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树增:我在写战争的族谱

2009-10-09王树增

博客天下 2009年17期
关键词:格萨尔金融

王树增

如果这本书有主题,那就是“站在大多数人民一边”。解放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一场非常奇特的战争,在作战双方实力完全不成比例的情况下,仅仅两三年时间,就来了一次惊人的历史大翻盘。这用军事的观点是不能够完全解释得通的,它必然涉及到这片土地、这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心理等所有的因素。另外,解放战争直接关系到我们今日中国的生活样式,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我想我们每一个读者,关心自己血脉的来历恐怕是共通的情感。我们常常到农村去,一个普通的农民从沾满灰尘的房梁上给你拿下一个大包袱,解了半天解开来是一个族谱,他认为这是他活下来的理由。我想我写战争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写这种族谱,这种族谱是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史,每个人都应该有理由知道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向何而去,我们今天的生活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我在资料收集、采访过程中,感触最深的,就是解放战争中那些站在我们共产党官兵身后的一些百姓。我到山东沂蒙山采访,那里流传着一首歌,大致的意思是:最后一粒粮,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女,送到咱队伍里。为什么?民心。农民就是简单地算账,他又不懂马列主义。

我至今还能看到一些老人白发苍苍的,还住着破房子,但是往往这个房子当时可能就是一个纵队的司令部,那些高级将领们就坐在他们家的土炕上,吃他们家烙的饼;在他们村子,随便就可以找到一个山洞,这个洞是藏伤员的。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孟良崮战役,国民党装备那么好,却渴死、饿死了那么多人—空投不准,他们吃不上饭也喝不到水。

陈毅说淮海战役是小车推出来的。陈毅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是我方唯一一个兵力不占优势的,这是违背共产党军队作战原则的。所以毛泽东说淮海战役是一锅夹生饭,硬是一口一口吃下去了。夹生饭为什么能煮熟了?淮海战役为什么能够胜利?我们主力兵团不占优势,但是我们背后有500万老百姓。国民党军队一律靠空投,从一颗子弹到一张大饼都是靠空投,我们不是。

我们所有的官兵都是翻身农民的子弟,父母送他当兵的时候是有道理的。老大在家种地,共产党给他分了地,终于可以吃自己家地里结的粮食,不挨饿,不给地主交租子了;那老二,你得到部队去了,就这么简单。

我崇尚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给郏县县委写的那句话—站在大多数人民一边。为什么毛泽东给郏县县委写信?有一个小故事。胡宗南占领郏县,使西北战场很别扭,彭德怀的部队总打不跑他,因为没有粮食吃,因为陕北很穷。最后毛主席说没有粮食也要打,一定要把胡宗南的军队打跑。于是就跟郏县县委说,你能不能筹备三天的粮食,我们把这个县城拿下来。当时共产党的县长计算了一下,坚壁清野,把所有的粮食拿出来够部队吃一天;把地里的青苗割下来,还够吃一天;把全县的驴、羊杀了,还够吃一天。打仗的时候,老百姓就牵着驴、赶着羊在后面跟着,供部队吃饭。打完这一仗后,好几年内,这个县都不见驴,老百姓吃观音土。所以彭德怀说老百姓是我们的亲爹娘,所以毛泽东写了那样一句话—站在大多数人民一边。如果这个书有主题,就是“站在最大多数人民一边”,这也能解释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最后夺取胜利。

