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海沉迷录

2009-11-13张伟伟龙天寅

市场瞭望·投资者 2009年10期
关键词:福耀股民股票

张伟伟 龙天寅

股票,在中国可以说是最风云跌宕的投资品。它的门槛很低,几乎涉及了每个家庭;它的话题最多,只要是交易开,每天都有新闻。有人对它敬而远之,有人却不惜在“赌场”中一试身手,在它曲线的走势中,寄托了投资者最大的悲喜、爱恨……

一个老股民的自述

凌晨三点,星光点点,凉风习习,杭州西子湖畔钱王祠的一个大院里,排着一支小小的队伍,人们自发地发放着号子。天亮了,门开了,守夜多时的人们鱼贯而入,先是在一个传达室模样的小窗口花五毛钱买一张申报表,然后进入大厅,分散到各个窗口,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抢着填单、递单。窗口里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审单,往上海拨打长途电话,报单,再回单;窗外的,翘首以盼地等待回音,成交的喜形于色,落空的痛心疾首。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最老一代股民,最初介入中国股市的原始形式。那种争抢着一张张进入天堂门票的情景,我至今尤历历在目。

当时的上海股市只有八家上市公司,号称“老八股”。由于沾了其中一家“浙江凤凰”的光,杭州的股民有幸挤入了最早吃螃蟹的冒险家乐园。但是因名额的限制,整个杭州每天只有40人有缘入围,故而,排队的慢慢地提早到每天晚饭后,就开始熬夜守望。好在美丽的西子湖,正是遨游美梦的好场所。后来深圳也开了股市,只是当时买卖者比较少,交易者就在杭州大会堂外面的广场上,一个报亭大小的窗口通过电话报单。

那时候能够买到股票的,就像是种下了一棵摇钱树,股市只涨不跌,每晚计算的是一天过去了,腰包里又鼓了多少钱。1910年12月19日,以100元发行的上海申华(现为申华控股),上市开盘价就是327.90元,然后一路飙升,1992年5月最高达到702.50元,由于在1992年12月1日每股拆细成10股,此时的股价相当于每股7025.00元。

最初为了控制节奏,有关部门采取每天涨幅3%的限制,但是这更助长了每天开盘就直接涨停的势头,市场形成死水一潭的局面。后来放开限制,又实行可以当天买卖的制度,成交才开始活跃起来。记得有一次我以16元多买进申华实业,一小时后就飙升到64元,赶紧抛出,转眼间就净赚几百元。这对于当时月工资收入才几十元的打工者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喜事。

随着上市股票的增多,风险也逐渐显露。原来上市后总是一路上扬的行情不再绝对化了,1993年7月24日,青岛啤酒上市,我以开盘价15.00元买进后。最高仅仅走到15.30元就一路下行,收盘12.90元,第二天起就像坐滑梯,天天往下溜,当我在跌破10元大关时忍痛割肉,亏损三分之一。而到1994年7月最低达到3.05元,跌破6.38元的发行价,一年之中所有的投资者悉数被套。股市不再是冒险家的天堂。

1996年10月起,为了控制当时疯狂的市场,管理层连发“十二道金牌”,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交易所也恢复了涨跌停板制度。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股市第一次大跌发生,当天大盘就直接打向跌停板,并且连续三天牢牢地封住跌停,上证指数从1258.69点急跌至855.85点。那数百只股票连续跌停的惨状,让所有的股民都呆若木鸡!我当时对此深表不满,写了一篇杂文,描述有架飞机进入高空,地面导航中心一再警示风险,然而飞机置之不闻,越飞越高,为了保障安全,地面上就发射一颗导弹,把它打了下来,飞机倒是不再有危险了,可是上面的人员呢?这也许是一场难以评说的行政干预。

其实,类似的行政干预层出不穷,2007年5月29日午夜,财政部突然宣布将印花税由现行1%调整为3%。第二天900多只股票跌停,此后包括券商股在内的数百家股票连续五日跌停。这就是被称为“半夜鸡叫”的“5·30”事件。6月3日,第5期“榕城媒体财经记者沙龙”,围绕“疯狂股市:向左还是向右”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我当时力排众议,借用俄罗斯的一首诗名来阐述对股市后期走势的判断《向左向左还是向左》。并且大胆地预言,再打跌停的话,可以果断介入券商股,短期内至少可以赚上40%。事实也是如此,相隔一天。股市就崛地而起,在券商股连拉5个涨停的气势下展开了报复性的反转行情。可是那些被吓得割在地板上的散户此时却欲哭无泪了。

