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脉络

2009-12-01

就业与保障 2009年10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制度

一、就业工作部分

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城市中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失业人员达400多万人,相当于1949年全国职工人数的一半。为了解决失业问题,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50年以后,对适于就业人员全部“包下来”的政策扩大到大学、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和复员转业军人。到50年代中后期,中国已基本形成“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的雏形。

从第二个五年计划(1961~1965年)开始,中国就业工作重点转移到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安排上,就业工作比较顺利。但是由于十年动乱,加上工作中“左”的错误造成的失误,积累下大量待业人员,使就业问题成为突出矛盾。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和国务院对安置待业青年问题十分重视,采取了相应措施,就业问题的解决有了新的进展。这些措施包括:鼓励和扶持待业人员兴办各种类型的集体经济和从事政策允许的个体劳动;积极发展轻工业、手工业、商业、服务业和城市公用事业等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行业;建立劳动服务公司,组织待业青年从事服务劳动和进行就业训练。1980年8月召开的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提出“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

中共十四大(1992年)以来,中国的劳动就业出现喜人形势:劳动就业制度建设日益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的作用得到加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结构日趋合理。

“八五”(1991~1995年)期间,中国提出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基本符合市场就业规律的就业方针,鼓励和推动劳动者靠自己努力实现就业,还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大批企业富余职工和长期失业者实现再就业。

从1995年开始的5年间,在全国有步骤地全面推开再就业工程,组织800万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职工参加,并帮助其中的500万人实现再就业。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再就业工程”作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1998年6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对再就业工程做了具体部署。

1996年4月6日,全国就业工作会议决定对劳动就业制度进行重大调整:彻底改变主要依靠国家安排就业的局面,鼓励和推动劳动者靠自己努力实现就业;改变主要依靠大中型企业吸纳就业的格局,把就业渠道和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

2002年至今,我国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法》,在解决好国有企业改革遗留的下岗失业问题的同时,建立起面向城乡所有劳动者的促进就业体制机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面临的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从总量看,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2009年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超过2400万人。如果按照8%的经济增长速度测算,全年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总数仅约为1200万个,供求缺口与2008年相比将进一步加大。二是从群体看,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三个群体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三是从产业结构看,对就业的影响问题进一步显现。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向型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显著下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使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受到影响。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足。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二、社会保障工作部分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以劳动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形成阶段。(二)改革开放初期到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以社会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改革探索阶段。(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统筹城乡为目标的制度创新阶段。

我国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基本完成了制度转型。二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008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19亿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达到3.18亿人,8.15亿农民参加了新农合,10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保障制度,6600多万居民享受城乡低保。三是一批体制转轨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有力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四是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减轻了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事务负担。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诸多新要求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工业化加速,对社会保障形成空前压力;城乡结构急剧变化,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凸显;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社会保障长期资金平衡压力巨大;市场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保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影响加深,社会保障面临多重挑战。同时,当前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许多有利条件: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意识大大提高;经过30年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社会保障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多年以来的改革探索实践,为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必要的工作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着力在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关于增强公平性的重点是:尽快弥补老年保障的制度缺失,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努力做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基本保障整体水平。(二)关于适应流动性的重点是: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以信息化为抓手全面提升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三)关于保证可持续性的重点是:做大社会保障基金的盘子。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发展补充性保障,建立多层次保障体系。

(资源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领导讲话摘选)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体系制度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