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意叩首之数》钩玄

2009-10-18濮文起

世界宗教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经卷当家天地

《圣意叩首之数》是笔者最近在民间发掘的清代天地门教的珍本秘籍。该部经卷记载了天地门教“派功叩首”的内中理数,组织传承,内丹修炼术以及驱邪咒语、避灾剑诀等法术,对于进一步认识天地门教为什么至今不衰,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圣意叩首之数》派功叩首组织传承内丹修炼驱邪咒语

作者濮文起,1951年生,天津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引言

在清代民间宗教发展史上,诞生于清初的天地门教,对其信徒修持方面的规定,是以“派功叩首”著称于世的。但是,天地门教当家师傅是如何“派功”?其信徒又是如何“叩首”?长期以来,由于史料缺乏,再加上天地门教对此视为内中秘密,轻不示人,因此,外界犹如雾里看花,一直将其视为玄妙之阈。

自1980年代末叶始,笔者就对至今仍活跃在乡村社会的天地门教进行田野调查,从而向世人揭示了这支已被历史尘封的民间宗教教派。20年来,笔者尽管搜集了天地门教的数十部经卷,也观察了天地门教当家师傅“派功”与一些信徒“叩首”的演示,但是,对其中的奥秘,依然不得要领,难窥全豹。

2008年春,一位中断了十几年联系的天地门教青年信徒,几经周折,又与笔者通话约见。在与他交谈中,得知4年以前,他已接替其师,成为当家师傅。经过几次接触畅谈,他将其师临终交付的经卷和从外地访求的经卷倾囊出示,并让笔者复印,作研究之用。笔者在检阅这批经卷时,竟然发现一部名叫《圣意叩首之数》的经卷,且有两种抄本,这不正是自己寻找多年的记录天地门教“派功叩首”的经卷吗?!

据这位青年当家说,在天地门教内部,《圣意叩首之数》只有少数当家师傅掌握,是他费尽心力,才从外地一位当家师傅手中求得。笔者集中一段时间,经过认真、反复研读该部经卷,终于洞悉了天地门教“派功叩首”的内中理数。与此同时,笔者还通过该部经卷,进一步搞清了天地门教的组织传承,内丹修炼术以及驱邪咒语、避灾剑诀等法术。现将钩玄所得,与学界同仁分享。

《圣意叩首之数》甲本(以下简称甲本),长28厘米,宽20厘米,122页,2万多字。封面钤有“天地会下”篆字印章。楷书抄写,字迹疏朗、漂亮,较少错字、漏字、衍字。该部经卷还有各种手绘插图10桢,附于经文之中,便于当家师傅指导信徒修持。该部经卷没署作者,只在卷末标明抄者为王绍寅,抄竣时间则是民国九年(1920)五月初八日。

《圣意叩首之数》乙本(以下简称乙本),长35厘米,宽25厘米,144页,8万多字,可以说是笔者迄今为止搜集到的天地门教经卷中文字最长的一部经卷。该部经卷也有各种手绘插图30桢,穿插于经文之中,又可以说是笔者迄今为止搜集到的天地门教经卷中插图最多的经卷。该部经卷亦为楷书抄写,字迹较工整,但与甲本相比,错字、漏字、衍字较多,且没署作者、抄者,更没署抄写年代。

据笔者考证,《圣意叩首之数》甲、乙两种抄本,均为天地门教创始人董计升“林传八支”第八支马开山传人编写。

清顺治七年(1650),董计升创立天地门教后,在其故里山东商河县(今山东省惠民县)董家林相继收了八个徒弟,依次是李修真、石龙池、杨念斋、黄绍业、马魁元、张锡玉、刘绪武、马开山,天地门教内称为“林传八支”,又称“八大圣师”。董计升在世时,按照八卦方位,将八位弟子派遣各地传教。其中,第八支马开山领授的是坎卦,自山东出发,北上直隶沧州、天津一带传教。此后,马开山一支在直隶沧州、天津一带道脉源长,日益兴盛。天津一带的天地门教历代传人自称“北林”,而将山东一带的天地门教组织称为“南林”,将董家林董氏家族称为“总坛”。通观甲、乙两种抄本全卷,主要介绍的是“北林”的“派功叩首”理数,故笔者认为该部经卷应为马开山传人编写。

