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网民救灾备忘录

2009-11-16陈统奎

南风窗 2009年22期
关键词:乡民灾情救灾

陈统奎

9月中下旬,記者在台湾采访两周,“8·8风灾”已由救灾阶段进入重建阶段。网络救灾,是此番最新颖的一种动员、组织和行动力量,其事例与进程,相信能为大陆应对灾害与灾后重建提供启示与对照。

入晚,犹如一把利剑的台北101大楼亮起紫色之光。斜对面,一片低矮的瓦房里也折射出辉煌灯火,这是一个原称为“四四南村”的地7yo这儿是台湾的第一个眷村,由当年败退台湾的军人及眷属居住。1999年,因为开发,眷村居民逐渐迁离,但在文化界人士的大力奔走下,其中4栋房子得以保留,被建筑师们改造成“公民会馆”,成为艺文展览和公民活动空间。

9月27日,礼拜天。“2009台湾网志青年运动会”在“四四南村”举行,今年是第五届,主题是“Clean UP!”台风莫拉克重创半个台湾岛,网民挺身而出,快速救灾,展现出网民的群众智慧和强大的行动力。因此,主办方“台湾数位文化协会”特别安排“救灾、重建、网民力量”座谈会压轴。

这场座谈会由辅仁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陈顺孝主持,他如此概括网民救灾的集体力量:“用Web2.0工具建构出一个个信息平台,汇整救灾信息、编制灾情地图、募集救援物资、媒合志工人力,甚至进驻中央和县市灾害应变中心协助发布信息。”这群救灾网民自称“阿宅反抗军”,一群爱泡网络的宅男宅女,足不出户、整天在网络社群里灌水、起哄、酸人的“暴民”,却在大台风中“揭竿而起”,决定性地影响了救灾的成效。

其中,表现最卓越的两支队伍是“PTT乡民救灾团”和“莫拉克灾情网络中心”。此外,由在地青年支撑的“小地方新闻网”也令整个台湾社会刮目相看。

PTT乡民救灾团

廖基成,25岁,台湾交通大学资工所在读博士生。拥有15年网龄,小学四年级就开始用调制解调器拨接上网,初中开始学写网页,高中时担任学校BBS站长,大学之后继续泡BBS,使用PTT(台湾大学的BBS,但各校学生都爱上,在线人数15万)已超过5年。“8·8风灾”消息传来,廖基成心中燃起了行动的冲动。

9日凌晨,廖基成在PTT八卦版发帖:“想征求台湾不同县市的乡民共组PTT救灾团,成立物资募集中心。”这个帖子立即让PTT站长拍板,开设Emergency专版作为整合救灾物质集散的资讯平台,并任命廖基成为版主,“PTT乡民救灾团”正式启动。廖基成立马被戴上“PTT乡民救灾团”总召集人的桂冠。

一个网民领袖就这样诞生了。

一时间,PTT网民纷纷“揭竿而起”,“动员1000人以上”。“‘乡民都非常热情,大部分是大学生,我们没有钱,但我们有热情,还有青春的肉体。”当胡智祐在“四四南村”掷地有声地说出这句话,博得一阵热烈的掌声。与廖基成年龄相仿的胡智祐今年大学刚毕业,热情干练的他在廖基成麾下,成为一名“主要干部”。“PTT乡民救灾团”最后拥有40多名干部,约500名团员,平均年龄23岁。廖基成用“完全没想过”来形容。

对大陆读者来说,“乡民”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但在“四四南村”的座谈会上,它频频被提起。“乡民”一词源于电影《九品芝麻官》的台词:“我只是跟乡民进来看热闹的!”台湾人用“乡民”比喻网络讨论区里爱看热闹的网友。这次莫拉克台风对台湾造成重创,却激出了乡民们“起而行”的组织动能。10日,“PTT乡民救灾团”开始搭设组织架构,总召集人之下,设秘书、物资组、义工组、资讯组、新闻组、医疗团,并划分北区、中区和南区,“分区做事情”,俨然一个“小政府”。开会工具是MSN群组。

在座谈会上,胡智祐介绍时最自豪的是:“由医学院的学生组成的医疗团,在路还没有开通的时候就进入了灾区。”

