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提高养鸡的育雏成活率

2009-10-15朱政世

农民致富之友 2009年10期
关键词:种蛋雏鸡鸡舍

朱政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鸡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不少农村养鸡场鸡舍简陋、疫病防疫意识不强、养殖人员技术低下、等原因,造成了育雏的成活率低,养殖效益不高。如何提高育雏的成活率,笔者认为科学孵鸡与育雏,是保证鸡的成活率、提高鸡的产蛋率和产肉率的关键环节。

一、育雏期管理重点要把握好四个关键:

1.育雏温度。刚孵出的雏鸡,体温比成鸡稍低,调节能力极弱,因此必须掌握好育雏的温度。一般入雏时,前2周室温不低于32℃,以后每星期降低2℃,直至22℃,逐渐停止加热,但这只在大致范围。在实际生产中,要细心观察鸡群的状态,调节合适的温度。

2.新鲜的空气。当鸡群密集饲养时,初期雏鸡生长发育迅速,排出的二氧化碳和粪便中的氨气使空气污浊,对雏鸡的发育不利,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为此,可将排气风机换成大、小两种通风量的风机,依照室内的温度和空气污浊的程度,控制排风量。既保证育雏舍的温度,又达到舍内外空气的流通。这样,雏鸡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将会明显下降。

3.雏鸡需要全价高蛋白饲料和合理的饲喂。雏鸡消化能力差,消化道短,生长迅速,一周后的体重,可为出壳雏鸡的1倍。所以,雏鸡饲料含粗蛋白质19%~20%方可满足正常发育需要。饲料中的代谢能量11.91兆焦/千克,钙磷比例、维生素、微量元素必须合乎标准。于前2周,每2小时喂1次;3周龄时,每3小时喂1次;以后逐渐换用料桶,自由采食。以少添勤喂,保证饲料新鲜为原则。

4. 饲养密度与雏鸡的发育、健康程度均有密切关系。密度过大时,易造成采食不均,发育不整齐,抗病力低,易感染葡萄球菌等,易养成啄羽、啄肛,死亡增加等。必须依据日龄的变化,逐步扩展活动范围,结合外界气候、舍内通风状况和需要,不断地调节活动面积,方可达到促进发育,减少死亡的目的。

二、要加强日常管理。要保持鸡舍及环境清洁卫生。调节好湿度与通风,经常观察鸡生长发育的状况,保持适宜的密度,做好强、弱分群。

三、要做好疾病防疫。(1)加强对父母代种鸡的防病、定期检疫工作。(2)对种蛋收集坚持每两小时一次,立即熏蒸,送入蛋库,低温保存。(3)对孵化室、孵化机、出雏器等环境用高压水泵冲洗后,用消毒药(如0.5%消特灵)喷雾消毒两次,这样在种蛋孵化过程中,可减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污染。(4)种蛋入孵前,再进行消毒两次,为培育健康的雏鸡奠定基础。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有效提高雏鸡成活率。

(作者单位:150801黑龙江省方正县伊汉通畜牧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种蛋雏鸡鸡舍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鸡舍
优选雏鸡四法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