又据笔者推测,乙本是晚近即1990年代中叶以后的抄本。

笔者的这种推测,源于近20年的田野调查体验。在笔者发掘的天地门教数十部经卷中,其中的抄本,大多留有1990年代中叶以后的印记。在此之前,天地门教自称“无咒无经”,“少经无卷”,“原人持诵”的是“无字真经”。所谓无字真经,乃是天地门教历代传人创作的口头经卷,大部分靠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只有少数抄本留世。1980年代末叶至1990年代中叶,笔者在搜集天地门教经卷时,主要采取的是依靠当家师傅口述、笔者记录整理的传统手段。

但是,步入21世纪以后,笔者在乡村社会进一步搜集天地门教经卷时,却惊奇地发现许多地方的天地门教组织都在整理历代当家师傅口传下来的经卷。他们有的请书法较好的信徒,将整理好的经卷誊写清楚,然后复印装订成册;有的则请懂得电脑的信徒或家中孩子,将整理好的经卷输入电脑,打印装订成书。因此,乙本应属于此类抄本经卷。至于其抄写者,当然是“北林”的当代传人。

甲、乙两种抄本虽均为“北林”传人编写,演述的是“北林”的“派功叩首”理数,但据那位青年当家对笔者说,因该部经卷传自“南林”,“南林”又传自“总坛”,故应将该部经卷规定的“派功叩首”理数视为天地门教全体信徒的修持原则。因此,该部经卷规定的“派功叩首”理数,对天地门教信徒的日常修持,具有普遍意义,不管是“南林”,还是“北林”,乃至“总坛”,都遵从该部经卷规定的“派功叩首”理数进行修持。

从形式上看,无论是甲本,还是乙本,似乎杂乱无章,既无品目,又无标题,但从内容上看,则有其内在理路。该部经卷以规定向天神地祗诸圣、“北林”历代当家叩首数目为开篇;接着,叙述了“北林”历代传人、“林传八支”诸位圣师、董家林董氏家族嫡系传人,然后,介绍了董计升留下的内丹修炼术,马开山遗留的驱邪咒语、避灾剑诀等法术;而“派功叩首”理数,则穿插于上述内容之中。据笔者初步统计,该部经卷叙述“派功叩首”的篇幅,甲、乙两种抄本均各占二分之一。乙本比甲本多出6万字,主要是乙本增记了大量内丹修炼术和驱邪咒语、避灾剑诀法术等内容。

甲、乙两种抄本大部分经文均采取白文形式,只有一小部分经文采用四言、七言韵文句式,讲述董计升或其弟子传道的艰难历程,既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很便于缺少文化的乡村农民掌握。

《圣意叩首之数》中的“圣意”,顾名思义,是指“神圣旨意”;“叩首之数”,即叩首的数量。该部经卷经名明确告诉人们,这是一部在神圣旨意启示下,由当家师傅根据信徒不同需求,向信徒“派功叩首”的经卷。

所谓“派功”,即派遣功夫,由当家师傅执掌。《圣意叩首之数》记载的功夫有十余种,其中,“诸圣功”、“北支功”、“悔过功”、“疗病功”、“驱邪功”、“真言功”、“戒尺功”、“五盘功”,常被当家师傅派遣。当然,当家师傅所派功夫不同,叩首的数量也不同,有的功夫,还要“跪香”。下面分别介绍:

1、“诸圣功”。崇拜神灵与叩首数目,甲、乙两种抄本分别如次:

甲本,“上通虚空三十三天,下通幽冥地府”,叩首33个;当来东土传香教主,叩首7个;“一切佛祖、一切圣师、一切圣中二师傅”,叩首21个;天地老师傅,叩首50

个;盘古老爷,叩首21个;八十八尊佛,叩首88个;五十三参佛,叩首53个;四十八愿佛,叩首48个;三十三尊佛,叩首33个;地藏菩萨,叩首21个;十二循环,叩首12个;十殿阎佛,叩首10个;东方世界,叩首7个;阴地真君,叩首7个;南方世界火地真君,叩首7个;救苦救难南海观世音菩萨,叩首53个;西方世界西斗星观,叩首7个;五百罗汉,叩首50个;北方世界被罢玄天助道真人,叩首7个;中方世界戊己土内莲花上升我佛当阳,叩首7个;四值公曹,叩首7个;当今万岁,叩首7个;本县城隍,叩首7个;当庄土地,叩首7个;家宅路神,叩首7个;门神灶君,叩首7个;一切路神,叩首7个;护法韦陀老爷,叩首66个。

