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黎:光亮圈里的“素”生活

2009-10-13胡凌虹

上海采风月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生活

胡凌虹

安静的个性、喜欢吃素喝茶的生活,平日里简单衣着、素面朝天,这让曾黎在娱乐圈这个光亮的世界里平日里显得“另类”。虽然这份“另类”并没有让曾黎在百花丛中成为花魁,却让她惬意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曾黎说自己属于慢热型,念中戏时,眼看着身旁的同学章子怡、袁泉、梅婷等越来越红,曾黎不急不躁依然保持自己的宁静,积蓄着自己的力量。2006年,陈逸飞导演看中这份潜在的美,顶住众多压力,让曾黎成为电影《理发师》的女主角,曾黎一举成名。不过即便成了名,生活中的曾黎依然一如既往地低调、内敛,同时,在闪光灯下、镜头前又展现出某种爆发力,让人惊艳不已。无论是之前《男才女貌》中白领丽人的精明冷艳,《军人荣誉》中卧底女警的英姿飒爽,还是今年新拍的《虾球传》中风尘女子的妩媚娇艳,《单亲妈妈的浪漫生活》中都市女性的乐观浪漫,曾黎都会让人眼睛一亮。而颇有争议的让人们念念不忘的《男人装》封面照,以及为奥运会宣传而拍的“素食五色”照,也显示出曾黎与众不同的素净的性感。

我属于慢热型

记者:最近在忙什么呢?

曾黎:刚刚去了很多地方旅游,该准备工作了。

记者:前不久听说你在拍电视剧《单亲妈妈的浪漫生活》,现在拍摄完了吗?能介绍一下你的角色吗?

曾黎:已经拍摄完了,简单说下角色吧,是一个很要强的现代都市女性,自己抚养刚出生的孩子,可以自己处理生活,但感情却不如意。在剧中和刘蓓的关系很复杂,既是好朋友,又是情敌,但最后我们都收获了爱情和家庭。

记者:这个角色是否有新的突破?

曾黎:其实每一次演一个角色都是一个突破,有时是挑战新的类型的角色,有时是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这一次我觉得又体会了一次白领的感性生活和理性事业。

记者:你演过很多类型的角色,比如《虾球传》中的妩媚娇艳的风尘女子,《花篮花儿香》中炮火洗礼的巾帼英雄,《军人荣誉》中的卧底女警等,哪些是你比较满意的?

曾黎:我的满意要看观众喜欢哪个了,我觉得这些角色都不错,但哪个演得好观众会去感觉,能被认可和喜欢的才能证明我演得还不错,那个角色就是我还算满意的。

记者:哪部戏、哪个角色让你有开窍之感?或者影响特别大?

曾黎:《理发师》影响最大,毕竟是第一次上大银幕,第一次接拍大电影。我属于慢热型,属于在演出中边实践边总结经验,每部戏都能找到突破,一点一点积累对表演的感觉,没有突然开窍,那样就没有热情和挑战的感觉了。

记者:当时拍《理发师》时,你还是新人,导演怎么选中你的?

曾黎:说起来也很偶然。一开始是副导演给我打电话,让我过去谈谈,我也没有任何期望,就像见一般的剧组一样。当时我们只聊了10分钟吧,也没聊太多的话题。我根本就没想到会选中我,直到面试后,我也没去想那么多,我估计导演肯定要让那些大腕来演主角。最后通知我来演这部电影,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记者:有时你也会接偏反派的角色,比如《男才女貌》中的“颜如玉”,这些角色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你选戏、选角色的标准是什么?

曾黎:演反派首先是剧本吸引我,然后是角色,我选剧本和角色其实很简单,看了本子后如果感觉不错,我就会有演出的欲望。

记者:还有哪些类型的角色是你特别想尝试、挑战的?

曾黎:人物性格强烈的或者喜剧,对于演员来说,能演很多不同类型的角色、不同性格的人物,是很幸福的事,只要是合适的角色我都想试试。

天生就喜欢当演员

记者:你有过跑龙套的经历吗?

曾黎:没有过。

记者:做演员那么多年,哪段时间是你觉得最难熬的?

曾黎:刚毕业的时候最难熬吧,那时自信不那么强又热情满满,想在镜头前痛快地表现,但毕竟是新人还是会有点压抑。

记者:你对自己的外表、演技怎样评价?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天生的演员吗?

