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曹雪芹创作构思论秦可卿“病死”的合理性

2021-06-10蒋彦兰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50期
关键词:秦可卿判词曹雪芹

蒋彦兰

曹雪芹对秦可卿之死的叙事删去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一回目,由原本的“淫丧”转变为“病死”,然而文本中留下了一些原创的痕迹,使其成为研究秦可卿之死的热门切入点。研究者多认为实乃明写病死暗写淫丧,肯定了淫丧的合理性。而本文主要从曹雪芹的创作构思论秦可卿“病死”的合理性。

一、曹雪芹对秦可卿之死叙事的转变——由“淫丧”到“病死”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但只短短的存活在九个回目中,作者让其早早退场,成为一个过场人物。如胡适所说,作者对她的态度是厌恶遣责的。正如第五回中关于可卿的判词,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判词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想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又如第五回《红楼梦》曲《好事终》中云: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以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作者在她的画册判词中把宁府的堕落衰败归咎于她:“造衅开端实在宁”、“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在《红楼梦》早期草稿中作者用“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样的回目写她。对此, 评点者畸笏叟等人不甚赞成, “因命芹溪(雪芹) 删去”这太刺眼的回目, 于是, 成了今天我们读到的“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的回目。即改“淫丧”为病死。但作者删改时很明显地留下了一些原创的痕迹。如秦可卿死后, 两府“合家皆知, 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脂砚斋因而批曰“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 是不写之写”。当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时, 脂批评点“可笑! 如丧考妣。此作者刺心笔也。”当贾珍另设一祭坛于天香楼上, 批者曰:“删——却是未删之笔”。依据作者的原意, 秦可卿这位“主淫”钗, 应丧于天香楼, 且是自缢而死, 因为关于她的画册这样描写:“一座高楼, 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其中“高楼”自然指“天香楼”,“悬梁自尽”明言不是病死。 [1]

对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自缢而死的考证,最早在俞平伯,胡适,顾颉刚的通信中得以考证。对此俞平伯在《秦可卿之死》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自缢说”。他认为秦可卿虽然有病,“但不必死于病”,她的死是因为与贾珍私通,被贴身奴婢撞见,因此羞愤自缢而死。洛地在《关于秦可卿之死》(《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3 辑) 中也认为秦可卿是自缢而死,他指出致使秦可卿淫丧的案犯是贾敬,是贾敬与秦氏通奸,被丫鬟撞见,于是秦可卿自缢而死。 [2]

从这些研究者对秦可卿之死因淫而自缢的说法可见曹雪芹原本创作动机——让秦可卿自缢而死的存在。然而在现存的《红楼梦》文本中我们看到的是曹雪芹对秦可卿病死的叙述。

曹芹浓墨重笔描写张太医给秦氏看病的情节,张太医看脉息,讲病势,说症候,究病因,就是先告诉读者秦可卿真的病了,五脏六腑都是病,以后又有两处实写王熙凤探病,从中可见可卿之病得来并非没有缘由,一步步而来,有理有据。

由此可见曹雪芹对秦可卿之死叙事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至少在文字表面的创作中曹雪芹发生了这种转变——由“淫丧”到“病死”。

二、由曹雪芹创作构思看秦可卿“病死”的合理性

(一)曹雪芹塑造秦可卿悲剧形象深刻性的需要

朱斌如在《从秦可卿之死看秦可卿其人》中认为,作者原来给秦氏安排自缢的结局不是不可以,那样也反映她要强好面子的个性,不过那样的结局毕竟带有偶然性,当然偶然之中也有必然,这完全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堕落造成的。“但假若不被丫鬟撞见,秦氏就能忍辱偷生吗? 这显然不符合她的性格。”“作者改为让秦氏在表面的温情脉脉之中,身心遭受摧残,承受巨大痛苦的压力,最后导致生病而亡,这样符合秦氏思想性格发展的逻辑,使这个形象更为完整。”因此,“这样改动要比原稿高明得多。这正反映了伟大的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的洞察力”。【3】

秦可卿在书中的形象的基本特征是“温柔平和,善解人意。妩媚俏丽”的。曹雪芹给予她“兼美”——兼有钗黛之美的评价,且贾母,王熙凤,贾珍,尤夫人等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出于悲剧形象的深刻性和震撼性的考虑,作者最终让秦可卿因心性高强在流言蜚语中病倒,让表面温情脉脉的秦可卿,身心遭受摧残,承受巨大痛苦的压力,最后导致生病而亡,加深秦可卿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二)曹雪芹推动叙事演进的需要

《红楼梦》是曹雪芹以如椽之笔,用毕生心血为行将没落的封建制度唱出的一支“挽歌”。死亡气息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成了小说的意脉。【4】“秦可卿之死”这一事件是推动叙事演进的内趋力。因而秦可卿的死就成了全书的关钮,作者借她的死写出了贾家的势态以及行将死亡的腐朽本质。显然,这里的死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原动力。在荣耀繁华的背后,却是“死亡”的悲音。秦可卿托梦凤姐正是对“百足之虫”将死的预言。【5】

从以上论述中可见曹雪芹用“秦可卿”之死来营造第一个死亡的高峰,让完美的秦可卿病死。选择病死对于贾府缓慢的衰亡有更好的隐喻作用,秦可卿自病到死四年时间,病态的过程之如贾府的衰亡,无可医治。从而说明贾府衰亡的必然性。

从曹雪芹的创作构思可见秦可卿是一个隐喻式的人物,是悲剧形象,出于种种构思的考虑曹雪芹选择了以病死作为秦可卿的结局,至少在显文本中是真实可观的。把秦可卿从淫妇形象转变为完美女性,把秦可卿之死由淫丧转变为病死,这都是作者本身对女性水般干净清纯创作主题的反映。因此,总的来说,秦可卿病死之说是很有存在的合理性的。

参考文献:

[1][4]张乃良《秦可卿之死及其结构阐释》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第24 卷第4 期3004.7

[2][3]崔 莹《20 世纪秦可卿研究综述》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6 期第24 卷

[5]郑铁生《刘心武<红学>之疑》 新华出版社 ,2006年1月第1版

猜你喜欢

秦可卿判词曹雪芹
《红楼梦》中特殊而神秘的女性
秦可卿形象的矛盾之处
曹雪芹邀棋
巧妙判词
秦可卿形象分析
十二钗判词的结构方略
由《洞穴奇案》引发的思考
曹雪芹送彩礼
曹雪芹捉鬼
音乐剧《曹雪芹》开排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