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翻译与语言的多元文化发展

2009-10-16香玉霞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6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要求跨文化交际

香玉霞

摘 要:旨在探讨翻译活动与语言的多元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翻译活动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发挥的作用,翻译活动的未来走向及其发展要求。并将以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为例,分析语言翻译对其本身文化及其他语言文化的影响。翻译活动与语言多元文化的保留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人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翻译;语言;多元文化;跨文化交际;发展方向、要求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227-02

1 引言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提到,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这是使国际金融体系与美元脱钩的最新尝试。然而,创造新的国际储备货币这一提议是否预示着美国经济主导全球经济的格局遭受冲击的同时,当今世界的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的地位也受到动摇呢?建立一种新的国际通用语来代替英语是否可行呢?倘若巴别塔重建成功,翻译的世界末日是否也随之降临?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翻译,就必定灭亡。要发展,一定要翻译。“For a nation, translate or die.”

2 翻译与语言多元文化发展的内在关系

2.1 语言的多元文化孕育翻译

当前,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虽然英语无可非议地成为世界通用语,但是在建立地球村的过程中,交流是否毫无障碍呢?巴别塔的倒塌,交流有了困难,语言多元格局已经形成。一方面是全球化,一方面是多元化,两者同时并存,这就存在一个悖论:要保存文化的多样性当要纯粹、“地道”的各种文化,但不同文化之间又不可避免地互相渗透、吸取。如何解读通天塔,如何诠释语言多元文化,这课题与翻译实践活动息息相关。有一个著名的语言相对论,语言之差异即世界之差异。斯坦纳在其著作《通天塔以后》中谈到,要严肃地讨论翻译,就必须首先考虑一下通天塔的含义。

无可否认,单从功利方面考虑,由多语言产生的混乱所造成经济、政治和社会灾难也比比皆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是导致许多国际化进程受阻或组织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所有这些冲突,首先是语言的障碍,更深层的是多元文化与意识交流的障碍。人类每天花费大量的金钱与资源来克服语言文化交流中的阻碍,这是否属于一种浪费?既然使用一种国际统一的语言更符合经济原则,为何习惯以谋求利益最大化的人类仍然拒绝使用?要将这种独特的内涵用另一种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理解,决非易事。毋庸置疑,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体系,而全球化需要世界在一个彼此接受的体系内交流,这种区域的个性化加上语言文化的多元性使得多数国际行为主体成为国际环境中的不知情者。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在2001年和2005年10月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文化多样性公约》。这表明,在国际社会中,支持“文化多元性”的人士也越来越多,呼声也越来越高。由此可见,人类不仅需要面包来生存,也需要语言多元文化来生活,这就为翻译活动的崛起创造了一片天地。

2.2 翻译为语言多元文化发展供给营养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文化)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从现代符号学的观点来说,翻译的实质就是以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来表达同一的思想、意思。人类的语言总体上表现为无限种个别语言,它时而表现为相对的差异性,时而表现绝对的差异性。这种产品随着我们在世界上的位置不同而变化;我们被赋予的不仅是语言,也是各种不同的个别语言。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与理解的过程中,翻译是一种重要方式。由于每一种语言和文字,都有独特的描绘世界的方式、视角,所表达的内容有独特的文化语境和读者对象。正是不同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一个文化宝库,而恰恰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不同语言经常诱发人们的灵感、激发人类的新思维,从而导致某种文化的革新。没有语言文化的多元发展,就不可能出现今天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人类各民族之间也的确存在语言、思维和文化差异,翻译本身也是一个悖论。语言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和意义的不确定性(语言的模糊性)导致容易翻译的失真,这也引发了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冲突。符号的意义一旦在不同系统间进行转换,就难免遭受“价值亏损”。那语言与文化是否可译?翻译的效果究竟是跨文化“理解”还是“误解”?笔者认为,正因为语意的不确定性赋予了翻译足够的空间,从而使语言之树常青。同时,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互译也使得社会更加包容。当我们不断地记录、描述和翻译差异的同时也在超越差异,语言多元文化也得到营养补充,更加深入地发展。

3 翻译活动的未来走向

3.1 实用翻译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文化传播、翻译交流的过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外来词和新词汇。语言自身在发展。出于商业、科技、网络和旅游发展的需要,新词的涌入是历史的潮流,英语也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同时具有新观念的输入和传统观念的重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的内涵,因此我们能够从语言使用的变化来窥探文化的发展。