乙本,盘古佛,叩首20个;八十八尊佛,叩首88个;五十三参佛,叩首53个;五十三尊佛,叩首53个;地藏菩萨,叩首20个;十二循环,叩首12个;十殿阎佛,叩首10个;东方世界阴地真君,叩首70个;南方世界火地真君,叩首70个;救苦救难南海观音,叩首70个;西斗星君五百罗汉,叩首70个;北方世界助道真人,叩首70个;中方世界戊己土内莲花上升我佛当阳,叩首70个;四值公曹,叩首70个;当今皇帝,叩首70个;城隍老爷,叩首70个;土地老爷,叩首70个;宅神司,叩首70个;路神司,叩首70个;灶王老爷,叩首70个;门神老爷,叩首70个;天地董老先师,叩首36或72个;圣盘王二师尊,叩首24或81个。

从上述甲、乙两种抄本所拜神灵情况来看,大体上一致,但在叩首数目上,则有显著不同,即甲本比乙本的叩首数目要少得多。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甲本应是底本,即最初规定的叩首数目,乙本的抄者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则在抄写时,将叩首数目增加。其中,对东方世界阴地真君、南方世界火地真君、西斗星君五百罗汉、北方世界助道真人、中方世界戊己土内莲花上升我佛当阳、四值公曹、当今皇帝、城隍老爷、土地老爷、宅神司、路神司、灶王老爷、门神老爷的叩首数目增加到十倍,“诸圣功”中的诸圣,上自盘古,下至灶王、门神,都受到天地门教的虔诚崇拜,而将董计升与其妻王氏也捧上祭坛,则是明清时期民间宗教的习惯作法,其风习亦被天地门教各支传人发扬光大,“北支功”即是一例。

2、“北支功”。“北支”即“北林”,该支天地门教尊继承董计升执掌天地门教的顾明心为第一代,其历代传人与向其叩首数目如次:顾明心老先师,叩首36或99或93个;马开山老先师,叩首82或108或64或63或153或25个;赵显武老先师,叩首46或36个;候玉山老先师,叩首36个;刘念山老先师,叩首36个;尚俊儒老先师,叩首36个;王何达老先师,叩首36个;孙泰山老先师,叩首36个;刘永平老先师,叩首36个;王贵林老先师,叩首36个;赵进文老先师,叩首36个;陈寿泉老先师,叩首74个;尹魁如老先师,叩首36个。“北支功”派功的日期,一般是在历代传人忌辰举行,当家师傅向信徒“派功”,信徒则如数叩首,以纪念历代传人的传教功德。

3、“悔过功”。信徒犯有过错,又有悔改之心,便请当家师傅“派功”。因过错有大小,故信徒“叩首”的数目也不同。“悔过功”不仅叩首,还要“跪香”,亦依据过错大小,定有跪香数目。如毁僧谤道,甲本规定当家师傅派遣三天功,每天叩首960或9600个,跪香33炷,然后再叩首960或9600个交功;乙本则规定当家师傅派遣三天功,每天叩首36个,跪香三十炷,然后再叩首36个交功。又如打骂爹娘,甲本规定当家师傅派遣四天功,每天叩首9600个,跪香60炷,然后再叩首6600个交功;乙本则规定当家师傅派遣四天功,每天叩首600或6000个,跪香60炷,然后再叩首600或6000个交功。又如顶撞父母,甲本规定当家师傅派遣四天功,每天叩首6600个,跪香18炷,然后再叩首6600个交功;乙本则规定当家师傅派遣四天功,每天叩首600或6000个,跪香10炷,然后再叩首466个交功。通过这种“派功叩首”,再加上“跪香”,使信徒忏悔改过,旨在弘扬孝道。信徒如遇祖父母不和,也可以请求当家师傅“派功”,当家师傅派遣四天功,每天叩首600或6000个,跪香60炷,然后再叩首600或6000个交功;兄弟不和,亦可请求当家师傅“派功”,当家师傅派遣四天功,每天叩首600或6000个,跪香18炷,然后再叩首600或6000个交功。信徒以自己的“叩首”和“跪香”,祈求祖辈与兄弟和好,意在促进家庭和睦。其他如打死猫狗、黄鼬、长虫、老鼠、牛马、驴骡,平坟锯木、踢走杖木、错并尸骨、撒骨蹈坟等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只要有悔改之心,都可向当家师傅请求“派功”。当家师傅则根据此人所犯过错大小,分别派遣“叩首”和“跪香”数目。通过这种“派功叩首”,再加上上“跪香”,使人们知错改错,借以协调人际关系,达到社会和谐。