曾黎:我天生就喜欢当演员,外表确实重要,演技更重要,我希望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外表不再那么重要,演技一步步成熟。

记者:中戏的老师评价你是班里最漂亮的一个,漂亮带给你不少机会吧?

曾黎:老师说我是班里最漂亮的一个,可我也是最后有点成绩的一个,其实,演员不是漂亮就一定能成名,一半是机遇,一半还要靠自己的功底。而且往往最成功的角色是最适合的角色,这样的机会真的要靠运气去碰。我那时压力很大,很久没什么机会,漂亮有时挺误事的,让人感觉像花瓶,我也很无奈。不过从没有不自信过,我觉得利弊是相对的,所以一直在等待。

记者:除运气外,你觉得你能在那么多演员中脱颖而出的优势是什么?

曾黎:碰到好作品,好角色。

记者:在扮丑上、在裸露尺度上,是否有一个底线?

曾黎:扮丑不会太在意,至于裸露,现在都不会去考虑泳装了。

记者:工作久了会有一个倦怠期,对于演戏你是否也会有厌倦的时候?如何调整?

曾黎:有时间去旅行,没时间的话,呆屋里喝茶,能静心就行。

坚持、执着最重要

记者:当初为什么去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当时对演员这个职业有怎样的理解和期待?

曾黎:小时候在北京学京剧,后来分配到湖北京剧团,在那里觉得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每天就是上班啊、练功啊什么的,下了班就没什么事干,我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就这么过了。于是就想考大学,经同学介绍觉得中央戏剧学院不错就报考了,没想到就考上了。两者都是表演,等于我没有离开喜爱的演员职业,而且我觉得面对镜头表演,会比舞台空间大。

记者:据说读中戏时你是班里唯一没有出去拍戏的,看到同学出去拍戏,一个个越来越红,真的不羡慕吗?你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

曾黎:会羡慕,但还好,因为我当时听老师的话,没有好的剧本不如在学校排练话剧,所以就没接戏,很有耐心地去等待属于我的机会。

记者:现在回想起来会有遗憾么?机遇有时是需要主动去争取的。

曾黎:不会遗憾了,如果我去演那些角色,也许一样会演得很好,但我想我有机会演的这些角色都是适合我并且我很喜欢的,对我来说一样是很重要和珍贵的机会。

记者:旁观者总是喜欢做些比较,你们班的同学章子怡、刘烨、袁泉等都越来越红,而你当时是班花,是老师的宠儿,但是一直习惯于低调,心里真的没有一丁点的落差吗?

曾黎:性格吧,我还是喜欢低调,慢热,这样我在不断成长中感觉自己的变化,有种成就感,就不会有大起大落的落差。而且我和子怡、袁泉她们都是好朋友,彼此会互相祝福鼓励,一般不会去比较,看到他们成功很高兴,很羡慕,但没觉得不舒服。

记者:在一切似乎都很张扬的娱乐圈里低调地生活着,会有怎样不同的快乐体验呢?

曾黎:我有圈内的朋友,也有圈外的朋友,有机会去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无论拍戏或者闲暇都能做喜欢的事情。可能我比较不像这个圈子的人,呵呵。

记者:你给人的感觉很平和,与世无争,你觉得这种性格适合娱乐圈么?

曾黎:这可能就和性格有关吧,我不喜欢太强求自己,也同样不愿意强加给别人,娱乐圈是既有的一个小社会,你只能去融入它,而且我也没觉得不适合,我想我有自己的方式,是我能接受的方式去进入我的职业,既然我喜欢演员这个职业,那么我就去融入。

记者:不太主动争取的性格让你失去不少机会吧?

曾黎:我能得到的机会才是我的,没得到的应该就不是我的,所以不算失去,因为很多机会都是双向选择。

记者:现在这个性格是否有些改变呢?现在的你是否比较会“经营”自己了呢?

曾黎:性格现在应该没改变吧,我自己没感觉到,我觉得可能对于事业我还不太会经营,但对生活我想我还能应付,我会去调节我的生活,比如说有长假的时候去旅游,短假的时候去喝茶,我有一些茶友,大家在一起很轻松很惬意。

记者:每年都有很多俊男靓女拼命地想考进表演系,但是实际上即便成功考入,顺利毕业,真正能成为明星的确是寥寥无几,大批人还在“飘”。对于这些年轻的后辈,你有什么建议吗?你觉得要在娱乐圈崭露头角需要怎样的素质?

