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以科学发展观改革我国传媒的体制

2009-10-28赵中颉

科技传播 2009年17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赵中颉

摘要 传媒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我国传媒事业改革的统领和核心,占据着重要位置,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深入传媒肌理,发现其中的症结和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举措就成为业界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全面分析了现行传媒体制机制框架、历史沿革、存在的问题等,并通过丰富的例证来诠释对新闻事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未来传媒改革的方向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传媒体制;传媒改革

中图分类号 B0-0,G2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09)04-0017-03

1 体制改革:媒体适应时代的必然

中国媒体产业分别由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文化、工商行政管理等不同部门进行监管。①各部门都制定了本行业管理法律和法规,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带有明显的部门特点。这样交叉并存的传媒形态带来职能分工的重叠,多头管理衰减了管理效能;部门利益无法协同化,致使相互之间构筑行业壁垒;博弈的结果造成非理性的资源扩张和管理成本的无限扩大;内在封闭稳定的管理体系阻碍了开放式的自我发展与变革, 随着网络、手机、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 传媒管理体制的深层调整呼之欲出。②

1.1 我国传媒管理体制的总体情况

我国目前传播领域的管理体制,仍按传统的传媒形态划分职责;然而科技的发展使得传媒形态变得更为多样化,传统概念中根据物理属性所划分的传媒形态边界日趋模糊。基于传统传媒形态分工的传媒管理体制自然也受到了冲击。③最近几年,中央开始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对传媒现行管理体制作了某些调整和改革,一些地方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但始终没能打破条块分割,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

1.2 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成为报业发展的体制性桎梏

政府在传统报业管理体制中的角色定位是全能型政府,集报纸的所有权、主办权和管理权于一身,既是游戏的参与者又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长期以来,我国报业管理者的基本管理方式都是立足于管理和审查,禁止性和义务性的规定较多,我国目前报刊管理主要依据的是《报业管理暂行条例》,这个法规对办报活动规定得过严、过死。这种管理事业单位的方式来管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的报业集团已经严重脱离了现实情况。

1.3 严格的管理体制阻碍了视听文化的繁荣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广电集团内部的某些机构开始走市场化道路,具有企业性质,部分经营和产品都开始了市场化,同时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经营创收、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内部企业化的管理毕竟是封闭式的改革,是在不改变事业单位性质的情况下对内部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作出的局部调整,所以它很快触及广电体制边界。④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体制性障碍的瓶颈突破。⑤

1.4 现行的互联网管理模式滞后于网络舆论的发展

截至2007 年底, 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2.1 亿。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产生的问题也日渐增多,网络暴民、人肉搜索引擎、色情虚假信息、网络黑客等一些新生事物逐步进入公众的视线,网络监管部门尽管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监管技术也不断升级,但在这个信息“内爆”(麦克卢汉语)的时代,信息的不对等和行业的神秘和不可知似乎全部被打破,后现代的拼贴和解构让整个网络信息的监管进入了一个死角。这些与互联网的管理体制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世界上对互联网的管理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多方协调型管理模式。我国是采用的前者来管理互联网的,互联网络的产生是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互通完成的,因此,在技术上互联网的发展依托于电信行业。互联网信息内容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又与传统大众传媒内容的运作相似,因此在内容上隶属于大众传媒管理的范畴。无论电信业还是大众传媒业,两者都是政府实行严格控制的行业,⑥因此采用了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目前看来还是非常有优势的。但网站的投资主体是非常复杂的,不仅仅有政府主办的网站,还有外资、合资和民营资本等构成的网站,网站创办的准入门槛也很低,同时随着博客、空间等私人传媒的出现,信息的分众化和小众化让各个网络空间不可能都以党委喉舌而一概而论。为此政府在网络管理中摸索出了分类管理的方式,比如在网站的审批上将经营性网站和非经营性网站进行分类审核,经营性网站实行的是许可证制度,非经营性网站实行的则是备案制度。因此,对网络信息的管制与传统的大众媒体相比,还是比较松的,网络的信息自由也呈现出空前的局面。反应机制的滞后给网络信息的净化带来的严重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应该跟进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时应对网络上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同时探索建立社会监督、个体自律,分类、分级和多方管理的模式来迎接新的挑战。