4、“疗病功”。扎根于乡土社会的天地门教,深知广大农民饱受各种疾病的折磨与煎熬。因此,在它规定的“派功叩首”修持中,便有一种“疗病功”。

天地门教的“疗病功”,首先关注的就是妇女生产过程和生产以后的病状。如婴儿横生,甲本规定当家师傅派遣四天功,每天叩首600或6000个,跪香60炷,然后再叩首600或6000个;乙本则规定当家师傅派遣四天功,每天叩首66个,跪香60炷,然后再叩首66个交功。婴儿倒生,甲本规定当家师傅派遣四天功,每天叩首810或8100个,跪香80炷,然后再叩首810或8100个交功;乙本则规定当家师傅派遣四天功,每天叩首81个,跪香80炷,然后再叩首81个交功。婴儿斜生,甲本规定当家师傅派遣四天功,每天叩首600或6000个,跪香60炷,然后再叩首600或6000个交功;乙本则规定当家师傅派遣四天功,每天叩首66个,跪香60炷,然后再叩首66个交功。如婴儿产下无奶,甲本规定当家师傅派遣四天功,每天叩首600或6000个,跪香10炷,然后再600或6000个交功;乙本则规定当家师傅派遣四天功,每天叩首66个,跪香10炷,然后再叩首66个交功。以今天的科学眼光来看,天地门教的这种“疗病功”根本无助于产妇的顺利生产,也根本解决不了婴儿产下无奶,但是,对于缺医少药的乡村农民来说,通过修持这种“疗病功”,至少在精神上有所慰藉,在极力否定自己的过程中,祈求神灵庇护,使母子转危为安。此外,在“疗病功”中,还有左背生疮、前胸生疮、胸闷、气嗝等疾病的“派功叩首”理数,看来尽管荒谬不经,但仍吸引乡民乐此不倦。

5、“驱邪功”。“驱邪”又称“驱魔”。“驱邪功”是指通过“派功叩首”,驱除“五魔”的缠扰,保佑阖家平安。“五魔”,即狐狸、黄鼬、刺猬、长虫、老鼠。当家师傅派遣驱除“五魔”功夫,其叩首、跪香理数,甲、乙两种抄本相同:驱除狐狸,叩首93个,跪香81炷,然后再叩首60个交功;驱除黄鼬,叩首93个,跪香49炷,然后再叩首60个交功;驱除刺猬,叩首93个,跪香49炷,然后再叩首60个交功;驱除长虫,叩首93个,跪香81炷,然后再叩首60个交功;驱除老鼠,叩首93个,跪香81炷,

然后再叩首60个交功。

6、“真言功”。包括的范围较广,当家师傅通过派遣“真言功”,旨在为人解除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病痛。如乙本中的治肿毒久烂恶疮真言、避火真言、夜防小人真言、催生真言、避血真言、雀蒙眼真言、鱼刺卡嗓真言、疟子真言、痘疹真言、治眼真言、降魔真言、荡魔真言、报恩真言、菩萨灵机真言、普化神真言、九星真言、止疼真言、净口真言、净身真言等。信徒凡念诵真言,都由当家师傅“派功叩首”。如九星真言,叩首12个;治肿毒久烂恶疮真言、菩萨灵机真言,均叩首20个;催生真言、避血真言、雀蒙眼真言、鱼刺卡嗓真言、疟子真言、痘疹真言、净口真言,均叩首24个;普化神真言、净身真言,均叩首33个;避火真言、夜防小人真言,均叩首36个;降魔真言、报恩真言,均叩首48个;荡魔真言,叩首49个;治眼真言、止疼真言,均叩首53个等。

7、“戒尺功”。戒尺,全称“通天戒尺”。“戒尺”为何物?笔者在天津郊区调查天地门教时,当家师傅曾向笔者展示,并当场为笔者表演使用方法。据当家师傅说,“戒尺功”主要是为人治疗癔病。

笔者看到的“戒尺”,分为两种:第一种,长24公分,宽12公分,厚4公分,由紫檀制作,如板砖大小。正面自右至左竖刻两行篆字,第一行是“灵檀宝钞之印”六字,第二行为“古教天地会下”六字,两行字底端则竖刻“信士弟子”四个篆字,总共十六个篆字,均为反刻,犹如印章刻法。第二种,长1.1米,宽0.25尺,厚1.5公分,上面没有刻字。

