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难与宗教——“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09-10-18陈建明

世界宗教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灾难

闵 丽 陈建明

2009年5月9~12日,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理论研究室、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在四川大学联合主办了《灾难与宗教——“5·12汶川地震”周年祭》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其美国的4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与会者围绕会议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和探讨。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及其代表性观点大致如下:

第一类:从若干具体宗教论域探讨了苦难的成因以及超越苦难的路径。

在道教论域内,李刚从灾难的种类、成因、度过灾难的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道教满足了其信徒战胜灾难、盼望得救的实用主义需要。丁培仁通过考证早期道教的灾变劫难说,分析了天人之间的关系。认为大自然不总是表现出温馨壮美的一面,它还具有残酷的另一面,人在自然面前不可肆意妄为。曾维加提出,地震在古代诸多道经中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记载了有关预测地震和化解地震的许多方式。潘显一教授认为,道教力图用其“人天”观、“生一美”观和社会伦理解释诸多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并采用种种法术和医药来济世度人。这些思想与道术内含着面对灾难的积极态度和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

在基督教论域内,梁燕城应用法国哲学家利科的存在主义理论和奥古斯丁的神学理论,认为,偶像的意义世界导致了人心的共同扭曲,人的心灵追求永恒无限的完美,但人却在现实中遇到一个并非永恒无限的世界,而人又把永恒误置在不永恒的现实世界中,使现实变成偶像世界,这种误置就是人产生痛苦的根源。雷竞业提出,西蒙·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经历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对苦难有深刻的体会,并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苦难神学,即苦难不再是神的惩罚,而是神的爱的结晶,透过拥抱苦难,人可以进入神的生命中。杨庆球强调:上帝并没有创造苦难,苦难是人犯罪之后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因而苦难具有偶然性,不能简单地用因果律解释苦难。刘素民认为,作为一种通俗化且神圣化的人生哲学,宗教关注人生的命运与本质,在面对人间的灾难、罪恶、痛苦、死亡等等“恶”的表现时往往依赖于此人生悲剧的感染力来实现沦落之中的拯救,从而体现出对不幸者的安慰与关照,其中不仅渗透出独具灵性魅力和美感的诗意,更传达出一种无所畏惧的存在勇气,以实现人存在的内在性与超越性的完美结合。毛娅丽认为《圣经·新约》看到了人世间的各种苦难,并教导基督徒作盐作光,身体力行,去解除人们的苦难。耶稣关心穷人、批评不义的事例,有助于理解基督徒的社会责任。陈建明从实践层面阐述了基督教团体在赈灾和灾后重建中的活动情况及对其动机和特点展开调研的计划。此外,吴有能介绍了台湾佛教界对“5.12汶川地震”灾区的鼎力资助情况,并从佛学角度阐释了佛教的赈灾机理。

第二类:从宗教哲学维度探讨了灾难与宗教的关系,特别是宗教在灾难中的作用问题。

李大华认为,对于天灾,宗教可以凝聚社会力量;对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宗教除了救援功能,更有救赎功能。灾难的力量远大于世间人类的力量,对待超世间的问题也只能用超世间的方式解决,这就是宗教的作用。成穷认为,宗教克服苦难有两条基本线路,主动反抗与被动反抗,前者主要是佛教所教示的方式,后者主要是基督教所教示的方式。佛教与基督教都是通过转向某一更高存在者来克服苦难。闵丽提出,宗教在有限的人之上设立了一个万能的无限者及其诗化世界。由于其信仰对象具有完满性、本原性、标定性、超验与幻化性等特征,因而它能给身处逆境中的人提供一个不可证伪的思想观念体系、与之对应的行为准则和奖惩办法,以慰藉受挫的心灵,帮助人们重树生活的希望、勇气和信心。田薇认为,无论是自然带来的伤痛还是社会造成的伤痛。在大自然面前,抱有悲天悯人之心,关爱生灵,尊重生命;在社会现实面前,更要保持批判理性,持守爱和正义之知,不以成败定是非,不以功过论英雄,而是让时光的温情抚慰亡灵,让历史的良知审夺善恶,让遮掩的世界敞开真实。陈麟书提出,人的善性化是不断克服恶性现象的趋善过程;而这一趋善过程是立体性和全方位的,它不仅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善性,而且还表现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善性。提出只有真正放弃诸多对待自然的错误态度,完全确立起作为“他者”的自然的身份,才能让科学技术成为造福人与自然的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介绍了新疆基督教、天主教在应对突发灾难事件时的表现,阐明宗教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某些积极作用、成为与社会相和谐的积极因素。

第三类:从心理学维度探讨了精神心理状况与宗教之间的互动关系。

刘继同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佛教慈善公益服务体系与政策框架。郑晓江强调,灾后心理及精神重建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对生死哀伤的抚慰有其特殊的性质、过程、方法与技巧,而宗教的生死智慧在抚慰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与价值。张利中认为,个人宗教性(即信仰程度是个人宗教性的一个重要内涵)与个人觉察他人受苦能力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参与宗教活动且重视生命意义的个人,会以较为正向的态度看待他人的受苦;而重视阴阳术数、死后世界的个人,对于他人的受苦则是以较为负向的态度来看待。

第四类:灾后宗教文化恢复与重建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张海滨认为,北川宗教灾后重建应遵循六个基本原则:在服务中促提升,在整合中增活力,在创新中争一流,在特色上做文章,在和谐社会展风采,以慈善事业为启动抓手。张春美提出,就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和终极意义、如何在灾后重建中体现人文关怀等问题,应该凸显一个重要的文化内核,即“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刘延刚指出,灾后宗教重建必须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高度进行引领,要将宗教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全面考量。曾勇媒体应以体现人性、弘扬人道为使命,事实描述仍然是人文行为,应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支撑。白虹指出,基督宗教为西方国家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背景,而天主教社会教义的“辅助性原则”很好的表达了这一文化特质。深刻认识理解这一原则,对于考察西方国家社会组织的现代化过程,探究公民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讨会的闭幕式上,李大华教授对会议发言内容进行了点评,闵丽教授做了大会总结报告。由于该次会议采取了事先发布会议主题、与会者以文参会、会上分专题集中讨论等方式,因而会议主题得以充分论证和深入研究,讨论既热烈又不乏深度。不同观点在会上会下都得以交锋、交流,从而促进了与会者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猜你喜欢

灾难
灾难文学书写
让灾难教育成为人生必修课
“疫起学”针对中小学生的防疫灾难教育
潘多拉的盒子
忍受不可忍受的灾难
SPECTER OFTHE TIANJIN MASSACRE
灾难与悲悯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
重量(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