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油价该谁说了算

2009-10-14

记者观察 2009年15期
关键词:成品油油价石油

彭 斐

从6月1日到6月30日,国际原油期价从每桶68.06美元涨至69.89美元,上涨2.7%;在此期间,北京汽油价格却从每升5.89元上调至6.37元,涨幅8.1%。6月30日,按国家发改委规定,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每吨分别上涨600元。此次提价也是6月份一个月内成品油价格的第二次上调。这已是国家发改委对成品油价格在半年内第四次调价,其中3次为上调成品油价格。

与美国汽油零售价格相比,中国的汽油价格大约高出1.8元。一些消费者很困惑:国内成品油价比美国还高合不合理?如此油价形成机制还算是“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吗?

车主的“油”账本

6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6月3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600元。同时要求,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要做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的衔接,确保市场供应。同时要加强成品油市场动态和价格监测,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

6月30日凌晨,北京汽、柴油零售价上调,其中市民常用的93号汽油每升涨价0.48元,从原先的5.89元/升涨到目前的6.37元/升,这已经和2008年10月份的历史最高价持平。虽说,根据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国际油价反弹接近70美元一桶的时候,上调油价也在情理之中,但涨价的幅度却让很多司机吃了一惊。

新月出租公司的司机张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每天行驶的里程在200多公里,油价上涨前每天需要加100元左右的油,但从6月30日当天开始,同样的行驶里程,他每天需要多支出油费近8元,这样一来,他每个月需要多支出240元。现在北京有近10万辆出租车,仅在出租车用油方面,每月就将会多投入2400万。

家住南五环亦庄的刘先生在一家位于中关村的IT公司上班,每天开车上下班,他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开的车是捷达,加93号汽油,每个月油钱1000多元。之前每升价格5.89元,现在为每升6.37元,这么算下来每月油钱又要多开支90元左右。

他说,3月已经上调过一次了,6月初又上调,现在再涨,而且涨的幅度比之前还大,每个月比年初多花200多元钱了。

跌得缓慢,涨得急躁

汽车时代,只要有关油价的些许风吹草动都可以在社会上引起一股股讨论的热潮,2009年5月7日开始施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就把油价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其实,在这个“办法”出台前,油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少消息最终直指涨价这一结果。只不过最后大家等来的不是涨价的消息,而是一纸油价管理办法的文件。

“办法”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办法”还规定,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国家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这意味着国际油价居高不下时,国家将适当补贴成品油消费者。

发改委以及中石化、中石油两大企业,一直强调我国的成品油价格要和国际接轨,与市场游戏规则接轨。

“可现在人家10美金已经掉下来了,我们这边反而又上涨了几毛钱。”广大网友的基本看法是:“怎么老见你往上涨,就是不见你往下跌呢?”

以美国油价为例,2008年原油从每桶150美金降到30美金的时候,我国的油价变化不到两毛钱。

2009年1月份实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来,1月15日每升降了0.12元;2月份国际油价持续低位的时候,国内油价按兵不动;3月份,国际油价大幅反弹之后,3月25日国内油价每升上涨0.35元;6月1日上涨0.33元,6月30日上涨0.48元。

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频繁调价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不适应。调查数据显示,91.7%的人认为油价实在是太高了。

中美油价孰高孰低

作为调价的关键因素,发改委并未透露“企业利润率的具体比例”,但此前有媒体报道,当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成本利润率定为5%;超过80美元,每上涨5美元,成本利润率减少1%。当原油价格达到105美元时,成本利润率为零。

根据《中国日报》报道,此前中石油曾透露,国内成品油出厂价以布伦特、迪拜、辛塔3种原油价格为基础,加上运费、加工成本、税金及5%利润率来确定。

从6月1日到30日,油价一个月内连续两次上调,有舆论质疑国内油价“虚高”,而最大的赢家,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石油巨头。

而此时,中石化一位权威人士不失时机地拿出一份详尽的中美两国成品油价对比数据,力证国内油价目前仍低于美国。

该对比数据以7月6日的油价水平为例,美国当天的汽油零售价为每加仑261.2美分,其中包含了联邦税18.4美分/加仑以及州税21.72美分/加仑,税占比为15.36%。按照汇率折算之后,美国不含税的汽油价格折合人民币为3.99元/升。至于柴油,美国不含税的柴油价格折合人民币为3.83元/升。

而7月6日中国90号汽油的最高零售价为7543.67元/吨,其中包含了增值税1096.09元/吨、消费税1388元/吨、城建等税收248.409元/吨,税占比为36.22%。最终,不含税的国内汽油价格为3.47元/升,比美国低13.03%;不含税的柴油价格为3.38元/升,比美国低11.75%。