第一种“戒尺”,当家师傅使用时,双手握住下端,用力甩打自己胸口至喉咙处,因“戒尺”上的篆字是反刻,故打在身上是正字,犹如印章盖在纸上。这一过程,称为“翻天印”。第二种“戒尺”,二师傅使用,如果是男人患有癔病,二师傅便用左手攥住“戒尺”,使劲抽打自己左腿;如果是女人患有癔病,二师傅就用右手攥住“戒尺”,使劲抽打自己右腿。笔者曾就这种作法,询问当家师傅:“怎么用‘戒尺,打自己,而不打病人?”当家师傅回答:“不能打病人!通过作法(念诵咒语)打自己,可以为病人治病。”听他的徒弟说,当家师傅派遣“戒尺功”,颇有成效。

乙本记载了当家师傅派遣“戒尺功”时念诵的咒语:“徒弟某人叩首,开山马老先师通天戒尺赐下三尺零三寸,矬着一尺,打着二尺零三寸,二尺打病症,三寸打魔症,打着魔,人的魔症筋断骨折,上打三十三天,下打地府幽冥,四面八方全打,里三代不打,外三代不打,本病人的知性不打,恩惠愿利不打,求当家明心顾老先师掌着戒尺,求老师傅真香四面八方圈住,将魔人的魔症代到徒弟腿上,轻轻落戒尺,重重的开三灾”。

8、“五盘功”。所谓“五盘”,据乙本说:“圣盘无影殿清净宫,人盘金銮殿皇王宫,天盘灵霄殿斗牛宫,云盘银安殿水晶宫,地盘阎罗殿地盘宫”。在乙本中,因“五盘”有两种指称,故“派功”理数也有两种。第一种,圣盘当来东土圣师传香教主董计升、八大圣师,叩首60个;人盘人王教主、古帝先王,叩首36或72个;天盘昊天教祖、各部星君,叩首93或96个;云盘圆通教祖、四大菩萨、圣母娘娘、一切尊神,叩首55或93个;地盘幽冥教祖、地藏菩萨、十殿阎佛,叩首11或108个。第二种,人盘当家顾明心,叩首36或72个;天盘天地董老师傅,叩首96或153个;云盘北林马开山师傅,叩首55或93个;地盘北林尚俊儒师傅,叩首21或55或60或108个。当家师傅派遣“五盘功”,是为了让信徒通过叩首,祈求“五盘”神圣、历代当家大发慈悲,护佑众生,并提拔亡魂,早升天界。

除上述八大“功夫”之外,在河北沧州一带,还流传着“天地功”、“老师傅功”、“八大圣师功”、“三代宗亲功”,分别叩首360、660、810、1800个。

“派功叩首”作为天地门教信徒的日常修持,至今仍在天地门教内部流行。不仅如此,当家师傅还常应乡邻所请,为村民派遣“功夫”,“治病了灾”。

1990年代中叶,笔者在河北沧州一带调查天地门教时,曾目睹当家师傅“派功”、信徒或百姓“叩首”的情景。只见信徒或百姓燃香烛后,便按照天地功叩首360个、老师傅功叩首660个、八大圣师功叩首810个、三代宗亲功叩首1800个的顺序叩拜下去,总共叩首3630个,以一秒钟一叩首计算,一个小时才全部叩完。时值隆冬,且屋内没有取暖设备,一场“功夫”下来,他们已是大汗淋漓,满面红光,浑身充满了活力,毫无疲劳之态。

天地门教的这种“派功叩首”,为人祈福治病的修持活动,揭掉其神秘面纱,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或精神疗法。叩首本身就是一种活动筋骨的运动,如果患上头疼感冒,一场“功夫”下来,汗出透了,病也就好了。于是,他们就把功劳归于天界神灵的庇佑和自己心灵的虔诚。

《圣意叩首之数》还为人们进一步搞清天地门教的组织传承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甲本记载:“董老师祖,讳吉升,字四海,道号名扬,忌辰四月初四日;老王二师傅,(忌辰)八月廿四日。二辈师祖,讳天亮,字悦吾,忌辰六月廿二日;徐二师傅,忌辰六月初六日。三辈师祖,讳兴孔,字宗尼,忌辰二月初七日;赵二师傅,忌辰十月十六日。四辈师傅,讳谦,字禄吉,忌辰正月三十日;王二师傅,忌辰三月廿四日。五辈师傅,讳志宁,字福山,忌辰三月初七日;王二师傅,忌辰五月十一日。六辈师傅,讳国泰,字少统,忌辰七月初三日;杨二师傅,忌辰十一月廿日。七辈师傅,讳坦,字心平,忌辰三月初三日;肖二师傅、忌辰六月,张二师傅、忌辰十月。八辈师傅,讳浴清,字化龙”。