“PTT乡民救灾团”的运作流程是,新闻组和资讯组负责搜集、求证、过滤、整理信息,向物资组发出明确的需求信息,“物质组确定灾区需要任何物资时,便直接与厂商接洽,在老板的好意之下以成本价团购救灾物质”。东西进来,卖苦力的义工组就可以出发了:成果可谓丰硕,团购超过8095新台币物资,矿泉水逾1.5万箱,募集物资总重量超过100吨,高雄市义工在两周内出动19521次,“发挥出政府和主流媒体都自叹不如的行动力”。

自由广场之夜,是“PTT乡民救灾团”物资组运作中最感人的一幕。

在“定时定点一次收完”的策略下,从8月11日下午2点半开始,物资组便在台北中正纪念堂的自由广场募集物资,但晚上6点开始,自动自发的“乡民”突然像潮水一样涌来,这群不分男女、职业、党派的“乡民”捐完物质,还组成长长的义工人龙,系统而有秩序地集结物资,“组织能力超强”。现场不断响起“乡民”们互相激励、感谢的掌声。

有位台湾人在博客这样写道:“这让我对PTT这个台湾最多年轻学子使用,号称树多有枯枝、人多有白痴的集中式BBS有了稍微不同的观点。”此前,这位博主的印象是“PTT聚集了很多乡民,在同一个广告牌里自然水平和理念较为参差不齐,一些热门板更是常常集结一些小白或暴民闹事”。

对此,廖基成回应道:“虽然平常爱八卦、爱看热闹,但一旦有事发生,却是最团结的一群,救灾、人命关天的时刻,一致炮口对外,绝对不会打口水战。”

“PTT乡民救灾团”展现了这样一个现实路径:BBS可以快速整合来自各界的资源,物资、人力、器材、交通都透过这个平台集结在一起统筹分配。8月22日晚上9点,廖基成带领团队总辞,只留资讯组运作到9月15日整理后续信息。快速聚散,开合自如,新媒体的平台价值令人耳目一新。“PTT乡民救灾团”在“8·8救灾”中打了一个漂亮仗,并获得了高雄市长陈菊的接见。但最让廖基成有成就感的是,这一次已留下完整记录,未来若有需要,“任何人出面号召相信都能很快上手”。

这等于说,在网络Web2.0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社会领袖”。

“信息小山猫”

廖基成念彰化高中认识的一位“战友”,时任文华高中BBS站长的XDite,这次亦是一位“风云人物”,事隔近10年,此次风灾两人再度相认,都在利用网络巧妙地为台湾尽一己之力。8月8日,XDite就建构出“莫拉克台风灾情支持网”,而台湾部落格协会理事长潘建志则迅速运用Google MaB发起制作“莫拉克台风灾情地图”。同时,众多网友将接受自灾区亲朋好友的信息,利用PTT、Twitter,Facebook、google map~工具发布出去。

而将这些救灾信息熔于一炉的是“莫拉克灾情网络中心”。

“一群计算机很厉害的宅男,透过网络动员出来,直接进驻各地政府的灾情应变中心,做了一个灾情网络中心,汇整灾情和资源。帮政府官员架构网络,制作灾情google

map(地图),汇整灾情和各地的物资需求,有效调动资源,甚至一度成为军方依赖的信息,还可以指挥军方怎么走替代道路。”台湾同行陈慧敏介绍道。

在“四四南村”向大家讲述“莫拉克灾情网络中心”幕后故事的是台湾数位文化协会副执行长骆呈义。他用一段话概述了“网络中心”的价值:除了是民间救难力量的另一个展现外,最重要的是实际进入政府的防救体系,帮助政府与民众沟通,成为政府与民间之间的桥梁,想办法挖出政府资讯,然后在官民之间传递这些信息。“我们就像被政府征用的信息小山猫”,“网络中心”等于是此次风灾网络上的应变中心。

平时,数位文化协会是一个松散的合作组织,除了核心的几名专职人员、以及南下驻点的派遣团队(执行政府委托的消弭数字落差计划),其他成员散布在各行各业,不定期为了一些活动、研讨会才做任务编组,有严肃正式的“台湾政治2.0研讨会”、也有轻松热闹的“Punch Party”,以及一年一度的台湾网志青年运动会等。松散的数位文化协会却作出了快速反应。

