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死朗读》:对二战题材电影的突破

2009-10-23潘苏悦

电影文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视角焦点

潘苏悦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论证《生死朗读》是对二战题材电影的突破。首先,影片中男女主角看似畸形的爱情关系为情节曲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平台。其次,影片开创性的聚焦于战争中的施害方,又从男主角的角度叙事,为观众提供了战后一代审视参与战争的父辈的独特视角。最后,影片深刻挖掘了德国战后年代人性的弱点。

[关键词]二战题材;焦点;视角;人性弱点

二战题材电影对于经历过或是未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人都是很好的反思工具:从战后初期开始,二战题材电影便不断涌现。纵观这些影片,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战争的远去,人们对战争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角度都在变化,从战后初期对发动战争方的谴责或者对奋起反抗者的讴歌,到近些年对个人在战争这一残酷时局下的无奈和挣扎的描述,二战题材电影也开始用公平甚至带有温情的角度来描述战争。《生死朗读》这部二战题材影片,借助男女主角的爱情关系,通过男主角迈克回首往事来演绎故事情节,从战后一代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参与过纳粹屠杀的普通女人的命运。这部影片之所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它在男女主角的关系、焦点和视角以及对人性弱点的挖掘方面都有了自己独到的突破。

一、特殊背景下的爱情关系

在经典的爱情电影里我们总能看到爱情战胜残酷的现实和人性的弱点,有情人终成眷属或是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可是《生死朗读》显然不是这样。影片前半部分讲述了少年迈克偶遇公交车检票员汉娜,两人之间维持了一段情欲纠缠。如果影片只停留在相差21岁的男女主角之间的看似畸形的恋情,那它必然会像很多爱情电影一样陨落于浩瀚的电影海洋中。但本片仅仅用这段忘年恋作为全剧的引子,影片的主题远比这个来的深刻,影片的真正魅力在汉娜不辞而别之后才体现出来。几年后,迈克成了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在旁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时,发现令他魂牵梦绕的汉娜竟然在被告席上。当男女主角的爱情关系被放置于对纳粹战犯审判的背景之下,爱情便失去了原来的味道,罪责、救赎、伦理、历史等问题更多地占据了观众的视线。

《纽约客》评价这部影片“充斥低级的色情”“道德沦丧”,笔者并不这么认为。影片前半部分对男女主角情欲纠缠或是畸形爱情的勾勒恰恰折射的是那个年代的社会背景,二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曾经的信仰被无情抛弃,普通民众对待生活茫然不知所措,人与人之间冷漠且相互不信任,仅仅从影片刚开始男主角家庭聚餐时的那种场面就可以看出来。正是这种社会环境造就了男女主角当时的心态,生活受压抑,渴望激情的释放,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这一扭曲错位的爱情。影片仅仅是借此来为影片后半部分对二战的反思和对人性与伦理的讨论做铺垫。试想,汉娜与迈克仅仅是母子关系,那么迈克不为母亲辩解以免去她终生监禁就说不过去。假如迈克只是一名旁听审判的学生或律师而与汉娜没有那样深刻的关系,那么他对汉娜被判终生监禁是否有冤屈就没有发言权。总之这种畸形的爱情关系为男女主角在影片中做出的一系列选择提供了合理性的平台。

二、独特的焦点和视角

与以往的经典二战题材影片相比,这部电影的焦点和视角是独特的。获第66届奥斯卡七项大奖的《辛德勒的名单》焦点是不惜一切代价解救犹太人生命的德国商人,是反对纳粹暴行的英雄。获第7l届奥斯卡三项大奖的《美丽人生》和获第75届奥斯卡三项大奖的《钢琴家》焦点都是集中营的受害者。而《生死朗读》是电影史上第一部聚焦施害方的二战题材电影,主角汉娜曾经是集中营女看守。

影片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这位女看守身穿党卫军制服、佩戴徽章、挥动武器的场景,甚至都未再现那场夺取三百多名犹太人生命的罪恶,而是把焦点放到了本应是普通人的集中营女看守身上。有些人认为这部影片是“用艺术化的手法给残酷的历史披上了温情的外衣”。影片的确用大量笔墨描绘了女主角汉娜的普通人身份,她对生病的陌生男孩表现出关爱,他在聆听朗读时眼中尽是温柔,她在公交车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她在教堂里听着孩童们的歌声动情流泪。但是在二战中如果没有像汉娜这样的普通人的参与和支持,希特勒何以能一手遮天?纳粹屠杀何以能实施?在当时难以想象的时局下,即使是有学识的人都可能被希特勒的狂热“信仰”蒙骗,何况是未受过教育的普通人?汉娜是无意识地参与到这场惨绝人寰的暴行中的,但是她的所作所为的确加速了邪恶的蔓延,我们不能因为她是无意识犯罪的从犯而否认她应承担的罪责。影片要表现的正是战争让善良的普通公民成了屠夫,在看似“温情的外衣”下,战争中的屠杀、人性的扭曲、被害者的痛苦其实一目了然。这也许是这部影片获得奥斯卡的青睐也博得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推崇的重要原因。

虽然影片的焦点是汉娜,但汉娜对自己在战争中所作所为的态度仅仅在法庭上质问法官“换了你你会怎么做”时有所体现,而男主角迈克对汉娜的态度则成为全剧最具争议与代表性的话题。如果说汉娜是二战中参与战争和屠杀的德国普通公民的代表,那么迈克则是战后一代的代表。所以影片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新视角,即德国的战后一代如何审视自己父辈在纳粹时期的所作所为。