甲本只是记载头辈到八辈,并不完整。乙本记载除从头辈到七辈与甲本记载基本相同外,又记载到十辈:“(前略)八辈老师祖,讳化龙,字玉清,忌辰三月十日;郑二师傅,(忌辰)五月三日。九辈老师祖,讳希圣,字如防,忌辰八月十日;贾二师傅、(忌辰)十月”;“十辈老祖,讳太兴:卢二师傅、张二师傅”。

综合甲、乙两种抄本记载可知,董计升自清顺治七年(1650)创立天地门教后,其子孙也承继衣钵,在故里董家林传播天地门教,因而形成被天地门教信徒称之为“总坛”的董氏家族当家师傅传承世系。因自董计升始,便是夫妻双修,共同传教,其历代子孙均秉承这一传统,故同时形成董氏家族二师傅传承世系。现依甲、乙两种抄本记载,将董氏家族当家师傅世系整理如下:

第一代,董计升,名吉生(计升),字四海,号名扬;其妻王氏。

第二代,董天亮,字悦悟;其妻徐氏。

第三代,董兴孔,字宗尼;其妻赵氏。

第四代,董谦,字禄吉;其妻王氏。

第五代,董志宁,字福山;其妻王氏。

第六代,董国泰,字少统;其妻杨氏。

第七代,董坦,字心平;其妻肖氏、张氏。

第八代,董浴清,字化龙;其妻郑氏。

第九代,董希圣,字如防;其妻贾氏、卢氏。

第十代,董太兴。

董计升生当明末清初,按一代30年计算,到第十代传人,已至民国时期。说明乙本对董氏家族当家师傅世系的记载,应是董氏家族第十一代当家师傅在世时留下。

甲本又记载:“修真李师傅,惠民县豆腐王家庄:玺玉张师,商河县道门庄;奎元

马师傅,速路县长王庄;开山马师傅,占花县马武庄;锡吾刘师,惠民县王家庄;年哉杨师,济阳县桑家庄;少也黄师,济阳县平家庄;龙池石师,商河县石家庄”。

对此,乙本记载的先后顺序、姓名用字与出生籍贯则略有不同:“修真李师傅,惠民县豆腐王家庄:徐武刘师傅,惠民县苗黄庄东北;玺玉张师傅,商河县道门庄;念斋杨师傅,济南县桑家庄;龙池石师傅,商河县石家庄;少也黄师傅,济南县平家庄;魁元马师傅,速路县长王庄;开山马师傅,庆云县马武庄”。

甲、乙两种抄本说的都是董计升的“林传八支”弟子,按照天地门教当家和信徒的一般说法,其先后顺序、姓名用字、出生籍贯应是:李修真,惠民县豆腐王家庄人:刘绪武,惠民县苗黄庄东北人;张锡玉,商河县道门庄人;杨念斋,济阳县桑家庄人;石龙池,商河县石家庄人;黄绍业,济阳县平家庄人;马魁元,束鹿县长王庄人;马开山,庆云县马武庄人。

甲本又记载:“四小枝,显吾赵师,盐山县赵码头;太和孙师,海峰县;平猴刘师,沧州巨官庄;龙江李师,盐山县城;旺山宋师,沧州王家庄;会吉师傅;立凡师傅;桂林师傅;董荣师傅”。

乙本则记载:“八小枝圣师:泰和孙师傅,严(盐)山县白家庄;龙江李师傅,海峰县城子内;海山李师傅,海峰县;平侯刘师傅,沧州聚官庄;显武赵师傅,严(盐)山县赵码头;海山刘师傅;名云刘师傅;学如赵师傅;当家明心顾师傅;金声贺师尊”。

这里所说的“四小枝”或“八小枝”,乃是马开山在直隶沧州一带传授的弟子,即孙泰和、李龙江、李海山、刘平侯、赵显武、刘海山、刘名云、赵学如、贺金声,顾明心则被众位传人奉为当家师傅。

乙本又记载:“北林:桂林王师傅、永平刘师傅、泰山孙师傅、和达王师傅、存意张师傅、耀林孙师傅、俊儒尚师傅、魁如尹师傅、秀玉阎师傅、念山刘师傅、胜伯王师傅、玉山候师傅、显武赵师傅”。这里所说的是马开山在天津一带传授的自称“北林”的弟子,即王桂林、刘永平、孙泰山、王和达、张存意、孙耀林、尚俊儒、尹魁如、阎秀玉、刘念山、王胜伯、侯玉山、赵显武。其中,赵显武既是“八小枝”传人,也是“北林”传人;王桂林既是“四小枝”传人,也是“北林”传人。