庞杂的信息只有经过求证、整理,才能成为政府救灾决策和民间救援行动的有效信息。也就是说,不仅要有信息的入口(各种管道的讯息来源、汇集信息发布的平台)、更需要有信息的出口(尽速告知正确的单位,进行查证、救援与处理)。领会到“一入一出”的作用,数位文化协会台北办公室立即忙碌起来。

深夜,紧急召集分布在全台各地的协会理监事、顾问团、工作人员,彻夜建构“莫拉克灾情网络中心”入口网站。同时,当晚写出来的程序机器人、搜集Plurk上和风灾有关的关键词,再加上人工搜集、过滤、编辑制作的网页,汇整到这个入口网站上。8月9日,网络中心发布的信息,开始透过Plurk、replurk与retweet等网络工具渐渐扩散出去、发挥影响力。8月10日,周一,台风后的第一个上班日,上班族们将入口网站点爆。

信息出口问题的解决非常具有戏剧性。因为台南县长苏焕智支持数位协会的“胖卡(数字落差行动计划车)”计划,长期受到这群宅男耳濡目染,便让“胖卡团队”直接拿着笔电、3G网卡,进驻台南县灾害应变中心——台南县所有119求救电话的接收处和救灾指挥处,以及物质中心,“我们似乎成为体制外、编制内的一员”。一方面,“胖卡团队”可以第一时间将第一手真实灾情向外界发布,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网络中心收集整理的信息当面汇报给灾害应变中心。网络中心就这样成功扮演起经过筛选、精粹之后的信息出口角色,同时兼有“入出”作业功能。

随后在苏焕智的引荐下,经高雄县杨秋兴县长同意,“网络中心”另一个前线小组进驻高雄县应变中心。还有一个前线小组进驻屏东县灾害应变中心。做出成绩后,8月13日,获准进驻台北“中央灾害应变中心”。“政府终于清楚认知到,让网络上的民众能够实时获得来自中央防灾中心的正确信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这些联络站信息分为“应变中心”与“物资中心”两种,一方面持续传递灾情给救援单位,另一方面,则是统计与更新灾区所需的物资,避免盲目捐赠。同时,需要什么志工去哪里、做什么事,也由“物资中心”发布消息。

骆呈义说:“政府其实有记录所有向消防局求援的报案资料,但政府习惯性地把這个资料当成内部机密,并未向全民公开。”因此,“我们要善用资讯科技传达人民意志,政府要做的,就是资讯透明化。”他介绍说,“网络中心”初期最受网民关注的是“桥梁阻断信息”,中期查询最多的是“物质捐赠”,末期则关心“政府资讯公开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前线小组一直没能进驻台东和嘉义,因为“灾害应变中心毕竟不是说进去就能进去的”。骆呈义说,政府和民间两个架构,有非常大的时间差,“两种组织模式在灾变发生时发生了冲突”,造成资讯的不流通与救灾效率的低落,这便需要一个“网络中心”,需要一个官民信息对接平台。事实证明,在信息爆炸的焦虑状态中,“网络中心”是一个对灾情与物资分配信息的掌握极其有效之网站。

更为重要的是,它开了台湾民间网络组织进驻政府防灾中心的范例。

持续在地方守望

冯小非,“小地方新闻网”编辑人,9·21大地震重建工作者。在“四四南村”“救灾、重建、网民力量”座谈会上,她是唯一一位参与分享的女性。冯小非所服务的“小地方新闻网”在“8·8风灾”中的表现卓越,成为“在地声音”的权威发布管道。

“小地方新闻网”凭什么获得公信力,又是怎样将主流媒体比下去的?

这得从它的成长史讲起。它的东家是在台中办公的“行政院新闻局地方新闻处”,9月18日。本刊记者去往台中市自由路一段150号,地方新闻处的廖玲漳科长向我们做了深入的介绍。一见面,廖玲漳就感慨:“8·8水灾后,我就没有假日了。”10年前,9·21大地震也曾经让廖玲漳没有假日。当时,地方新闻处扮演9·21政令宣导的角色,资助、辅导各个乡镇办起21家社区报,专门办采编研习营和业务座谈会。

