群众难以摆脱贫困,难以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阳光雨露”,是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的难点。作为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会昌县重视做好深山区移民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文章,常态化落实移民搬迁扶贫政策,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深山区群众,以自然村或居住点为单位实行整体搬迁。把集中安置点列为新农村建设点,近水、近电、近路、近学校、近医院,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在对移民给予3500元/人建房补助的同时,县财政还按500元/人的标准对移民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予以配套,并享受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在移民扶贫工作中,我们还按照“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发展产业相结合。政府协调山地流转给移民户,实行有土安置,引导移民户发展脐橙、毛竹、油茶、烟叶等产业,同时对移民户给予1—2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二是与招商引资相结合。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企业,既解决了移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又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三是与劳动力培训转移相结合。县里每年开展3次以上农业技术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使大多数移民户家庭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至目前,我县有2454户11467人告别“山旮旯”,其中90%移民飞入新农村建设点“凤凰窝”,融入到现代文明中,建成了西江饼丘、门岭龙头、高排谢屋、小密杉背等12个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示范村。

五、农村文化大众化,“种文化”种出“新气象”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实现“三农”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党在广阔农村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举措,可以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可以起到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作用。会昌县以“种文化”为载体,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还文化于农民,让农民在农村文化中当主角,农村文化气息愈来愈浓,根植于农民的农村文化“种”出了“新气象”。一是抓好文化载体建设,建设完善“七个一”(一个小戏台、一块小广场、一个广播室、一间文化活动室、一间农家书屋、一块道德漫画墙、一块农村宣传阅报栏)农村文化阵地。全县新建农家书屋25个,推行计生学校、婚育新风图书进农家书屋。二是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组、文明信用农户创评活动。评出9600户文明信用农户,并给授信农户1260户贷款1080万元用于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深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积极引导农民自觉抵制黄、赌、毒、封建迷信、奢侈浪费等社会不良现象,坚决制止红白喜事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让农民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全力打造农村文化品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举办以“农民唱、唱农民,农村唱、唱农村”为主要形式、以“歌唱社会主义、歌唱共产党、歌唱新农村、歌唱新农民”为主题的会昌县首届“农歌会”,台上农民歌手踊跃登台竞技,台下亲友团和农民观众呐喊声、助威声、掌声不断,气氛活跃。这种还舞台于农民的活动高潮迭起,深受群众欢迎。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农户移民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农业产业基金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2013年广东热区社会经济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农业产业发展的电子商务契合度分析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