我总觉得,这种形式的风险教育课最好少上,尽量让E市场本身说话。

当然,市场的不理性也是时时发生。著名的“5.19”行情就是典型,当时触网即狂,凡是有宣布投资网络行业的公司,立即被拔地而起,连拉三四个涨停的现象比比皆是。记得在5月19日那天我以12元买进的厦门信达,从11.70元一直走到6月30日的22.28元,短短一个半月就几乎翻番,只是当时我没那个心理准备,半路就脱手了。当然,没有价值基础的网络股在一阵疯狂后,很快就烟消云散。

至于新股炒作,中工国际可以说是始作俑者之一,2006年6月19日,它以17.11元开盘后稍稍回调到15.50元,我见半小时的换手率已经高达60%以上,就大胆地以17元买进2万股,起先瞧着它一毛一毛地上涨,心理乐陶陶地,谁知渐渐地是1元1元地急拉,然后是5元5元地跳跃,20元、25元、30元……最高冲到50元,距7.40元的发行价7倍之高,最后以31.97元收盘。然而才陶醉了一天的美梦,很快就被随之而来的六个跌停打碎,最低打到16.98元。好在我的进价不高,很快就在19元获利出局,而在20元以上追高的直到1年之后才解套。管理层也为此而出台了有关新股上市当天停牌的新规则。

新中国股市历经近19年的发展。随着管理的规范,投资者逐渐的成熟,已经脱胎换骨,彰显出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晴雨表。预计到下一个三十年末,一定会跻身于前列。而我现在作为一家机构的主管,正为规范管理作出努力,并为股市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力争成为一棵股市常青树,以第一代老股民的身份见证中国股市的历史与未来。

看多股市十八年

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宣告成立,并发行中国第一股。如果从彼时算起,股票作为投资品在国内风行已经二十五载。

截止2009年7月15日收盘,A股市值达到3.21万亿美元,继2008年1月份后再次超过了日本股市,跃居成为全球第二大股市。

“买股票”、“炒股”、“当股民”也从彼时的时髦事变成如今的大众投资行为。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截至2007年1月22日收市,中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A、B股及基金开户总数就已达到8,005.90千万户,股民数量已经占全国总人口的5.9%。

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股民,福州市民施国忠在股海中沉浮十八年,始终对投资股票情有独钟。“我对中国股市一直有信心,尤其是现在,作为上班族如果不炒股简直不算现代人了。”

对于股民而言,第一次买股票的经历都是很难忘却的。

“第一次买股票是在1992年,当时我动员了身边的七八个人一起买福耀的原始股。”谈到首战,施国忠不无得意。

当时每股面值1元福耀原始股,已经溢价了50%。不过他还是拿出自己身家财产的三分之二,总共7500元购买了5000股。

与上海、深圳等地发行原始股动辄几千上万人排队购买疯抢相比,1992年的福州发行原始股的场面则显得波澜不惊,很多福建人当时还并不了解股票是怎么一回事。仅仅排了一小段时间的队,他就买到了心仪已久的股票。

施国忠是“蓄谋已久”的。“我当时敢拿三分之二的身家去买股票,是因为我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股票了。当时也没什么书看,抓到什么书读什么书,小说为主,但偶尔也能找到一些金融方面的书籍。这些书里面提到的炒股致富场景深深地吸引了我,我那时候就打定主意以后要炒股。”

一年之后,福耀集团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当初每股1.5元的股价被迅速拉高,最高达到了44元,施国忠也在40元的点位将手上的数千股悉数出售,获利近20万。在那个万元户便意味着富翁的年代,他凭借股市的一进一出,获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但也从1993年开始,很多福建人都意识到炒股巨大的财富效应,纷纷加入股民队伍。他回忆到,当福建省第二只股票福联原始股发售的时候,如果没有托后门的话,一般人则根本买不到。1992年厦门汽车(现改名金龙汽车)原始股在厦门发售的时候,各地炒股大军更是汇聚一堂,在厦门植物园里连夜排起长龙,一时间,福州话、闽南话、上海话等各地方言凑成一锅大杂烩。一买到股票,就马上有人过来高价收购。当时厦门汽车1股是4元,当场很多外地人提着几麻袋的人民币,开价每股7~8元大量收购。