曾黎:其实悟性很重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坚持、执着我觉得最重要。

不为裸露而拍

记者:提起你,很多人还会想起《男人装》上的照片。一向低调、内敛的你,忽然拍了性感照片,让许多人大吃一惊,当时你心里是如何权衡的?

曾黎:其实看到的都是修过的图片,当时和编辑、摄影师还有经纪人都一起开会讨论的,他们团队很专业创意很好,我们相互信任,所以接拍了这组照片,不是为了裸露而拍。

记者:当时他们提出来很有可能裸露比较多时,你没有想过在这个方面真的合适自己吗?你不担心这组照片出来后会引来争议吗?比如被认为是为了名气在作秀。

曾黎:没想那么多,最直接的感觉是最真实的。我没有怀疑,搀杂这些就很复杂了,如果是作品,没问题,OK,可以。我是很简单的,没有说觉得要裸露就会想很多,越是这样越有作秀的成份在。我觉得这组照片不能说流传百世,至少能够流传一阵子,对于我也好,对于《男人装》也好,在历史上有一个小小的红点就是很好的事情。

记者:你自己对照片满意吗?

曾黎:我觉得还不错,看懂的人不会觉得是裸露的。

记者:如果让你自己来表现自己,而不是时尚杂志的话,你会选哪几个镜头或背景?

曾黎:自然的风景,安静纯净的环境。

记者:你认为自己哪个状态下是最有魅力的?

曾黎:演戏的时候。因为演戏的时候一半是自己,一半是剧中人,而且演戏的时候精力集中,状态是最好的时候。

吃素、品茶与赛车

记者:你有一个很特别的称号:“全球最性感素食艺人”,素食与性感放在一起,你如何理解?

曾黎:我其实从来没想过这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意义。但现在想想,可能它强调的是我一直崇尚的一个观念,就是人要拥有平衡的健康,人体结构一旦不平衡,就容易生病。素食可以调理整个人的身体机能,真的是从内到外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不管是气色,还是精气神来讲,远远超过了以前吃肉的状态,耐力更强了,爆发力更好了,这样就会美,这一点最重要,从来就不是瘦为美的。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吃素的?为何会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呢?

曾黎:那时候正好要拍《理发师》,陈逸飞先生希望我能再瘦一点,这样上大银幕才会更好看,我听说吃素可以减肥,就开始吃素了。但后来还是馋肉,有一天吃涮羊肉突然就吐了,从此觉得还是不吃肉了。一直到现在都没再吃肉。

记者:这个改变对你的生活方式或态度有怎样的影响?

曾黎:我吃素有很多年了,吃素环保又有益健康,工作繁忙,绿色的饮食和生活能调节身体和心态,会让自己更平和了。素食一直是我倡导的。

记者:你曾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夺得“环保明星”的称号,能具体说说你平时是如何倡议环保的?

曾黎:尽量少开车,而且吃素也是环保啊,可以减少杀生。

记者:你不仅吃素,还喜欢喝茶?

曾黎:不少茶友也都是素食主义者,甚至很多吃肉的,喝茶了就不吃肉了,抽烟的也就自动不抽了。茶有很高的灵性,它会自动排除那些比较粗暴的东西。拍戏时我也会随身携带一个便携式茶壶,每天下了戏回到房间的必修课就是静静地品茶。

记者:听说一年前,你在北京海淀区开了一个“行家茶道”的茶社,怎么想到开茶社?

曾黎:茶是养身的健康饮品,我希望给大家多带一些健康的东西。城市生活总是忙忙碌碌,人们总是太忙闲不下来,茶能帮助心绪宁静。安静的力量实际上是非常强大的,能给人很多灵感,很多平时你触及不到的感觉,那个时刻都会蹦出来。每次回到北京,我会第一时间去自己的茶馆。

记者:听说你还是梦舟明星赛车队的成员,怎么想到去参加赛车队?

