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避暑自有术

2009-10-14徐双华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蜂房纳凉河马

徐双华

现在人们越来越会享受,温度稍微冷一点或者稍微热一点,就躲进空调房里了。自然界里的动物没有空调房,那它们是怎样度过炎炎夏日的呢?

动物自有动物的绝招,如果它们会说话,它们一定会骄傲地告诉我们: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咱们自有一套避暑的办法。

河马平时生活在水里,所以再毒辣的阳光也奈何不了它。可是当它离开水上岸后又该怎么办呢?这时的河马虽然失去了水的保护,但是它可以利用自身的“防晒霜”抵挡太阳的毒晒。原来,河马的皮脂腺能分泌出一种红色的黏液。干燥后,像一层防晒隔膜,可以保护它那敏感的皮肤不受紫外线的侵害。入水以后,隔膜外套又会溶解脱落。有了水和独特的“防晒霜”的双重保护,河马就可以安然度夏了。

猴子是聪明的动物,懂得水分蒸发有致冷的作用。所以,要是它感到太热了,就用潮湿的舌头去舔自己的两只毛茸茸的手臂,这样就像手臂上盖着两条湿毛巾,顿感凉爽。

鳄鱼在炎热的天气里,总是长时间呆在岸边,张大嘴巴,通过急促的一呼一吸,将体内热气排出,吸入清凉空气,以便降低体温。

松鼠身上的“空调器”是它那粗大的尾巴。天气炎热时,它就把尾巴竖起来,像一把大伞遮住身体,避免阳光直射,为自己带来一片阴凉。

兔子借助耳朵调节自身的体温。气温低时,它会把耳朵紧贴在背上,保持热量;气温高时,就竖起耳朵散热。因为兔子的汗腺极度退化,只能靠耳朵里丰富的毛细血管,把体内产生的热量散发出来。

蜜蜂靠集体的力量来避暑。蜜蜂的巢内,盛夏温度很高,为了给蜂房降温,一部分蜜蜂便运来水,洒在蜂房周围,另一部分蜜蜂则在蜂房的入口处整齐地排好队,用翅膀使劲地往蜂房里扇风,从而加快水分的蒸发,以带走蜂房内的热量,降温4℃~6℃。

非洲和印度的鹤鸟驱热和纳凉的方法是,不时将清凉的水喷洒在自己身上,把泥浆涂在自己的脚上。在南非,有一种会上树的鱼,到了夏天,就爬到树上的阴凉处,睡上两个月,以度过酷暑。

海洋中的动物,也同样面临酷暑的困扰。海洋中的海马,它们有一套独特防暑妙法。它们既不潜入深水中,也不到海草多的地方去纳凉,而是一动不动伸展四肢。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以为它们是在晒太阳浴呢。原来,海马的皮肤腺能分泌出一种红色的黏液,待黏液干燥之后,就像一块遮阳板一样,可保护海马敏感的皮肤,遮挡太阳的曝晒。这样看来,海马和河马的防暑方法竟然有些相似呢。它们之间说不定还有些渊源呢!

生长在非洲浅海水域的肺鱼,为了安全度过暑热天气,每当夏季来临之前,就开始做避暑的准备工作。它们选择泥沙质的海区钻进底层,通过自身分泌黏液,把底层周围的泥沙粘在一起,精心筑成小穴巢,作为避暑纳凉的安乐窝。待到夏天暑期过去后,才出来畅游各自喜爱的水域,恢复正常的海洋生活。

在撒哈拉沙漠里有一种大蜘蛛,它也会通过筑巢的方法躲避酷暑,当然,它所修筑的与其说是巢,还不如说是一口井。夏季来了,它就开始了挖井工作,最终挖成一口直径约为25厘米、深约40厘米的井,然后在井口吐丝织网,以遮蔽夏日炽烈的阳光,悠然自得地躲在井底享受清凉,安度盛夏。

你看,动物们避暑确实各有妙招吧!

(编辑 白 鸟)

猜你喜欢

蜂房纳凉河马
“纳凉公交”值得推广
蜂房历险记
大嘴河马
阴囊湿疹的尴尬,用蜂房粉解决
河马哈哈的烦恼
肥壮的河马
动物纳凉各显神通
蜜蜂找路
纳凉
河马为什么满身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