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门诊处方调查

2009-11-26周陶然孟庆芳

上海医药 2009年10期
关键词:缺项审方抗菌药

周陶然 吴 涓 孟庆芳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医院审方工作的方法和作用。方法:收集整理2006年2月~2007年12月的门诊审方记录,以“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科室进行排序。结果:我院处方不合格率为8.9%,主要问题是缺项、不规范的诊断缩写、适应证不符、给药方案不合理。结论:处方的不合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医师的不良处方习惯而引起。我院的审方工作能提高处方质量。

关键词处方调查审方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R9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1533(2009)10-0465-02

我院从2006年2月开始实行临床药师定期门诊审方工作。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抽取每月总处方量的2%左右进行审查,然后将处方的不合理问题上报给门诊办公室,再由门诊办公室督促各临床科室整改。审方结果每月公示,以期提高处方质量。

1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取2006年2月~2007年12月的门诊审方记录。2007年7月开始加入“书写不规范”审查内容,2007年11月开始取消“缺项”。

1.2数据处理

以“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科室进行排序。

2结果

概况:审方总数21239张,不合格处方总数达1895张,占总数的8.9%。

不合理问题分类见表1,不合理处方的科室分布见表2。

3讨论

3.1主要问题

3.1.1缺项

在广泛使用电子处方以前,“缺项”一直是最主要的问题,反映了医师工作作风不严谨的问题。广泛使用电子处方后,“缺项”问题已通过电脑程序杜绝。

3.1.2书写不规范

2007年5月《处方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对处方作了更严格的要求,故从该年7月开始加入“书写不规范”项目,本院2007年下半年不合格处方比例直线上升。书写不规范成为主要问题,包括不规范的药名和诊断。诊断的不规范中、英文缩写占绝大多数。如“上感”、“慢支”、“尿感”、“HBP”、“CAD”、“CG”、“DM”等。按照正式文书(如论文、法律文书)的书写规则,应至少先用一次中文或英文全称,之后才以缩写代替。处方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且诊断只出现1次,故应用全称。

3.1.3 无指征用药

无指征用药的问题较多,大多数情况下,因患者有多种疾病及相应治疗,但医师只写明了主要诊断。有些则是患者要求开具自备药,主要是抗菌药及感冒药。另有一些情况如下:

1)一些退行性疾病使用抗菌药,如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网球肘、白内障、老视等。

2)一些急性状态如心梗、脑梗、糖尿病酮症,如伴有感染需用抗菌药,应同时写明感染诊断,感染诊断应包含感染部位。

3)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无使用抗菌药指征,需用抗菌药者应注明患者处于急性发作状态。

3.1.4抗菌药的用法

短半衰期的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克林霉素、头孢呋辛等)一天1次使用的情况很频繁。该类抗生素在24 h内有效浓度维持时间>50%时才能维持杀菌作用。一天仅用1次疗效不佳甚至加速细菌耐药。有些患者感染较轻,具有自限性;还有些患者合用地塞米松,症状改善,常使一些医师误以为是抗菌药物发挥作用,而如果效果不好,医师也常认为是抗菌药品种选择不当,而不考虑用法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采用静脉+口服同种药或同类药维持的方法就可解决。门诊常用静脉用抗生素,绝大多数有相应可作为维持的口服药。原本静脉用日剂量,现仅需半日剂量,输液量可减少,输液时间可缩短,可缓解输液室的拥挤;注射剂改为口服剂型,费用也降低。

3.2审方的作用

从调查结果来看,处方的不合理主要不是来自于医师的药物知识不足,而是如缺项、不规范书写等不良的处方习惯。这些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还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如患者太多。病情较急,电脑输入不熟练等。故习惯的改正也并非一朝一夕。

猜你喜欢

缺项审方抗菌药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中审方差错情况的分析及改进措施
缺项3×3阶上三角算子矩阵的可能点谱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我院门诊435种中成药说明书信息调查与分析
模糊数列的加权缺项统计收敛和加权缺项收敛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兽用创新环保抗菌药的开发及其重要性
抗菌药在宠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中药饮片审方的作用与改进
静配中心以审方为重点的临床药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