2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改革传媒的体制

传媒体制是改革是一个宏观层面的整体改革,它涉及到各个部门的利益的调整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同时也是伴随着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改革而行进的。传媒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必须转变政府对媒体的管理职能和方式,除了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进行统一管理外,在微观方面应该让媒体机构自身决策,确保媒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良性发展。

2.1 体制改革的整体构想

2.1.1 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并举

各类传媒产业单位性质、地位、作用各不相同,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也不一样,如果按照现行的管理模式,按照一个标准、一个模式进行统一管理是不利于文化大繁荣和文化大发展的。所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必须改革传统的传媒管理模式,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

2.1.2 信息公开与网络争鸣齐奏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2008 年5 月1日已经正式实施了。在目前没有孕育《新闻法》土壤的大背景下,这部条例可谓雪中送炭,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有了切实的法制保障。因此,在体制改革中,新闻管理部门应该首先转变管理职能,而行政机关、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共企事业单位也应该建立制度性的信息发布制度,改变过去旧闻、不闻的宣传思想,摆脱政党式的单向度说教和灌输,让公共新闻真正浮出水面,满足受众对媒体的接近使用权。

2.2 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2.2.1 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

改革的原则是要从根本上是要确保党和政府对报业的领导,这是不能变的。但这种领导不是过去的事无巨细,大包大揽,而是要有自己明确的边界,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缺位、越位和僭位。因此中国报业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对现行行业系统、宣传系统、地方传媒管理机构之间的部分职能,分阶段、分步骤地重新进行调整和归并,明晰各自的责、权、利,出资部门管人管资产,税务部门负责税收,工商部门负责工商登记,新

闻出版部门负责业务,各部门各施其职,避免重复和争执,从而建立统一管理的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的大文化管理,主要在宏观管理、平衡管理和法治管理上下工夫。

2.2.2 报业投融资体制改革

在业外资本大量投资报业的同时,报业也逐渐明确了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传媒品牌优势、资讯信息优势和快速发展所积聚的庞大的资金优势,通过资本运营做大做强自己的新思路124。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报业是事业属性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是通过部门所有行政区划方式配置资源。报业所凭借的是传统的卖内容、卖广告、卖活动的经营模式,它使报业的信息资源、客户资源、受众资源和品牌资源难以充分利用,而且这种传统的赢利模式所具有的饱和点也意味着它存在着极大的经营风险。进行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的资本运营,由单点支撑向多点支撑过渡,是报业重新建构产业价值链,突破瓶颈、降低风险的战略选择。⑦

2.2.3 报业集团化改革

据有关资料统计,至2006 年7 月,我国41 家报业集团平均资产规模超过10 亿元( 不含无形资产);平均拥有各类媒体11 份。这些报业集团的产品结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绝大多数以纸质媒体为主;第二,媒体数量上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强势媒体偏少;第三,综合类报纸同质化竞争激烈,但分众化报纸不足;第四,新闻网站的建设发展滞后,且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⑧针对这些情况,报业集团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第一,培养报业集团的龙头报,引领整个集团的发展。第二,结构定位上应合理组合,突出业务重点。第三,报业集团内部要避免小团体主义,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2.3 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

2.3.1 广电制播分离制度改革

1)制播分离的节目应有更加明确的政策规范对于哪些节目可以制播分离,尽管国家已有相关的政策规范,但这些政策并不明确和详细,政策并没解决社会制片人和制作公司的制作资格问题。国家不仅应该从总体政策上鼓励社会资本或机构投资、参与广播影视制作,还应该具体规定民营资本哪些内容可以做,哪些内容不能做,能做到什么程度,应该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可以借鉴美国20 世纪70 年代操作性很强的法规来推动制播分离的发展,一个是《黄金时间机会条例》,另一个是《财政利益和辛迪加规则》。前者规定每晚7—11 时的黄金时间,电视网及其附属台不能全部播出自己制作的娱乐节目。后者规定电视网不能在国内做节目发行,在播放其他制作公司节目时,利润比例不能过大。⑨