其中,每家社区报都有一个专栏“重建信箱”,刊登读者来信,“可以骂政府”,政府也不因为提供补助而干涉,成为民众发声的管道,地方新闻处曾将很多民众意见转达给政府部门,成为官民有效沟通的平台。10年过去,至今仍有10家社区报在运行。在“运用多元媒体灾后重建”的指导思想下,地方新闻处决定将社区报刊载内容上网,“台湾社区新闻网”应运而生,后更名“小地方新闻网”。网站维护费用由地方新闻处买单。

作为“辅导员”,廖玲漳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人才建设,“培养公民记者,每个乡镇培养几个观察员。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新闻的Reporter,这个世界最可爱的地方,是每个人都可以发表不同意见”。这些观察员以个人身份,在地观察,对社区情况了如指掌,并有意愿为家乡服务,“这是绝无仅有的在地价值”。他们在“小地方新闻网”发表观察稿,意图让全台湾民众了解社区事情,再进行针对性帮助,类似“一篇文章救一个农民”的故事不计其数。

“不是政府在制定政策,也不是媒体在制定政策,而是民众。”廖玲漳说,观察员的职责是将地方大小事反映出来,让民众一起来讨论和监督,政府则接受民众的意见,纳入政府政策里面。“观察员的报道有用吗?”记者问。廖玲漳肯定地回答:“有用。”地方新闻处其实就是一个信息的人口和出口,作为“行政院”派出机构,它可以直接将信息反映给“各部会”。

廖玲漳说,观察员们是一群喜欢家乡,非常有激情的写手,他们是“台湾的中流砥柱”。这次8·8风灾后,正是这些在地的观察员,为“小地方新闻网”写来一篇篇在地灾情信息,他们在地倾听灾民哭诉,将他们的难处和苦难传递给全台民众。于是,台湾主流媒体记者们纷纷登录“小地方新闻网”,在这里搜索线索和故事,“观察员在乎的是灾难能否被看到”,这一次,他们成功地做到了,而且让“小地方新闻网”一夜成名,成为出色的“一传手”。

在地民众的声音被真实反映出来——这是冯小非们的心愿,而在“四四南村”座谈会上她还抱怨说:“现场传来的状况还不够多,需要有人在地方守望,才知道如何继续相助。”为了收集和整理8·8风灾后灾民在安置与重建过程中的经验,冯小非和“小地方新闻网”的许多朋友、作者又向前走出一步,与社会各界共同发起建构“莫拉克独立新闻网”,安排专职记者与编采志工“守望”重建区域,然后将信息公开在网站上,形成公民社会的“互助”力量。

“当很多重建工作被大众媒体忽略时,其实才是更应该被报道的时候。”冯小非介绍说,这个网站上的信息,会透过PTT、Twitter、Facebook等工具传送出去,并期望将来能成立专属网站电视台,播放视频信息。目前灾区重建状况处于胶着状态,媒体不易厘清各中缘由,非常需要更多细致的现场记录。

在座谈会现场,记者不断听到与谈者提及PTT、Twitter、Facebook等网络工具在快速传递信息方面的神奇效果,并听到一个新词组“网络串连”。“救灾网站像蜘蛛网,互相复制信息、流通,让救灾方式唾手可得,且网络系统可分散节点,避免流量过高而死机。”另一位与谈者、台湾部落格协会理事长潘建志介绍说,8·8风灾后出现了80多个资讯网站,它们互相复制资讯,分散信息流量。

“网络的网状结构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好的环节会持续成长,不够好的环节会自然被取代,没有中心失调就全部停摆的问题。”相比较现实中的台湾政府灾害防治体系,地方、县市、“中央”三级通报机制,“是树状的系统,过度僵化,莫拉克另外一个重灾区是‘行政院,刘兆玄下台,一点也不冤枉。”

潘建志介绍说,网状结构是美国军方发明的,目的是每个节点都有接受、发布、储存资讯的能力,原本是为了防止核战争等巨大灾变而设计,这一次,台湾网友救灾充分享受到了网状结构的好处,让“阿灾反抗军”号令畅通迅速起而行,让灾区在地青年的“在地声音”经由各种网络工具传递给社会公众。

Web2.0时代的网络,正在让台湾社会去中心化,走向一个“势力平衡社会”。

猜你喜欢

乡民灾情救灾
航母救灾
2022年6月全球灾情
2021年12月全球灾情
长庆油田:灾情就是命令
防汛救灾 应急先锋冲在前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路遇乡亲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灾情再显城市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