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性化:大学课程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2009-10-10时永春

关键词:制度课程

时永春

〔摘要〕随着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资源严重不足,课程管理制度也相对僵化。根据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国外大学课程管理的经验,本文在讨论大学课程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构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需求的、更具弹性的大学课程管理制度。

〔关键词〕课程;制度;弹性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09)02-0143-04

大众化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一个深刻变化。它不仅意味着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而且还更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正如斯格特所言,“高等教育体系大众化所产生的这些新环境在一般和特殊两个层面上都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影响。在一般层面上,它们影响一般大学作为一种知识机构的状况;在特殊层面上,它们影响教学和研究的具体实践”。[1](154)根据我国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字,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2],按照特罗的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初步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相应地,它也必将面临多方面的改革,而大学课程管理制度的改革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大学课程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通过课程来实施的,因而课程管理在大学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扩招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资源严重不足,课程管理制度也相对僵化,其主要表现是学年制、必修课制等管理规则缺乏弹性。据调查,我国大学生对现行的大学课程有比较多的负面感受和评价。

(一)选修课的比重过小,课程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必修课分量过重,致使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狭窄的学科领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受到压抑。在当今大学的课程实践中,一些学校仍然把选修课当作摆设、装点门面,而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有的学校把选修课分为限定选修和非限定选修,其中大量的都是限定选修,而限定选修在一些大学就等同于必修。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自主权受到漠视,学生对课程实际上没有多大的选择权力。他们对课程结构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对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比重方面。据调查①,有90.3%的学生认为,可以任意选择的科目的比重目前只有不足40%。其中,有69.7%的学生认为可任选的科目不足20%。认为有81%以上的科目可以任意选择的学生只有寥寥0.9%。这些数据充分揭示了目前我国大学课程的僵化程度。当前不少学校所谓的学分制、选课制和弹性学制等课程管理制度和规则还名不副实。选修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形式上的选修制,还不能真正给学生提供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的机会。所以,学生对目前学校所开设的选修课数量的满意程度不是很高。表示满意的学生只有2.4%,比较满意的是22.7%,加起来也只占到被调查对象的四分之一。而对学校开出的选修课的数量表示不满意的学生,已经超过了50%。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大学的课程不满意,这足以引起我们对选修课制度的高度重视了,从而也激发我们对选修课制度进行思考和切实的改革。

(二)课程种类不够丰富,内容含盖面狭窄

由于不能真正贯彻和落实选修课制度和学分制,大学所开设的课程种类不够丰富、内容不够宽泛,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这样,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多方面兴趣的满足只能靠自学来实现了。在调查中,有66.9%的学生是靠自学来获得所学专业以外的其它知识的。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了学生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希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大学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要求,这就大大降低了大学教育的社会作用,增加了学生与学校的疏离感。这种课程设置还会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些正是学校教育的职责和本质所在。

(三)课程内容过于陈旧,脱离实际,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据调查,有21.7%的学生认为,目前自己所学的课程内容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不足二成;有47.4%的学生认为,所学课程只有不足40%的内容是自己所需要的。认为课程能有81%以上内容可以满足自己学习所需要的学生只占5.1%。对于所学课程内容陈旧率的问题,被调查对象中有24.5%的学生认为比较陈旧的知识占所学知识21—40%;有27.6%的学生认为课程知识的陈旧率在40%—60%之间。尽管学生对课程内容陈旧率有不同的看法,但依然反映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近60%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陈旧率超过了40%以上。①

南京工业大学在2004年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发现目前高校课程设置与毕业后的就业仍然存在脱节现象。调查显示,72%的毕业生反映本科教育对自身的影响较大,86%的毕业生认为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在工作中最有用。76%的被调查者建议,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环境,增加与社会的联系,同时,希望学校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文科学生反映计算机和实践动手能力差,制作一份表格都力不从心;而理工科的学生抱怨自己的文字功底差,每到写工作总结时就犯愁。