用金融的逻辑开导愤青

曲梵

金融危机水深火热之时,来煞有介事地说金融的好处,实在有点不讨喜。聪明的学者都会学习郎咸平,大谈金融超限战,再扯西方阴谋论。但有一个人,他离乡多年,已是美国名校耶鲁大学的教授了,却不愿独享西方金融的优越,不远万里,抛过来一本《金融的逻辑》,向国人解释金融不发达就要挨打的道理。他说:“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如果在金融方面的创新不显著,那么其他行业也不可能实现创新。⋯⋯打个比方,把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不让他去学游泳,他当然不用担心被水呛住,但也学不会游泳;等他下次掉进水里,就会被淹死。”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金融有危机,开放要小心—这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但这位经济学家说了,“不发展金融,自然不会有金融危机”—这也是常识。那金融是什么呢?中国就非发展金融不可吗?这正是本书要告诉我们的。按作者陈志武教授的说法,金融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按我的理解,金融交易是怎么回事呢,就比如逛店看上什么东西,身上没钱,可以先刷信用卡;比如年轻男女想买房,暂时攒的银子不够,可以先交首付,然后月供;比如企业资金不足,上市一招呼,就募集了不少。这真是好事情,未来的收入可以提前花,进而可以拓宽未来的发展空间。用陈教授的说法,金融证券发展的好处是帮助我们摊平一辈子的消费水平,不至于穷时穷死,运来富死。

不过呢,如果刷卡机不普遍,那有卡也不便;如果保险不保险,那么买了也危险;如果股市是赌场,最好别谈办工厂。这就像农村的孩子,在城市生活了几年,突然又回到农村,没有习惯了的配套设施,还真不方便。怎么办呢?陈教授最后在书中仿佛故意提高分贝地说:“发展金融证券是中国的唯一出路。”这好像说,进了城就别回农村了,要回农村也可以,那就把城市那一套设施搬到农村吧。所以,进一步发展金融(特别是与金融相关的配套制度)乃大势所趋。当然,除了小民所关心的股票和保险,他还关心国家政府。陈教授回顾历史,说以往的朝代,安定之时只知道往国库存银子,可是一旦国家出点乱子,积蓄就消耗殆尽;没积蓄了,就只好节省开支,最终捉襟见肘,再出点大乱子就亡国了。陈教授认为,节流不是办法,开源才是对策。没钱怎么开源呢?金融可以帮助一个国家平摊一时的支付压力,可以通过透支未来的收入来加速发展国力,说白了就是发行国债。陈教授认为,中国二十年来发展这么成功,美国一百多年来发展这么成功,就是靠赤字带动增长。

如此看来,这本书其实还对某些愤青颇有教育意义,因为明白了金融的这个逻辑,就不会再想着做陈胜吴广了。

米娅,一个有点二百五,有点唠叨的姑娘,毕业于国内最高学府,在一家世界5 0 0 强的外企工作。她经历了6个老板,有对她表示抵触和厌恶的,也有对她表示欣赏和保护的,她在和不同老板既斗争也合作的过程中,逐渐从一个职场新人,成为一个心有城府的职业女性⋯⋯这是一本温暖的女性职场小说,书名让人不由得想起励志动画《小鸡快跑》!

《日本战国物语》孙琳 不戒 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7月

“日本战国”跟中国的“三国”一样,一向是影视、文学、游戏等领域最青睐的题材之一,黑泽明的经典作品《影武士》记述的便是这个时期的故事,另外像去年在国内出版的传记小说《德川家康》讲的也是日本战国人物。本书在出版前曾在网上热载,拥趸云集。由中国人写外国史,并且是日本史,想必很多人都是冲着这个来看的。

《格萨尔王》

阿来 著/重庆出版社/2009年9月/29.80元本书是藏族作家阿来的最新力作,同时也是全球出版工程“重述神话”项目的一个构成部分。书中故事由两条线索交叉推进,一条线索以史诗《格萨尔王》的故事为底本,着重展示格萨尔王一生的丰功伟绩,是一位王的成长史;另一条线索围绕一位当代格萨尔艺人展开,作为神授的格萨尔艺人,他具有梦中通神的本领,由于他的存在,读者也多了一个用今人的视角与格萨尔“当面交流”的机会。

猜你喜欢

格萨尔金融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格萨尔》的音乐体系
40年西藏《格萨尔》工作回顾
《格萨尔》向何处去?——后现代语境下的《格萨尔》史诗演述歌手
探析《格萨尔》中与“岭”相关的名称
P2P金融解读
支持“小金融”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