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繁为简教《祭十二郎文》

2009-11-28吴九英吴三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侄儿教参抒情

吴九英 吴三平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明代茅坤评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我深有同感,每读此文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失声痛哭。真是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感情至真至切,词句理解难度较大,如何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体会这篇情文并茂的祭文呢?

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提纲挈领,抓住要害,这样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祭十二郎文》中,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教学时只要抓住贯穿全文的一个“情”字,就可以梳理文章的层次、脉络,以简驭繁。而这个“情”字,我认为具体体现在“悲”、“恨”、“疑”三个字上。在课堂上,我就让学生扣住这三个字去品读课文,找出这三个字的具体内容。不久这三个字的具体内容就梳理出来了。

一悲:①悲少年孤苦②悲家族人丁不兴③悲自己仕途失意④悲自己未老先衰⑤悲子女尚年幼。

作者将无限的悲情寄寓往事的叙述之中,“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作者早年虽遭忧患,但叔侄尚能相守在一起,然而自己当时并不理解嫂言之悲,不懂得叔侄相守之可贵。后来自己宦海沉浮,叔侄数次匆匆离合,自己虽多次努力实现共居愿望而终不可得。每次分离叉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不料竟成死别,铸成千古遗恨,追悔之情,显而易见。想到侄儿年轻体壮而早逝,而自己却年未四十,视茫茫,发苍苍,齿牙动摇,而儿女却还那么幼小,怎不令人悲痛万分呢?一个“悲”字将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贯穿全文。

二恨:①恨与侄儿聚少离多②恨己为求升斗之禄而辍汝(侄儿)③恨少者殁强者夭④恨侄儿生病不知时⑤恨侄儿殁不知日⑥恨投能抚尸尽哀。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正因为悲痛,所以就产生了恨。“恨”是“悲”的继续,延伸与深化。“恨”是作者对侄儿至真至切的爱,是作者至情至义的体现,是作者大慈大悲的美德。抓住“恨”字,就能体会作者内心的凄楚与悲切,大仁与大义,大善与大德。

三疑:①疑自己未老先哀不能久存②疑十二郎之死并非真③疑孩提难成人立业④疑侄儿死之因⑤疑侄儿死之日。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疑”是作者悲恨欲绝,痛不欲生所抒发出来的最打动人心的情感,如作者想到二人之子时说:“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耶?”按照旧时的忌讳这样的话是不吉利的,由此正可看出作者此时悲痛至极,因而什么也不顾忌了。

抓住“悲”、“恨”、“疑”这三个字,再读一读,思一思,品一品,就会感到这二三个字既扣住了文章的叙事,又体会了作者的抒情。作者叙事是为了抒情,叙事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情从事中来,事中有真情,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边哭边写,如泣如诉从始至终,一气呵成,其痛苦情状,如在眼前。作者至悲至痛悲恨加交,情之所至,笔亦随之,字字句句凄楚真挚如从肺腑之中自然流出,毫无雕章琢句之痕迹,可谓“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抓住这三个字,可谓提纲挈领,能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既能把握课文的内容,又能突破重难点。

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达到起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的作用呢?

一、必须吃透教材,深钻教参

1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是吃透教材的基础。语文教师首先应反复读课文,由粗读到细读到精读,做到把握内容,理情结构层次,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艺术特色。然后再参考教参,把课本与教参化为自己的东西。所谓熟能生巧,只有把要教给学生的东西了然于胸,才知孰重孰轻。

2多思。思什么?思考课文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怎样在才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思考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使课文教学与单元教学相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多思是吃透教材的关键。

3多参考。语文教师要广泛收集资料,特别是有权威的语文教学杂志。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借鉴名家里手们对教材的分析及赏析。多参考对熟悉教材、教参能起重要作用。有比较才有鉴别,见识广了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才能更好地吃透教材。把握教参。

4善于理线索,抓重点字、词、旬。一篇好文章,往往有总领、总结或画龙点睛的句子,抓住这些词句,就能抓住文章的重点,就能顺藤摸瓜,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比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我就抓住“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句话,扣住“喜”与“悲”二字来组织教学。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梳理了全文,把握了作者的情感,突破了重难点。

二、精心编写教案,反复修改教案

所谓精心,就是要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步骤都设计到位。要反复推敲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起到最佳效果。最好是像写作文一样,列提纲,打腹稿。编写好后还要分析学情,考虑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经济,是否让学生有所获,有所得,否则要及时修改。

以上是教《祭十二郎文》的一点粗浅的看法。还请同仁们指教。

猜你喜欢

侄儿教参抒情
紧箍咒
德国学校不鼓励学生“见义勇为”
春 日
会抒情的灰绿
简论抒情体
神秘的教参
『双阳』抒情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