对于“南林”,甲本则记载:“南林,天成谢师、玉还苏师、平义屠师、旺全曹师、道安张师、成亮王师、道行石师”。这里所说的是“南林”的历代传人,即谢天成、苏玉还、屠平义、曹旺全、张道安、王成亮、石道行。

乙本还记载:“天地如意八枝九股:头世祖郝老先师,二世祖清环老先师,三世祖胜云老先师,四世祖道远老先师,五世祖继文老先师,六世祖兆兴老先师,七世祖平意老先师,八世祖平心老先师”。

据天地门教另一部重要经卷《如意宝卷》记载,董计升在山东章丘杓峪山传教时,曾有一位法名通山的尼姑上山拜师求道。这位尼姑俗姓高,离城县冯连村人,及长,出家朝阳庵为尼。后仰慕董四海的人格魅力和宗教思想,遂拜董四海为师,也传习天地门教。此时,因董计升已按八卦派遣“林传八支”到各地传教,遂将尼姑通山这一支定为“九股”,此人便是天地门教分支如意门的创始人。这里记载的就是“九股”的历代传人,即第一代郝姓,第二代清环,第三代胜云,第四代道远,第五代继文,第六代兆兴,第七代平意,第八代平心。笔者认为,第一代“郝”姓,疑为“高”姓,即《如意宝卷》记载中的高姓尼姑。从“九股”八代传人有名无姓的记载开看,也可以说明如意门始终是以出家尼姑掌教。

综上所述,除董计升的“山传八支”之外,甲、乙两种抄本可以说将天地门教的组织传承基本上都一一介绍了。

《圣意叩首之数》又为人们进一步搞清天地门教的内丹修炼方术以及驱邪咒语、避灾剑诀等法术,提供了许多生动且具体的史料。

天地门教是一支非常重视内丹修炼的民间宗教教派,其创始人董计升曾为其弟子留下一部讲述内丹修炼术的经卷——《杓峪问答》。据笔者多年研究,在天地门教中,“北林”即“林传八支”第八支马开山在天津一带的传人继承并光大了董计升为其弟子规定的这种修持功夫。对此,《圣意叩首之数》甲、乙两种抄本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其中,乙本有一篇《道经六字诀:呵呼哂嘘嘻吹》经文,较有代表性,因篇幅不长,整理、介绍如下:

“每日自子至已,为六阳时,面东静坐,不必闭窗户,亦勿令风入,叩齿三十六通,先扰口中浊津,漱炼数十遍,候口中成清水,即低头向左而咽之,以意送至丹田,即低头先念‘呵字,呵出心中浊气。念时,不得间‘呵字,声闻即气粗及损心气也。念毕,仰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以补心气。吸时令长,即吐少纳多也。如此者六次,心毒气减消,即心三元亦渐复矣。再依次二念‘呼字,耳亦不得闻呼声,如此者六,所以散脾毒而补脾元也。次又念‘哂字,以泻肺毒,以吸而补肺元,亦须六次。次一念‘嘘字,以泻肝毒,以吸而补肝元。‘嘻以治三焦客热,复吸清气以补。三‘吹,以泻肾毒,吸以肾元,如此者并各六次,是调小周。小周者,六六三十六者,卅六遍,而六气已遍脏腑,三毒气渐清病根除,祖气渐完矣。次看是何脏腑受病,如眼病,即又念‘嘘‘、嘻二字各十八遍,仍毒,次以吸补之。总之,卅六讫,是为中周。中周者,第二次卅六通,为七十二也。次又再依前呵呼四嘘嘻吹六字法,各为六次,并须呼以泻之,吸以补之。念当精处,不可怠废。此第三次‘吹卅六也,为大周,即总之为一百单八次,是为百八诀也。午时属阴时,有病,对南方之。南方属火,所以却阴毒也。然又不若子后午前,面东之为阳时也。如早起床上,面东,将六字各为六次,是为周,亦可治眼病也。凡眼中诸症,惟此诀能去之,他病亦然神乎,此太上慈旨也。略见《玉轴真经》而详,则得之,师授也。如病重者,每字作五十次,凡三百而六腑周矣。却漱炼、咽液、叩齿如初,如此者三,即通为九百次无病而不愈。秘之,非人勿传。孙真人云:‘阴雾恶气猛寒,勿取气也,但闭之。诗曰:‘春嘘明日木枝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咽定收金气润,冬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食,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身丹。金丹秘诀:‘一搽一兜,左右换手,九九之功,真阳不走,戌亥二时,阴盛阳衰之候,一手兜外贤,一手搽脐下,左右换手,各八十一下,半月精固,久而弥住。李东垣曰:‘夜半收心,静坐片时,此生发周身,元气之大要也。精神生气,精神生精,此自无而之有也。炼精化气,炼神还虚,此自有而之无也”。该篇经文演述的是道教的吐纳术,它以“呵、呼、咽、嘘、嘻、吹”六字,概括了道教吐纳过程与其效果,即在呼吸调节中,吐出胸中的浊气,吸进新鲜空气,以求延年长生,强调的是在呼吸中,获取先天之气,以补后天之气。