2)完善制播的中间环节,形成完整的节目产业链条我国主要采用节目制作公司直接与电视台打交道的方式来交易节目,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缺少中间环节,这样让整个中介商不能很好地发展起来。一方面,节目公司不但要选题、策划和制作节目,还要进行节目销售发行和电视台谈判、拉广告,不能将财力、人力、物力集中在节目制作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电视台的购买成本。节目市场不发达,流通体制不畅,电视台要购买节目,必须到不同的制片公司去,进行多次谈判,效率难以提高。在制播的产业链条上,政府应当建立一套比较成熟的节目交易程序和完整的节目交易市场链。⑩

2.3.2 广电集团化探索

我国广电业的集团化改革进入了调整期。广电总局虽然不再批准组建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但是仍然允许组建事业性质的广播电视总台,同时要求已成立的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内部一定要尽快剥离经营性资产,组建产业公司或者集团公司,进入市场开展产业经营。我国的广电集团在今后的改革中,可以分两步走,首先是在集团或者总台内剥离经营性资产,组建产业经营公司,第二步是在产业公司的基础上,和别的集团或者或者总台内的产业公司通过资产链条,组成产业集团,也就是说,此前进行的集团化是在经营性资产没有剥离的情况下由各级政府推动形成的,以后的集团化应该在各个总台内完成经营性资产剥离和成立专门的产业经营公司后再进行的。

2.3.3 广电集团投融资体制改革

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可以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颁布,明确了非公有资本可以进入的广播影视产业领域。目前,我国广播影视的主要领域均在不同领域开始向社会资本开放,投融资主体日益多样化。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将传播与文化产业定为上市公司13 个基本产业门类之一,这一系列的信号显示:利用资本市场提升广播影视业的竞争,逐步成为传媒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例如湖南的广电集团,一方面,拥有许多垄断、优良资产,如有线电视股权,在资本市场有良好的预期,非常受大众和机构投资者的追捧;另一方面,“广电板快”的上市公司通过直接或“借壳上市”等方式迅速、有效实现低成本扩张,明显改善资本结构,但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很多广电集团在投资和融资的过程中还是陷入了困境,也包括湖南广电集团在地产融资中遭遇的尴尬。政府在加快投融资本改革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向民营资本开放、向外资开放的力度。第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的比例。

2.4 互联网管理体制的改革

目前我国对互联网的管理,基本上是一种多头管理的形式。这些管理机构大都是在原有政府管理部门的基础上或开发新的分支机构,或延伸原有部门的职能。依据我国党管媒体的惯例,政府网络管理部门总是力图对网络内容进行引导。政府在硬性控制的同时,还重点扶持了一批新的主流新闻媒体网站,并对他们给予政策、人、才、物等多方面的支持。这些媒体发出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主流声音。但网络上言论的空间依然强大,比如博客、论坛、新闻评论版等也时常会出现一些偏激、极端的言论,如果一味地采用堵和删的办法是不利用和谐网络建设的。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在重视政治问题严格把关的同时,一些虚假、淫秽信息却疏于管理,而色情网站和虚假信息的高点击率和高收益也成为一些网站屡禁不绝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即和谐管理的理念:第一,通过虚拟的奖惩机制和威望值来积极引导舆论。第二,采用多方协调型模式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如果说传媒体制改革更多的是制度因素,进程相对缓慢的话,那么机制创新和改革的步伐就显得更加迫切,体制往往是巨观层面的,而机制却是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较强,因此,从媒体自身的内部管理和制度创新上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体制改革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张殿元.中国报业传媒体制创新[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2]成付.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3]钟瑛,刘瑛.中国互联网管理与体制创新[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4]詹成大.媒介经营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5]国务院法制办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年4月第一版.

[6]林晖.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7]邵培仁,刘强.媒介经营管理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版.

[8]郑蔚.中国电视媒体的管理和经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9]陈丹,曾祥雪.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指导中专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十八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