南京工业大学的调查还发现,83%的毕业生认为大学里的知识学非所用,课程设置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商务、营销、公关、法律等能够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学科及课程设置较少,而这些恰恰是社会上最派得上用场的。[4]这些调查数据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当前大学课程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对课程的自主性选择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充分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进行选择,这些都对我们大学课程改革都提出了很艰巨的任务。

(四)学习年限规定过于严格

学制过于死板,大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学业完成的进度。目前多数学校实行的是统一修业年限制度,对于学生完成学业的时间限定过死,学生没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调节完成大学本科学习的进程。我们知道,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时间、精力和学习方法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种现实条件的差别,使得学生在对待包含修业年限问题在内的课程制度安排,显然会有不同的需求。

(五)公共选修课的选课模式有待改善

学校的公选课选课模式存在较大问题,即电脑选课系统在学生选课集中时段经常无法登录,且预选、补退选麻烦。一些热门课程学生选得较多,但由于多数高校选课系统采取对选课学生进行随机抽取的方式,因此会出现想选的课却选不上的情况。如果未选上自己喜欢的课程,大部分学生就选其它的凑合一下,赚个学分了事。他们在补选时间内随意选择一门,对补选的课程可能既无兴趣,又不了解。如果选上自己不喜欢的课,那么,逃课与隐性逃课现象就无法避免,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

全部被调查者在选课之前对自己要选择的课程不了解或只是部分了解,虽然学校在本科生教学网上已挂出所开设的公选课的内容介绍,但并不详细,学生仍旧无法获知具体内容。

二、构建更具弹性的课程管理制度

高校扩招后,很多配套政策的变化使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与学生的关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改变。收费制度使高校和学生的关系带上了某种程度的交换色彩,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不再是各尽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在大学学习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学校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途,即使从自我保护的立场看,大学也没有理由不重视学生对课程的需求,更不要说我们对教育事业和学生发展的责任了。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政府应该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学校也必须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使大学的课程管理更具弹性,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外国先进的课程管理经验,建构更具弹性的课程管理制度。

(一)提倡“自主餐式”的课程管理制度

这种制度,实际上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学校提供的“课程自主餐”。学生对于个人命运的关注,使其会更敏感、更及时地选择那些能够提高个人发展价值的学习内容。课是自己选的,他们必然会对所选择的课程尽职尽责。所以,这种制度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从世界范围看,大量增设选修课,实行灵活的课程设置是大学课程体系改革的一大趋势。欧美许多国家的大学在满足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中都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以美国最为彻底。被誉为“总经理的摇篮”的哈佛商学院,要求学生必修的课程只有12门,可供学生自由选修的课程有几十门;以“MIT课程模式”著称的麻省理工学院为本科生开设了600余门人文社科课程供学生选修。日本战后在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高校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增加选修课或加大选修课比例,使抱有不同学习目的的学生能够有较大的课程选择空间或余地,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课程学习需要。例如,日本名古屋大学数学专业设5门必修课,而选修课则有101门;物理学专业必修课为9门,选修课是72门;化学专业必修课是15门,选修课34门。

近年来,美国为了使高等学校更积极地应对社会需求,课程的市场化价值取向更加明显。学费被分配在每门课程的学分上,明码标价。学分由于较为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的量和质,因而被用作知识消费者(学生)和知识提供者(大学)之间进行交换的“货币”。课程成了可以被“打包”的“套餐”。“自主餐”式的课程制度也可以通过“模块化”(modularization)的形式来实施。模块化通常是指将每年的课程以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更小的、独立的模块(module),使学习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单元。模块内容可以扩充,其大小与学分的多少密切相关,每一个模块可以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内授完。模块化课程有利于课程以更加弹性化的方式划分,即模块化课程可能是跨院系甚至跨学校的,当然它也可以是跨学科的;课程内容一般不再是由学校、教师单方面决定,它往往是教师与学生协商的结果。

模块化课程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机会,就像商品一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进行“选购”;它也打破了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学习模式,使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课程的“模块”实行明码标价,这也打破了传统的收费制度,即学生无须在每个学期前交费,只有在他们购买“模块”时才付费。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有超过40%的学生愿意按学科或学分交纳学费。

