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四个“误区”

2009-12-02朱文雅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0期
关键词:射线线段辅助

朱文雅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它能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以创造“图、文、声、像”的一体化情景,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但在教学活动中容易使用不当,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不能让多媒体成盲目的“提速器”

多媒体辅助教学对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显著作用。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由于多媒体呈现信息的速度快、容量大,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把多媒体变成提速器,而把课上成了“走马观花”式的教学。此时,教师要适当地“停一停,顿一顿”,让学生“想一想,思一思”。

如,在认识直线、线段、射线三个概念时,利用多媒体演示,不过几秒钟就可以解决,这样只是“走马观花”,无法使学生留下深刻的认识。此时,如果先显示一条蓝色直线并向两边延长,停一停,使学生思考,认识“直线是无限长的,直线没有端点”;随即,直线上出现两个红色的点,两点之间一段变为红色并移下,顿一顿,使学生认识“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有限长的”;电脑再显示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并显示手电筒和太阳发射光线的过程,让学生想一想,认识到“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射线是无限长的,从一点可以向不同方向引出无数条射线”。这样辅助于板书,最后得出了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学生理解起来就扎实到位了。利用多媒体“动”的优势,辅之以“顿”的功能,就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节奏,从而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不能让多媒体“喧宾夺主”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制作也越来越精致,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声音、文字、图画、动画方面更加出色。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7+几”的内容新授结束后,他是这样设计练习环节的:1.先跳出一位“小博士”为大家出题,然后小博士在以下的练习过程中一直站在屏幕的左上方晃动着脑袋,在他的头顶上不停的闪烁着一个大问号。

2.运用拟人化的练习形式,五彩缤纷的小动物一个个出场了,喜鹊衔题、熊猫吹泡泡、小象踩大球……每个小动物给孩子们带来了“7+几”的各种题,每个小动物出场的过渡方式较多。

3.同时出现背景音乐,加以烘托。

结果,低年级的小朋友沉静于动物画面、音乐的欣赏中,大家都忘了对于问题本身的考虑。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任何的画蛇添足,只会弄巧成拙,妨碍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

●不能让多媒体成独一的教学手段

有些教师瞄准多媒体出图迅速、画面富有色彩及其化静为动的功能,对多媒体“情有独钟”,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都做在电脑中,动静态画面泛滥成灾。有时候,往往是过分强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忽视了抽象思维的训练。

如,教学对称图形时,我们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对称图形的特点由一幅对称图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运用动画,折一折、剪一剪,把剪对称图形的这个过程依次再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学生跟随屏幕上的步骤进行操作,同时。放音乐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运用游戏巩固知识点,使教学效果良好。这样,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使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来学习,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紧密融合,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动手、动脑获得的知识,真正使学生懂得其中的奥秘,变抽象、复杂的知识为形象、生动的知识,学生便于接受,而且印象深刻。明显地提高了效率。

●不能让多媒体成“摆设”

并不是教学手段现代化了,就是观念现代化了。在实践过程中,打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幌子,做着代替教师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的事情,这种现象还时有发生。一些地区,某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其所用的所谓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这样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每一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都要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潜心于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提高驾驭教材、驾驭媒体、驾驭学生的能力。只要我们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根据教学目的,努力探索,不断总结,多媒体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独特魅力,发挥其最大功效。

猜你喜欢

射线线段辅助
构造辅助函数妙解压轴小题
多维空间及多维射线坐标系设想
一次函数助解线段差最大绝对值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线段图真好用
如何确定线段的条数
话说线段、射线、直线
观察
与线亲密接触
对一道易错题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