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实验设计分析

2009-10-16陈长彬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6期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实验设计课程教学

陈长彬

摘 要:“啤酒分销游戏”是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为增强学生对供应链中信息扭曲和牛鞭效应的理解,通过在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对实践性教学思想的引入与设计,对“啤酒分销游戏”进行实验设计,并以实例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理解信息扭曲和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啤酒分销游戏”;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1-0244-01

1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实践性教学设计思想的引入与设计

1.1 供应链管理课程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采用理论课和实践课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堂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述,对运输、仓储、配送等基本流程进行视频演示,随堂分析讨论物流企业的供应链流程实际运作案例,启发学生思维;安排指导教师进行供应链各主要环节的实验教学,结合参观实训实习基地,聘请实习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作为课程教学的兼职教授向学生传授一线实践经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操作实践的结合;课后根据供应链管理课程中各章节的特点,进行单元测试、篇章测试和综合测试,采取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的教学过程,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2 实践性教学思想的设计

在供应链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运作案例进行讲解;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在课堂上适时的安排一些角色互换,即让学生分担不同的角色,体验在具体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与理论结合加深记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具体环节,在讲述各个环节的同时,配有相应的实践内容,形式可以采取多样化,有利于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形式方面,改原有课堂教学的板书形式为多媒体、板书、实验设计、参观教学形式相结合,引入幻灯片、电子教案、录像教学和参观观摩形式。

1.3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沙盘模型

在处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上,现有的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很难解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实践教学的目的等问题,也造成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脱节。在实践教学中,由于企业分工和个人兴趣所在,学生往往只会关注供应链管理的某一方面,缺乏系统的认知,这就使实践教学容易与理论教学相分离,而这是不能达到本科物流教学的目的的。沙盘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模拟时间和深化理论理解的媒介。通过沙盘模拟可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供应链与物流系统的构成,以及供应链与物流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并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联系,深化学习效果。

2 “啤酒分销游戏”实验设计

2.1 游戏背景

啤酒游戏,是1960 年代,MIT 的 Sloan 管理学院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类似“大富翁”的策略游戏。Sloan 管理学院的学生们,各种年龄、国籍、行业背景都有,有些人甚至早就经手这类的产/配销系统业务。然而,每次玩这个游戏,相同的危机还是一再发生,得到的悲惨结果也几乎一样:下游零售商、中游批发商、上游制造商,起初都严重缺货,后来却严重积货,然而,消费者的需求变动,却也只有第二周那一次而已!如果成千成万、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参加游戏,却都产生类似的结果,其中原因必定超乎个人因素之上。这些原因必定藏在游戏本身的结构里面。

2.2 游戏简介

该游戏是用来说明供应链中的信息畸变,也就是出现所谓“牛鞭效应”的游戏,也是供应链管理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它是通过生产与配销单一品牌啤酒(情人啤酒)的产销模拟系统中进行的。参加游戏的学员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他们只需每周做一个决定,那便是订购多少啤酒,唯一的目标是尽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使利润最大。三者间的联系知识由卡车司机通过一张纸上的核对数字(订货单、发货单)来沟通信息。

2.3 游戏目的

通过该游戏使学员们认识到以下几点:

(1)时间滞延、信息不充分对产销系统的影响。

(2)信息沟通、人际沟通的必要性。

(3)扩大思考的范围,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认识到自己若想成功,必须其他人能成功。

(4)突破一定的习惯思维方式,以结构性或系统性的思考才能找到问题并有改善的可能。

(5)避免组织学习的障碍。

2.4 角色设置

全班分为三组,每组33人。每组选出2名同学,担任司机,消费者角色,并负责适时发布一定的信息。

其余同学按照以下要求分工:零售商由16组学员扮演,每组1人;批发商由4组学员扮演,每组3人;制造商由1组学员扮演,为3人,共31人。

2.5 时间安排

角色分工:3-5分;

发道具:3-5分;

明确角色任务:10-15分;

进行模拟:90-110分;

进行20-30回合(第1-10回合最高时限5分,第11-30回合最高时限3分);

利润统计:15-20分;

分析探讨:小组反思——20-30分;

各组讨论发言——20-30分。

3 实例分析——以情人啤酒的订购和销售为例

3.1 零售商的销售与订货决策

(1)零售商在1~6周的销售与订货决策。

第1周:风平浪静;第2周:多卖了 4 箱。 第3周:还是一样。为了安全起见,零售商会多订了一点,订了 12 箱;第4周:这一周,零售商这一次一口气订了 16 箱;第5周:库存沒了。因而,零售商决定跟上周一样,订 16 箱。第6周:开始欠货。

(2)零售商在7—9周的销售与订货决策。

第7周:依旧。零售商只好另外订了 16 箱。 第8周:零售商本周订了 24 箱。第9周:先了解一下批发商的情况。

3.2 批发商的销售与订货决策

(1)批发商在1—3周的销售与订货决策。

第1—2周:一如往常。批发商还是向制造商订 4 卡车啤酒。第3周:小波动。批发商订了 6 卡车的情人啤酒。

(2)批发商在4—7周的销售与订货决策。

第4—6周:持续畅销。第7周结束,库存量变负的了。

(3)批发商在第8周的销售与订货决策。

第8周:越来越惨。零售商的订单持续增加,对零售商积欠的数量也一直增加。

(4)批发商在9—15周的销售与订货决策。

第9—13周。持续恶化。第14—15周,进货终于大量增加了,零售商订单也开始减少了。

(5)批发商在16—17周的销售与订货决策。

第16周,零售商订单开始都变成 0 。 第17周,库存显著地大量增加。

3.3 制造商的生产与销售决策

(1)制造商在第6周的生产与销售决策。

第6周:订单急遽上升。

(2)制造商在7—16周的销售与订货决策。

第7—16周:订单不断增加,产量仍然赶不及订购量。

(3)制造商在17—19周的销售与订货决策。

第17周,生产量赶上了,但批发商送来的订单变少了;第18周,批发商的订货量变为0;第19周,订单还是 0,过剩的生产量堆积如山。

4 思考与总结

该故事讲的是啤酒的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原本三者之间的销售、批发和制造基本维持了一种“平衡状态”。就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而言,距离终端越远,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度越弱,由此引起的库存波动也越大,与实际需求量的偏差也越大。信息不畅通,供应链各环节相互分割,仅从自身利益着眼,要么,订单奇大;要么,订单骤减,这样剧烈的动荡,势必使整个系统处于非良性运转中,严重者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陷于瘫痪状态。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 供应链管理(第二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郭捷. 工商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5):156-158.

[3]@冯华.供应链管理实验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甘红云,郦瞻.现代物流管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29(4):150-151.

猜你喜欢

供应链管理实验设计课程教学
不同的温度
有趣的放大镜
哪个凉得快?
无字天书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供应链管理导向下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