但数据同样显示,和国外石油企业相比,中国石油企业的盈利是非常高的,在中国,剔除税收之后,盈利达到了64%,这个数字和英国的27%与日本的45%相比,说明石油行业更多的盈利是给了两家垄断企业。

按照目前每升6.37元的油价,剔除政府税收后石油公司真正拿到的销售收入约4.08元。而美国的石油公司拿到的为3.64元,英国的石油公司为3.294元,日本的石油公司为3.4元。中国的石油公司拿到的钱远远高于这些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对于中国的油价比美国还贵,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相对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消费水平,中国成品油价格偏高了。”

油价该谁说了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王炜瀚认为,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实施后,国内石油企业的成本依然缺乏透明度,这就使得国内市场油价高于国际水平成了常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邓郁松认为,美国油价不是政府定价,而是企业自主来定价。我国成品油市场竞争性不强,所以还不能完全通过市场化方式来定价。简言之,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目前我国的加油站被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垄断,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引入国外的外资加油站,比如壳牌、艾德森美孚或者是法国的道达尔,这样的石油巨头到中国来设加油站,一方面能够保证成品油来源的多样性,另外也引入了竞争机制,对消费者也是有好处的。

但实际上,排除竞争机制,油价的构成包含多个部分,在我国就有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等,还包括炼油厂的加工成本、运输成本,还有作为销售终端的加油站利润等等。而每次油价调整,老百姓并不能被告知价格调整的是油价中的哪一块。而价格涨在哪,正是我们需要知道的。

其实油价不管是涨还是跌,如果真正是依照市场规律,老百姓都能接受,但现在这种急涨缓跌,反映出的是我国成品油价格体系的不透明和不健全。经济复苏靠的不是一两个企业的盈利,靠的是信心,温家宝总理说过,信心比黄金还要宝贵,在这样的时局下,任何可能影响信心的调价都要三思而后行。

网友评论:油价,好快的刀!

这次油价大幅上涨,中国的两家石油大亨再次成功展示了对国际行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并且在与国际并轨之路上又做出了中国企业的表率;而发改委相关审批部门呢,也再一次表现出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假如不讨论涨价本身,这是好事。

可惜的是,民众们还是缺乏大局观,总会首先为自己越来越瘪的钱包喊痛,总会狭隘地喜欢揪着过去的事不放,比如当年国际油价暴跌时,为什么价格就没与国外接轨?比如海外油价如今涨个4%就炸开了锅,可当初从100多美金跌到40美金以下,却一直不声不响?比如说为什么这几年油价上涨次数已经到两位数,却没见哪次真正被发改委阻击了,审批流程反而越来越顺畅,然而之前屈指可数的那么一两次降价,却调研了又调研,探讨了又探讨,听证了又听证,好不容易要实施了,还同燃油税挂上了钩?

当然,这两者是不应该有联系的,对吧?邻居家训练两只土狗,扔出根骨头,狗冲得比狼还快;可让它们把叼着的骨头交回来时,却总是一点点挪着小碎步,要是主人家不注意,还偷偷往后蹭两步。当然,这种趋利行为只是低等动物的天性,与掌握着中国石油命脉的两大精英企业并无关系,说说而已,不要联想。

中国群众的一个毛病就是想像力太丰富,譬如某个行业被一两家企业垄断了,就总会怀疑人家暴利,怀疑在挣老百姓的黑心钱;又假如再牵涉到某个上级审批机构或者职能部门,便忍不住地往暧昧和猫腻的角度联想。这是不对的,看看人家官方的解释:“其实从很早以前就在为国内车主们垫钱呢,再不跟着国际涨价就亏不起了。”企业的善良原来被人们误解了:中石化、中石油之前巨额盈利的财务报表原来只是用来哄股民开心而已;在人家如此亏损的前提下,广东一些油站还私下降价卖油,原来真的是在做活雷锋;而此前有消息称,中国成品油质量之所以如此之差,是因为两家中国石油企业以远低于国际原油标价的超低价格收购渣油冶炼所致,这大约也是别有用心者的谣言吧?

看到网上有人把油价上涨比成温水煮青蛙。其实把中国车主和公众比做青蛙是不恰当的,第一,后者没有青蛙那么傻;第二,后者懂得反抗,远比青蛙要危险得多。当然这点简单道理,中国的精英石油企业和相关部门应该是明白的。

猜你喜欢

成品油油价石油
油价这么低,“三桶油”还好吗?
油价低潮的三大教训
石油PK太阳能
和讯网
成品油市场逆转 中国成净出口国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
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