“买就赚”的黄金时代很快就过去了。

1992年8月发生在深圳的“810风波”,加大了市场回调力度。上证指数暴跌400余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中国股市进入第一次熊市,中国股市也开始了牛市和熊市的轮番交替。

由于当年股市很多制度尚未完善,大小股东利益并不一致,一时间,黑庄盛行、投机成风,上证指数和股价更是如过山车般高起高落。

作为第一批股民,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他和身边的股民开始了“瞎炒”。牛市和熊市反反复复中,施国忠在国债期货、法人股上的投资皆铩羽而归。

同时,股民队伍也在不断变化。他介绍,很多早期的大户都逐渐消失了,参与买卖福耀玻璃的朋友,有的人看到股市的风险,赚了一点就退出了,有的人则一直投一直输,坚持下来的人不多。

让这位老股民感到伤心和愤怒的是,中国股市一度被人们视为赌场。在他看来,中国股市是股民用血汗钱支持起来的,股民的角色是投资者而不是赌棍,把股市比喻成赌场,对投资者是一种不尊重。

不过施国忠却没想过退出江湖。他认为,在国内经济高速成长的背景下,中国股市必然将走向成熟。他坚信,“制度不好,好人变坏人;制度好了,坏人也会变好人。”一项项改革措施的出台,让股市也越发开放和透明。特别是2005年4月29日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中国股市打响了“辽沈战役”。

“股改后,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一致了,以前大股东是想从上市公司里面抽钱,现在这种恶意欺诈圈钱的公司越来越少了,这让股民找回了投资者的感觉。”他说道。

现在他不仅仅自己炒股,还和自己刚毕业的儿子约法三章,儿子每个月将工资的一部分委托给他炒股。“赚了算他的,赔了算我的,关键是要培养他的证券意识。”他说道,今时不同往日,上班族们如果不做点投资,不炒股,以后肯定买不起房子,甚至很难称得上是现代人。

回头来看,施国忠却一直感慨当年福耀卖太早了。

对此,他有本明细账。1993年,福耀玻璃上市之初,每股业绩2毛钱,股价最高却达到了44元,市盈率高达200倍。他坦言,根据那时候的情况判断出售福耀股票无疑是合理的,但福耀作为优质企业,成长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截止2009年9月18日收盘,福耀玻璃复权价达600.62元。经他估算,如果当年一直将股票捂在手里,当年价值20万的股票如今市值也差不多有300万。同样让他感慨的还有凌钢股份,从现在来看,长期持有的收益更大,而当时卖出的高价现在看来都是在底部。

总结自己多年来在股市上的沉浮,他发现选股的第一要素是企业的成长性和业绩。企业有好的业绩支撑,就不用担心股价波动。“股民中盛传一种观点,不要为了企业未来的预期去买股票,对股票的高成长因素视而不见,我不认同这种观点,我觉得关键是要找到高成长性的股票。”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此,他有两大选股秘诀。首先是投资前做好功课,收集大量的信息。这与他的职业有着密切联系,作为一名资深图书出版编辑,施国忠最擅长的就是收集信息。同样,第二个秘诀也与他的职业经历有关。“我还从事过律师,所以在信息判断上,有着强烈的证据链条意识,如果收集到的上市公司情况有相互矛盾和打架之处,我就会放弃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

正是依靠这两大秘诀,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投资理念和手段。经过多年股市的锤炼,他养成的投资习惯是,要么不买,要买就盯住一支自己看中的高成长性股票,全仓介入,长期持有,不怕追高。他分析,真正的好股票庄家是不会给散户太多机会共享底部的。买股票有时候要学习香港人买马,买胜率高的马不要怕价格贵,往往这样的股票才容易赚钱跑赢大盘。

多年投资经历让他相信,国内股市有的企业股票是可以拿几年的,比如苏宁电器和贵州茅台都曾上涨了40多倍,股民要做的就是做好功课,找到这样的股票持有,从而获取财富。看好中国股市十八年的老股民信心正来源于此。

猜你喜欢

福耀股民股票
曹德旺:曹晖“从头到尾都同意接班”
福耀玻璃可提高分红比例
福耀定力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力量
本周连续上涨3天以上的股票
近期连续涨、跌3天以上的股票
力量
悲催的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