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是国际板的最终受益者?

2009-11-13皮海洲

市场瞭望·投资者 2009年10期
关键词:圈钱市盈率券商

皮海洲

最近,上海国际板叩门声声急。据有关人士透露,国际板上市规则讨论稿有可能在十一后公布。另据有关媒体报道称,国际板未开先热,券商已打响承销战,某券商已率先夺得两单。

为什么热衷于推出国际板?这是一件值得人们深思的事情。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目前A股市场并不成熟,不仅投机盛行,制度建设更是千疮百孔。中国股市的定位是为企业融资服务,这是中国股市最主要的功能甚至是唯一的功能。为了让上市公司最大化圈钱,新股发行一直都是奉行高价发行的原则。如今年IPO重启后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平均达到了38倍,像中国建筑、光大证券这些大盘股发行的市盈率更是达到了51.29倍和58.56倍。这样的高市盈率发行,使得股票从一级市场开始就已经失去了投资价值,带给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唯有风险而已。可以断言,在这种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强推国际板只是霸王硬上弓,它只能使国际板沦为外企的圈钱板,是不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甚至将造成国民资产的大量流失。

那为什么还要加快国际板推出的进程?这显然是地方利益驱使的结果。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上海市政府与上交所方面之所以热衷于推出国际板,实际上是眼红于深圳创业板的推出。但问题是,国际板与创业板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的,创业板的推出不能成为国际扳推出的借口。毕竟创业板与国际板的服务对象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为企业融资服务,但创业板服务的是国内的中小企业,开通创业板,可以为国内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从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但国际板呢?是为外企融资服务的。这显然不是中国股市的义务。特别是在国内企业上市融资都很困难的情况下,难道我们有必要安排外企上市来与国内企业争夺资金吗?更重要的是,中国股市的新股发行都还是高价发行,是发行人的一种圈钱行为,难道我们还要让外企来中国股市圈钱吗?难道我们还要接纳我们的竞争对手淡水河谷等来国际板上市,让它们进一步做大做强,并进一步危及国内企业的利益?

其实,开设国际板,外企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国外成熟的股市里,新股发行的市盈率通常只有10倍左右甚至只有几倍,但到中国股市来发股,新股发行市盈率可以达到30倍、40倍甚至更高,这当然符合外企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因此,对于外企来说,国际板是一种诱惑。面对这种诱惑,外企当然愿意来中国高价发股。中国股市的钱,不圈白不圈,白圈谁不圈。所以,我们看到。在国际板开设的消息推出后,国外企业纷纷响应,不仅汇丰、东亚银行、长江实业这样一些“老面孔”表示要来上市,而且就连淡水河谷这样的对手也来寻求国际板上市的机会。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国外企业的积极响应,这又使得国内某些人开设国际板的劲头更足。

在国际板的开设问题上,券商同样也是重要的受益者。因为一旦国际板开设,来华上市的外企基本上都是巨额融资,券商作为外企来华上市的保荐人与承销商,因此可以轻而易举地从中获得巨额的保荐费与承销费收入。对于国内某些唯利是图的券商来说,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根据有关媒体报道,虽然国际板推出的事宜还未敲定,但券商的承销战业已打响,其中某券商甚至已经获得了两家外企的委托意向。至于国际板的推出是否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这就不是这些券商们关心的事情了。回顾2003年的“富通昭和事件”,为了承销费,某些券商就连“昭和”都敢推荐上市,因此,为了更多的保荐费与承销费,力推国际板当然是某些券商义不容辞的责任。

只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国际板推出的问题上,谁来真正地关心一下投资者的利益呢?为了国企,股市牺牲了投资者的利益;为了民企,股市牺牲了投资者的利益。如今,难道还要为了外企,也来牺牲投资者的利益吗?

猜你喜欢

圈钱市盈率券商
宝莱特:业绩一朝爆发之际大肆“圈钱”
新三板企业市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的低市盈率公司
借混改之名行“圈钱”之实 五粮液定增有损中小投资者利益
金融与垃圾的纠葛:光大国际“圈钱”术
我国创业板市场价值高估问题研究
上海绿新开启“圈钱”模式 定增高溢价收购劣质资产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新净值排名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新净值排名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新净值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