乙本还有一篇无题经文,以口诀形式,演述日常养生方法,既简明又通俗,很便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其文曰:“发宜多梳,面宜多搽,目宜常运,耳宜常弹,舌宜抵腭,齿宜教叩,津宜数咽,浊宜常呵,背宜常煖,胸宜常护,腹常摩彀,道宜常撮,肢节宜常摇,足心宜常搽,皮肤宜常干沐浴(即搽摩也),大小便宜闭口勿言。诸伤:久视伤

血,久卧伤气,久生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暴喜伤阳,暴恕伤肝,穷思伤脾,极忧伤心,过悲伤肺,多恐伤肾,善惊伤胆,多食伤胃,醉饱入房伤精,竭力劳作伤中”。

天地门教的驱邪咒语法术,源于道教。《圣意叩首之数》借用道教的这种法术形式,写进天地门教的信仰内容,予以演述。乙本记有《觅魂咒》、《护坛大咒》、《护身咒》、《全法大咒》、《闭血咒》、《斩法咒》、《北斗咒》、《中平大咒》、《点法咒》、《行针咒》、《天意福咒》、《练法咒》、《捆法咒》、《振人咒》、《化乳咒》、《招魂咒》、《点眼咒》、《牙疼咒》等。如《护身咒》:“真香一炷护身鞭,奉请真武北霸天,后有灵官来助道,路遇妖魔斩流千”。这里将天地门教信仰的一炷香添加进去。又如《斩法舟》:“日出东方一点红,奉请老师下天宫,打魔捉邪多灵应,随香助道显神通。求师傅知会箭等于小徒使,使日后斩魔人的魔症”。这里又将老师即董计升奉为“打魔捉邪”的神圣。再如《行针咒》:“修真李师傅位居正东,针针针,道开山取水地,道剪草除根,天灵灵,地灵灵,一条大龙往下行,是寒、是火、是食、是气,求修真李老师圣针降下,三灾开去。慈悲”。这是奉请董计升的“林传八支”第一支李修真显圣治病。

天地门教的避灾剑诀,则基本取材道教,甲、乙两种抄本均记有《太乙神针言剑诀》、《避火真言剑诀》、《夜防小人真言剑诀》、《催生真言剑诀》、《避血真言剑诀》、《鱼刺卡嗓真言剑诀》、《疟子真言剑诀》、《痘疹真言剑诀》、《观音救苦剑诀》、《观音收魂剑诀》、《治眼真言剑诀》、《降魔真言剑诀》等。如《太乙神针言剑诀》:“上方针,下方针,神针下,病离身。吾令奉借来除宫,针消灾病化灰尘。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叩首卅六”。这是以银针为人治病而念诵的剑诀。又如《避火真言剑诀》:“奉请上方神丙丁,老君差我下天宫,水要见火成寒气,火要见水化成冰。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叩首卅六”。这是为预防火灾而念诵的剑诀。再如《催生真言剑诀》:“天门开,地们开,王母娘娘催生来,一斧劈开阴门户,子母分身便下来。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叩首二十四”。这是祈求产妇顺产而念诵的剑诀。但是,也有个别剑诀,写进了天地门教的信仰内容。如《雀蒙眼真言剑诀》:“家乡有座凤凰台,无生老母降临来,圣手拨开雀蒙眼,当下急速看明白。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叩首二十四”。无生老母是天地门教的最高崇拜,家乡即真空家乡是天地门教追求的理想境界,该篇剑诀奉请无生老母从真空家乡降临人间,为人医治眼疾,使患有雀蒙眼即白内障的人重见光明。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责任编辑于光)

猜你喜欢

经卷当家天地
精灵当家
精灵当家
精灵当家
竹枝词
今夜
中华小当家
唐代《妙法莲华经》卷的修护与研究
晚会入场券
会员天地
交友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