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六届宗教社会科学研讨会学术综述

2009-10-18王君柏

世界宗教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讨会研究

王君柏

2009年7月6日至7月8日,第六届宗教社会科学研讨会在江苏无锡成功举行。本次大会收到90多份要求参会的申请及提纲,最终筛选出论文56篇,与会人数超过100人。除了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的代表之外,还是有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的专家学者。大会由江南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社会学系和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无锡叔同书院、北京普世社会科学研究所、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协办。无锡市人民政府陈金虎副市长、江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符惠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灵山书院吴国平理事长以及国家宗教局、江苏省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领导成员出席了开幕式,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议安排了两场大会发言和8个专题分场研讨,富有学术气氛,探讨热烈。会后,学者专家们考察了灵山梵宫与祥符寺,体验了汉传佛教的过堂仪式,普遍感到收获不菲。

大会的主题是宗教的全球化与地域化,与会代表就宗教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话题和前沿研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探讨。本次大会的议题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宏观的理论与对策研究(30%),二是微观的专题实证研究(60%),三是对宗教学研究本身的反思(10%)。

李向平教授提出了中国信仰的现代性问题,并以国家公祭为例来讨论当代中国的政教关系、国家仪式及其象征权力的建构、中国信仰的差序格局等重大理论课题。林端,从著名韦伯难题开始,讨论了儒教伦理与全球化的关系、理性化问题。还有学者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讨论宗教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有的直接从全球化的理论来讨论宗教发展的多元性和宗教发展的前途。这些理论思考为宗教社会科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同时也为中国的宗教研究找到了一些开展国际学术对话的契机。关于宏观对策方面的思考,则有的侧重当前中国的信仰状况,有的侧重基督教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及宗教在农村社会中的价值,有的侧重基层宗教工作存在的问题,有的从战略高度提出处理中国宗教问题的基本策略,如宗教的定性定位、政教关系等,这些研究虽然比较宏观,还需要用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加以证实,但都高屋建瓴,为宗教社会科学的应用研究指明了方向。

微观的专题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类:一是宗教发展的现状调查,这是本次研讨会最多的研究,其中既有各大宗教在特定微观社会中的发展状况,也有民间信仰的调查,既有统计调查,也有人类学式的田野调查,大多数侧重横向的现时态的描述与分析,也有的从纵向做历史发展轨迹的考察。其中,段琦从宗教生态的角度讨论宗教的发展,并以实地调查加以佐证,为了解中国宗教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也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材料。二是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如以特定社会为例探讨现代化与宗教变迁之间的关系,大众传媒与宗教认知之间的关系,社会问题与特定宗教背景之间的关系等,赵星光论宗教组织与社会网络之间研究或者是将宗教作为一种社会背景来分析特定的社会现象,或者以特定的社会背景来分析宗教发生发展的规律,使宗教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延伸到各个学科领域之中去。三是宗教与慈善事业,论述以佛教的为多,内容如宗教在救灾中所发挥的作用、慈济全球运动与环保运动、佛教慈善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与组织类型等。

最后,不少学者作了对宗教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有的关注西方的理论、范式在研究中国宗教问题时的适用性的问题,有的集中于宗教研究方法的反思与批判,特别是作为学术研究的宗教研究在价值中立问题上的反思。这对于检讨我们的研究思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同时也说明中国宗教研究已经进入到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阶段,一个更为自觉、更为成熟的阶段。

本次研讨会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涉及了佛教、儒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与道教相关的民间信仰、祖先崇拜等形形色色宗教现象。从学科分类来说,涵盖了宗教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与民俗学、历史学,甚至管理学、经济学等等,都紧密围绕宗教信仰、宗教组织制度、仪式等而展开,可谓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宗教社会科学研讨会。继第五届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盛况之后,这次研讨会在江南大学的成功召开,说明宗教社会科学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说明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来到这片园地辛勤耕耘,宗教社会科学研究在中国已然进入了一个成果丰硕时期。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研讨会研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福建举行
魏群夫散文创作研讨会纪要
研讨会莫变“演讨会”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社会科学总论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