(二)实行真正具有弹性的学分制

学分制是用学分来反映课程地位、要求和计算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规定了学生达到毕业、取得学位应修满的学分总数。真正实行学分制,是解决课程结构不合理和课程内容狭窄的有效手段。因为学分制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课程内容和更多的选择机会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不同的学习能力。

大学实行学分制有以下优点:第一,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学分制的实行以开设大量选修课为前提,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就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来选课,实行文理渗透,理、工、管结合,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组成最优化的知识结构。第二,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实行学分制,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多选一些自己喜爱的课程,而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也可以从实际出发安排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进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组建知识结构。第三,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学分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自主选课、自主择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学习进程。从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第四,实行学分制还有利于调动教师开设新课的积极性。特别是短线专业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量往往不足,实行学分制后,可以为全校学生开设选修课,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存。同时,这些新课也扩大了课程内容的范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分制的实行,使学生的学习可以充分突破时间、地理和专业的限制,拓展自我发展空间。伴随着学分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可以有三个方面的突破:第一,多科性学习。学生可以跨领域学习;同时主修至多三个科系,建构属于个人化的文凭。第二,职业化的学习。学校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力争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甚至提供学生到国外学习的机会。第三,开放式的学习。重视“累计点数”的概念,使学分可以积累、可以转迁。因此,建立学分转换制度非常必要,使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不仅在不同学习领域或专业之间、院系之间、校际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流动成为可能,而且也满足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对教育提出的多元要求。

欧洲的学分转换系统(ECTS)和韩国现在正倡导的学分银行制度(Educational Credit Bank System)值得我们借鉴。ECTS的计算方式以积分为单位。凡是上课时数、报告、论文、考试、实习等都可以计入点数(credit)。欧盟国家共同采用的学分标准是:积满60个学分即完成一年的学习,按照此原则,一学期要完成30个积分。而获得学士学位(Licence)需180个积分,新硕士学位(Master)需300个积分。这样的标准不仅仅限于大学体系,而且适用于所有的高等教育系统,包括专业学校、高等学院、高级技师班、大学职业学院与技术学院等。

学分银行制度(Educational Credit Bank System)的基本内容是学习者可以将文凭证书、在校学习的成果以及工作期间的学习成果等经过学校评审后转换为学分,存入学分银行,学分可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转为正式攻读学位课程,并可以最终获得学位。学分银行的学分“储蓄”终身有效。显然,该制度是一项保证终身学习的制度。

(三)实行弹性化的学制

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同一年级所有学生的能力、兴趣和爱好都看作是一样的,因此,学校为他们规划了统一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并对他们的学习提出了相同的要求。这与当代社会和个人的要求是不相一致的。所以,只有改革我国目前划一的学制系统,实行弹性学制,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发展。比如,学生按照规定修满学分就可以提前毕业,因故不能正常学习的学生可以延迟毕业。弹性学制既解决了课堂与实践脱节、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就可以为更多的人受高等教育创造了条件。

(四)优化选课机制,提高服务质量

国内各高校在选课机制上存在海选式、抢选式、机选式、补选式等方式,这些选课方式各有利弊。针对课程特点,部分课程应该以数量优先为原则,开设大班上课,采用“海选+抢选”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修满学分。而某些课程应该以质量优先为原则,开设小班上课,严格限制人数,采用“机选+补选”的方式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对于某些热门课程,应鼓励多位教师同时开课,增加课堂,以保证学生修读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参考文献〕

[1]Scott, Peter. The Meanings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M]. Buckingham: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 , 1995. 1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2002年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及分析[R]. 教育统计报告, 2003(1).

[4]八面来风:八成大学毕业生学非所用羊城晚报. 2004-9 -17.

(责任编辑:郭德侠)

猜你喜欢

制度课程
构建“双有绘本共读课程”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夏朝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某些单位的制度
自行车的发明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