香港,她挣扎于“两文三语”(英、汉书面语和粤语、英语、汉语普通话)之间,处于“一个国家,两种身份,三种语言”状态中的香港人对语言的态度比较复杂。在香港,上至金融家,下至清洁工,言谈中总有英语词汇的蹦出。仔细倾听,这些英语词汇并非纯粹的英文,而像是翻译了的粤语。如英语中的“sergeant”(警官),他们口中则是“沙展”。笔者认为,这种转变,虽然对语言的多元文化的融合有正面的影响,但同时也使得语言失去其本身所具有的纯正特性。无可否认,有时候为了迁就交流,翻译需要牺牲一些语言形式的特色。德里达也的确说过,任何东西都是可翻译的,以及不可翻译的。现实的翻译,总是处于理论上的好与差的中间。失去背后几个世纪文化依托的语言翻译也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今时代,国际交流语篇(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的语篇)的地位正在提高,但其原文是没有家园,无文化为依托的。这类的文章主要是为了交流,因此在语言上求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一类没有家园的语篇,我们该如何翻译呢?翻译国际语篇没有必要为译文找到家园,因为原文本身就是无家可归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无需假想自己的身份,忠实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即可。

3.2 审美翻译

文学翻译可谓是典型的有家可归的范畴。那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保留语言本身的特色呢?象牙塔的金科玉律是:文学翻译要注重原文的语言细节,方可反应原文的语言特色。这是文学翻译的理想境界,然而语言文化的实质性差异决定“忠实”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的译者则认为问题风格可以再现,提出“译狄更斯,还他一个狄更斯,译海明威,还他一个海明威”。但这实践起来往往不可行。就英语为例,它通过在世界的扩散,已经发展成为多种变体,译者难以展现其风格。钱钟书的译文如他自称: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是译本。不过,汉化至极的译文大概不会同时又忠于原文。如何才算是忠实呢?译者又有多少自由呢?译者应在句法结构上有十分大的自由,设法摆脱原文句法结构的束缚。美国翻译学家奈达先生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在译文调整方面给出诸多建议,也解决了相当一部分的语言文化翻译难点。叶子南先生认为,在实际的翻译中,译者对译出语难以达到入木三分的理解,所以译文特色可以尽量向译入语靠拢。这不仅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起码也较好地保留了译入语的文化特色。

4 翻译活动的未来发展要求

如何跨越翻译障碍,促进语言多元文化交流是一门重要课题。虽然人类思维和世界观存在着差异,但同时也具有某种共性。翻译仍然可以使人类相互理解。事实上,翻译的东西越来越多。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让翻译越来越好呢?根本出路在于翻译工作者必须精通双语以至两种文化,只有掌握文化后才能准确地理解语言。翻译教学要强调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既要关注外语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又要关注本民族语言、维护本民族文化,强调本族语言在多元文化中的重要性。老师也应当把语言的特定文化因素的内涵揭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差异敏感性和语言转换能力。奈达先生也曾呼吁:我们需要的是对语言丰富的蕴涵、对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翻译艺术具有高度敏锐感觉的翻译工作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不仅要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同时也要通过翻译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然而许多外语系学生过分强调接触西方意识,获取西方思维模式,而忽视了自己在母语文化方面的修养,甚至慢慢丧失本土语言文化。

笔者进行了一份抽样调查,对象是中山大学英语翻译系的24名学生。问题是:在日常交流中,你会遇到找不到合适的中文表达,而想到英语表达的情况? A经常B偶尔C从来没有。调查结果显示,5名学生(21%)选择A,19名(79%)选择B。而没有人选择C。

这项简单调查所反映的问题仍值得我们重视!正确理解本族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智慧积累是保持语言多元文化的根本。而且,翻译的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介绍本土语言文化。不充分掌握本国语言文化,谈何翻译呢?

5 结语

英语目前仍是强势语言,在多种国际交际场合和科技文献、政治文献中广泛被使用。据统计,当今世界75%的电影频道是英语节目,80%的电子邮件用英文传递,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85%的国际组织以英文为工作语言,100%的软件源代码是英语格式。在此大背景下,弱势语言失去自己的语言中具有灵性的那一部分是有可能的。斯坦纳有一句话:当一个语言死去时,一个世界可能也随之死去。在此大背景下,翻译活动对多元文化的保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丰富了我们的思想。与此同时,语言多元文化为我们提供了看事物的新角度,促使社会进步。英国哲学家罗素说道: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没有翻译,跨文化交际与理解就无从谈起;没有语言的多元文化,翻译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世界将不再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叶子南.英汉翻译对话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2]@金慧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3]@索绪尔著,张绍杰译.普通语言学教程:1910-1911索绪尔第三度讲授[M].北京: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4]@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要求跨文化交际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