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服务型政府语境下政府绩效管理体制探析

2009-11-19张微岩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体制创新绩效管理

【摘 要】 绩效管理作为政府管理制度创新和有效管理工具,已成为各级政府改革的突破口。从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出发,当前必须确立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构建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要发展电子政府和打造效能政府。

【关键词】 公共服务型政府;绩效管理;体制创新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这些战略目标的提出为我国政府管理和改革确立了基本方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服务理念的确定、服务主体的扩展、服务体制的创新、服务模式的设计、服务标准的制定等多个政府管理与服务的领域和层面。然而,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在启迪人们思维的同时,仍然存在盲点和弱项。在研究领域上,主要从政治学、行政学角度诠释公共服务型政府及其建设,缺乏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引入,学科交叉融合不足;在研究方法上,多局限于宏观的理念层面,在政府履职绩效方面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绩效管理是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突破口”和“利器”。所谓绩效管理就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者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绩效管理作为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和有效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认真研究、制订全面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以正确政绩观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是行政管理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把绩效管理作为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总抓手”,能够促进公民民主参与,改进政府组织,改变经验式的主观绩效评价,调整过程监控与结果评估、可量化因素与不可量化因素评估、专门管理机构与公民评价、效率与公平等重要行政关系,促进政府运作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语境下的绩效管理考量

1、公共服务型政府导向下绩效管理的发展变化

公共服务型政府语境下的绩效管理应与公共服务型政府所特有的价值维度相契合,由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多元目标和对民主价值、服务意识的强化、衡量政府行为标准的复杂化,绩效管理的价值导向就不能仅仅是行政效率。从这个角度来说,绩效管理价值取向从传统管制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发生鲜明的变化:在政府发展方式的评估上,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唯GDP论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绩效评估价值从政府本位转变为民众本位;在政府职能定位上,从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在评估方法上,从要素评估转变为系统评估。

2、绩效管理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

绩效管理为政府导入顾客至上、责任意识、结果为本等管理理念,有利于改善公共服务水平,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责任;有利于增进政府的回应性,强化公众的知情权;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改善服务提供过程,提高服务质量。

3、以绩效管理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理念创新

日趋复杂的政府管理使得传统行政模式下的政府组织难以适应公众要求,政治经济的交织、效率公平的权衡,传统的官僚层级机构疲于应对这些问题。绩效管理在分权化管理、责任机制、结果导向、顾客服务导向等方面有效地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理念创新。

二、我国当前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绩效考评唯上是从

在相对集权化的政治架构下,一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主要由党政主要领导承担发起和操作责任,而开展的绩效管理也会更为明显地体现领导的意志。推行方式是由上至下,评估角度是上对下。主要领导在推行这一新的管理模式的背后,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政绩”,绩效考评“政府本位”模式必然会导致政府部门及其成员唯上是从,只重视上级领导的意见和看法,忽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

2、创新与形式主义并存

当前一些部门采用的绩效管理和评估活动,多数都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依据和保证,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评估程序和方法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甚至完全流于形式。这种形式主义既可表现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消极抵制,也可表现为轰轰烈烈却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

3、规范化水平较低

一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制度化程度相对较低,评估手段的量化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足。制度化程度偏低不仅表现在法规等层面的欠缺,各地各部门自身在建章立制方面也存在种种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4、绩效评估结果实质性应用价值不高

对评估体系缺乏深入研究,目标界定不清,评估标准比较单一,指标设置过于笼统,评估方法不够科学,评估手段落后。

5、部分领导干部认识有偏差

部分领导干部对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甚至有抵触情绪,致使绩效评估工作停滞不前。

三、创新绩效管理机制,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1、确立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

一是树立根本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二是确立服务理念,强化服务功能。三是确立责任理念和公共责任意识。四是确立效能理念,质量意识和公正意识,降低政府成本,提高政府效能。

2、构建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

(1)制定绩效管理法律法规。将政府绩效评估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使政府绩效评估法律化、制度化,成为各级政府一项常规性工作。

(2)建立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政府绩效管理的对象包括政府、政府职能部门和公务员,据此建立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第一层是对公务员个人业绩的评估。第二层是对政府职能部门的业绩评估。第三层是对政府工作效能评估。

(3)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信息系统。将政府绩效评估与发展电子政务结合,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设电子政府来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

(4)绩效测评主体多元化。要坚持内部测评和外部测评相结合,强调公民导向,形成多层次的地方政府绩效测评体系。

(5)实现绩效管理制度化。大胆探索绩效管理和考评的新模式,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学习,互相借鉴,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6)重视专家对政府绩效管理的智力支持。

3、选准切入点打造效能政府

由于思想认识、体制制度、监督管理、社会历史等诸多原因,一些机关和单位仍然存在不依法行政、执法不公、不履行或不及时履行职责、办事推诿、态度蛮横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机关效能建设中迫切需要根治的核心内容,也严重影响着政府绩效管理的进程。因而选准切入点,切实打造效能政府,将其作为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当务之急。

4、发展电子政府

电子政府是为政府绩效管理提供了可资利用的载体。一方面,电子政府的信息网络使得行政信息的传递更为迅速及时,反馈渠道更为畅通。政府能更好地体察民情、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反馈,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实现民众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电子政府为政府绩效管理朝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多方面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郭庆松.多重博弈下的中国政府绩效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01.

[3] 李玉春.关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状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2008.7.

[4] 高小平.美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与启示——“提高政府绩效”研讨会及访美情况概述.中国行政管理,2008.09.

【作者简介】

张微岩(1977-),硕士,现工作于开封市委党校,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与政府治理创新.

猜你喜欢

体制创新绩效管理
经济下行对沈阳中高级人才需求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我国财政与税收体制创新应用的探讨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