一个民族的两代人是永远不能互相割裂的,德国的战后一代即便不像影片中的迈克“不小心”闯进了上一代的生活,在精神上也还是和他们的上一代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任何一种暴力都需要孕育它的土壤,对于一个有过纳粹意识形态的民族来说,每个人都有责任,不管是接受审判还是人性反思。战后一代没有理由像影片中迈克在法学院的同学那样,把自己放在无罪的位置上,充满优越感地宣判父辈有罪,慷慨激昂地说出“他们为什么不在发现真相时自杀”或是“我会亲手杀了她(汉娜)”,这些言论的前提是将自己和父辈、和民族割裂开,是一种逃避,是一种怯懦。影片中迈克知道汉娜曾是集中营看守之后,便成为夹在历史、情感、道德和理性之间的矛盾集合体。从他和同学对庭审的讨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汉娜仍有感情,他在尝试着去理解汉娜,但他对历史的理性认识又让他无法回避对汉娜的道德谴责和法律批判。在汉娜被判终生监禁时,迈克流泪满面,但他去探望狱中的汉娜时又最终选择转身离去。他想要逃避却无法逃避,他可以多年不见汉娜,可以过自己的生活,但他对汉娜的爱恨纠缠一直在影响他的成长和生活。迈克代表的那代人没有参与二战中的屠杀、不用遭到法律的制裁,但他们却分担了上一代人的罪责和耻辱。

三、人性弱点的挖掘

影片中迈克的人格看起来并不是很完美,他所表现出来的多疑、自闭、冷漠、矛盾的内心恰巧折射的是德国战后一代的心理,正如他对自己女儿说的那样“一直以来都不够坦诚”。在法庭审判时饱受内心折磨的迈克究竟为何没有向法官揭示汉娜不会写字的事实?迈克又为何在此后的20年内忍受内心极度不安与愧疚的煎熬?为何迈克既然花了大量精力去弥补之前对汉娜的亏欠,坚持为汉娜寄朗诵

的磁带,为何又不回信?为何在汉娜出狱前两人相见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冷漠?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只能去猜测,猜测在这20年里男主角也许无数次的回忆起少年时期这段畸形的恋情,对汉娜念念不忘,但又不能原谅她曾是集中营看守,也许还对这段恋情深深懊悔,正是这种极度矛盾的心态造成了他后来矛盾的行为。如果说迈克将自己录音寄给了汉娜,燃起了她心中熄灭已久的生存火焰,那后来汉娜出狱前两人那次见面则彻底熄灭了这股火焰,经历了大喜大悲的女主角再也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自杀是她惟一的选择。

影片在塑造汉娜的人格时完全没有把她视作十恶不赦的屠夫,而是把她视作德国的普通公民。她诚实,以至于在法庭上为自己招来横祸,被其他被告集体陷害;她刚毅,以至于两次断然代替懦弱的男主角做出选择结束自己的恋情;她忠于职守,无论是在集中营中当看守,还是在公交车上当检票员。也许她惟一的缺陷只是不会写字,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她两次做出了放弃更好工作机会的决定,甚至不惜以终生监禁为代价。而她身边的一些人却在自觉不自觉地与她形成对比,包括男主角迈克在内。联想到影片初汉娜用主动的拥抱去温暖那个身患重病的迈克,从而燃起了他压抑已久的激情,而20年后,同样是一个飘雪的冬日,迈克的冷漠却直接浇灭了汉娜仅存的生存火焰,这种对比何其强烈。

再来看看参与纳粹战犯审判的这些人吧:冷漠自大的法官,除汉娜以外所有自私自利的被告,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以及焦躁不安的法学学生,他们和汉娜形成对比。法官所代表的冷酷、其他被告所代表的怯懦与龌龊、群众的盲从以及学生们的偏激与武断,这些恰恰都和汉娜在之前所表现出来的诚实与坚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最终被判以终生监禁的却是汉娜,难道这不是一种绝妙的讽刺吗?人性地丑恶与弱点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我们很容易有一种想法:这种审判是公平的吗?一个人又凭什么审判其他人?仅仅是因为法律吗?这些问题的结论我们不得而知,起码本片给了我们一个借鉴,如果说汉娜的敢做敢为代表了影片主创人员理想中的一种精神境界的话,那我们大多数人仅仅就是片中迈克那样的矛盾集合体,无力在现实中找到出路,而是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安慰或是蒙骗自己,当这两种人碰撞在一起,悲剧便产生了。影片真正想表达的就是对于这样一种生存形式的不满,这种不满写在影片每一个温情与冷漠交织的场景中,贯穿于影片始终。

这部影片就是那个年代对于德国社会的真实写照,每个人心中都藏了无数的秘密、无数的看法,而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与德国人保守的性格又使得他们无处宣泄,因此我们看到迈克最终选择了去倾诉,在汉娜的墓前向自己的女儿去倾诉,因为经历过大喜大悲的他已经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这或许是人性的一个悖论,总是在一切都结束之后才明白去感悟,而在之前却茫然不知所措。

四、结语

电影艺术家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二战的反思,二战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但笔者认为《生死朗读》将成为经典,首先影片中男女主角看似畸形的爱情关系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平台。其次,影片开创性的聚焦于战争中的施害方,让观众开始思索二战中普通的德国人参与这场战争的无奈,又通过男主角对女主角的态度反映出德国的战后一代对自己父辈在纳粹时期的所作所为的审视,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最后,影片是对战后德国的真实写照,深刻挖掘了那个年代人性的弱点。

猜你喜欢

视角焦点
关注焦点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真实世界的寓言
焦点
焦点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