曾黎:可能很多女孩对这方面都不敢尝试,结果害得他们女生成员太少了,于是就找到我,刚好我对这个运动还挺感兴趣,也没有拒绝,就这样顺利入了车队。平时我就很喜欢开车,也不恐惧快车的感觉。

记者:喜欢安静地喝茶,同时又喜欢玩激烈的赛车活动,感觉相差蛮大的。

曾黎:我从小胆子就很大的。(笑)我觉得这几个爱好并不矛盾,亦动亦静,开车其实很紧张,在那一刻要全部集中精力,不能想别的东西,这也是一种达到忘我境界的方法。

上海是个很有情调的城市

记者:说说上海吧,跟上海有怎么样的渊源?对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怎样的印象和评价?

曾黎:上海的环境很美,生活质量很高,上海是个时尚的大都市,很有情调的城市,我经常来这里工作对这里很多地方很熟悉,很喜欢这个城市。

记者:当年你主演《理发师》,导演陈逸飞先生是上海人,你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么?在拍的过程中,他的言传身教以及和你的接触,是不是对你也有很大的影响?

曾黎:陈老师是个很细腻的人,对人和善,有亲和力。陈老师的精神特别让我们敬佩,让我们去学习。在拍戏过程中,有比较多的接触,感觉陈老师特别注重细节,哪怕是一双绣花鞋,他也会让服装师跑苏州,甚至跑三四趟,他是为了那种真实,重现历史,让大家相信他的那种感受。对于演员陈老师也很细心,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开新闻发布会,因为会后我们要马上去拍戏,我就拎了一个现场拎的包,陈老师看见了,就说:曾黎啊,这个可不能拎在手里,太影响形象了。然后他就拿过去帮我拿着了。他替我们演员想的都是非常周到的。至今我也很感激陈老师当时能顶住压力,坚持用自己这样一个新人。陈老师的离去也让我看淡很多东西,工作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能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才重要。

记者:之前你主演了由上海电视集团电视剧制作有限公司投拍的电视剧《朝九晚五》,体验了一回上海白领的生活,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吗?

曾黎:职业女性其实感情生活很脆弱,可能因为工作的原因忽略了感情,我希望女性不论多忙,还是要将生活和事业协调好。这样女人才完美。

记者:你是事业型的女性吗?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

曾黎:可能不算是吧,我的性格就是不太爱去争,对于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其实就是看心态了,享受工作之外去享受生活。

其实演员也是老百姓

记者:镜头前的你、公众场合上的你、与现实生活中的你,是否有很大差异?据说,你私底下性格还蛮像男孩子的?

曾黎:差异是肯定有的,但应该不大,毕竟都是我,而我也不会去刻意强求。拍戏的时候要去演绎剧中人,有我自己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剧中人物的性格。现实生活中我一般不会去化妆,我喜欢简单着装素面朝天,因为不大会掩饰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会直言,而且我超爱旅游、超爱玩,玩的时候也会感觉自己洒脱得像男孩子一样。

记者:不少局外人认为演员的生活是纸醉金迷式的,是由奢华的衣服、亮眼的闪光灯组成的,那么作为一个当局者你怎样描述演员的生活?

曾黎:我认为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很多消息给大家这样的印象,其实演员也是老百姓,奢华露面的机会是很少的,更多的时候,我们就是普通地生活,拍戏就是上班,不拍戏就是放假,放假的时候见见朋友,安排下一步的工作等等。

记者:能否说说你的爱情观?听说你有个圈外的男友,介意说说他吗?

曾黎:我希望我的爱情是顺其自然进入婚姻的。

记者:娱乐圈里的恋人总是分分合合,即便最终走入婚姻殿堂也会出现不幸的婚变。昨天高调地秀着恩爱,明天就劳燕纷飞。你准备如何来维系、经营你的爱情和婚姻?

曾黎:感情是要顺其自然的,说着简单做起来有点难度,做个演员常年在外拍戏,一拍戏就不知道去哪里,一去就是几个月或者更久,婚姻一般就比较难以维持,所以更要互相体谅,互相鼓励,互相理解。

记者:事业、生活、家庭对于你而言,各是怎样的比重?

曾黎:比较难以选择,因为都是我很在意的事。

记者:生活中,你除了拍戏,还有什么爱好?

曾黎:喝茶和旅游。

猜你喜欢

生活
生活另一面
漫生活
爱生活,爱思考
社保让生活有底了
生活感悟
创意给生活带来了快乐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