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话官利钱

2009-10-29

廉政瞭望 2009年9期
关键词:买官秦可卿祖宗

玉 羊

中国封建社会的读书人,说起来真挺可怜,特别是那些出身寒族者,既无祖宗荫庇,又无钱捐个官当,还耻于经商,唯一出路是凭十年寒窗苦读,侥幸中个举人进士什么的,弄个一官半职。但是即便做了官,官服还要自己买,官轿也得自己做,什么师爷、轿夫、跟班等都要自己出钱雇,不像现在只要一到什么职位,就能配上秘书、司机、轿车等等。至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是为官三年之后的话了。

当官可以弄钱,那些既有钱又有政治野心的,就要用钱想方设法弄个官儿当当。有的封建王朝财政吃紧,政治腐败,就卖官鬻爵,以晚清为最盛。从科举途径当上官的叫“科班”,用钱买官的叫“捐班”,财大气粗的可捐到道台。

那时有的人虽捐了官,只是为能在官场上走动来吓唬百姓,或者像《红楼梦》中贾蓉发送秦可卿那样,捐个官图风光,过把官瘾罢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则不同,他们捐官是为捞钱,不仅要收回成本还要大大地赚回利钱。

用钱买官的风气一直影响到后来,比如溥仪为重登帝位,不惜拿出祖宗留下的财宝让人四下活动;曹锟为当总统,出钱贿赂议员。但是由于这样做容易暴露,而且投资过大,弄得不好还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除了利令智昏者外,老谋深算的人一般不做这种傻事,于是就有了出钱帮助人做官的事。

当时有些有钱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捐或捐不成官,又想掌握一定权力,于是二者一拍即合:想谋好缺的跟人借钱钻营,有钱的单独或合伙出资帮助官员钻营,一旦成功,想得到肥缺的如愿以偿,投资者也能得到很大的回报,本利兼收,借贷双方双赢,皆大欢喜,这样借出去的钱在官场上就叫做官利钱。

由于官利钱能带来不可估量的政治和经济收益,做这类买卖的就不惜血本投资。当年日本借钱给袁世凯使之签订卖国条约,美国出钱帮蒋介石打内战。另一方面,官利钱也是利官钱,当官或想当大官的也就不惜贪赃,有人当官前接受别人大笔资金,当上官后就为这个人谋利,双方都达到了目的。

猜你喜欢

买官秦可卿祖宗
由曹雪芹创作构思论秦可卿“病死”的合理性
李瓶儿、秦可卿“棺木”新解
嫁入豪门的秦可卿有多惨?
被一只鸟喊祖宗
鲭鱼精与秦可卿:明清小说中的“情妖”和“幻情身”
论司马相如“买官”“窃妻”辨析
南海,我的祖宗海
买官诈骗案只追究诈骗不追究买官?
买官被骗的官员咋成了“受害者”
奶奶的宝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