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堂春韵

2009-09-29江南月

翠苑 2009年4期
关键词:平江姑苏细雨

江南月

也不知什么时候起。春风就暖暖地吹起来了。似乎刚刚还浸淫在余冬的肃寒里,蓦得衣袖问已是暖风袭人。接着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舒舒缓缓地撩开了这座江南古城的春韵序幕。

尚是看那雨,在回廊抑或春雨里小站一会,便觉丝丝雨意如脉脉银辉一点点温润心间。这趟子,雨是飘的,轻盈盈、慢悠悠地飘。你看不见它。也听不到沙沙的雨声,但是一会儿你就感觉有什么被濡湿了,发梢、衣襟、袖口、脸庞……湿润润的凉。你好奇地驻足,不觉抬头凝视天空,一片迷蒙,淡淡的白,哪里来的雨啊,低头一看,脚下的青石板路已经是潮湿湿的一片了。幽静的古平江路褪去了昔日的繁华,像是被春雨轻轻涂抹了一层湿意,正是恰到好处,

沿路粉墙黛瓦间,藤萝掩映,黄杨、夹竹桃错落其间。有一株半株桃花从院落里冒了出来,那花瓣似乎是刚从王维的水墨画里调出来的,也带着湿意。春雨原是这样轻轻巧巧,无影无形。兴致浓了,伸出手去,什么也没有,只感觉手心里像被什么轻轻挠着似了,痒痒的、酥酥的。片刻,也湿漉了。你终于欣喜不已,我逮着这春雨了。它像是新生的婴儿,柔柔嫩嫩、俏俏皮皮的。

这样的无骨雨时飘时停。下得再密一些,便可看到细雨如针,斜织空中。雨点沙沙地像蚕吃桑叶的声音在耳廓回旋。落在河面上,掩映在民宅楼墙边的纵横小河如遏天上琴音飘落,画起了圈圈点点的涟漪,仿佛万千绣娘的玉手在如带的河流上绣起了苏锦。驳岸上,一行石栏,石桌石凳点缀其问。拾级而下的水埠苔痕斑驳。细雨纷飞下,雕刻精美的系缆石。更是系住了昨天的故事。河上潘家桥,庆林桥,保吉利桥,胡相思桥……有如新月翻卧,垂虹轻驾。抱鼓石、云纹望柱桥栏还有两侧栏板上镌刻的双龙戏珠、翠竹、花卉等浮雕,都隐隐绰绰于迷蒙烟雨中。间或还有少女、稚童撑着一顶顶斑斓的天堂伞从桥上走过,

如是细雨,最为繁华的观前街是不去的,名甲天下的园林亦是少去了。这些蜚声于外了,难免人迹喧嚣。偏爱在这寂静的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古平江路默默闲走,听着雨声跫音,望着那一排排毗邻的老宅,姑苏城2500百年的历史余韵仿佛穿越岁月的尘埃,渐渐氤氲继而弥散在这江南烟雨中了。随意拐进路边的一座老宅,都可以触摸到吴地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传原为皇家粮库的李坤堂宅。一落三进,精致的砖雕门楼题额“燕翼贻谋”,庄严、肃穆。倚墙而立,静静感受,似乎有重重影幻在眼前掠过。几许足音,成篇的故事最后都如这纷扬的细雨,一滴滴融入历史的河流里了。唯有这青砖墨瓦、飞檐翘角、清幽小巷记下了曾经的踪迹。这样的老宅在古平江路随处可见,宅多井多。“百斛泉”,双眼井,还有一眼百年老井……就是这些绢秀的河流。雕花的古井浸淫着吴文化的清清文脉。水,苏州的魂呵。置身这儿,仿佛一脚迈入了吴文化的历史长卷里,恍恍然的,一头现代生活的喧嚣都幽幽地隐匿在身后了。时空原是可以这样亲近和体味的。

缓缓地踱步在这青石板路上,雨滴把石板路洗得光亮。凝眸回望古平江路两侧伸出的众多悠长悠长的小巷,驻足巷口,不时有评弹声声传来,这优雅、轻柔的曲调不知是从哪扇门扉镂窗里飘选出来的。轻轻走进一条条悠长的小巷,单是轻念着那巷名,狮林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巷、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也够让你回味一番了。曾以三国东吴都督周瑜和宋代武状元周虎一度居此而闻名的萧家巷,巷虽小但多深宅大院,古迹亦多。推门而入,凝重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不同的大宅,呈现着姑苏城不一的历史画面。东起古平江路,西至临顿路的大儒巷,巷弄深深。墙高而斑驳,因了以“慎独”为先作学说的明代大儒王敬臣而远近闻名,走在巷内,你似乎能听到“少湖先生”在家开馆讲学的铿锵之声……宅弄深处,曲径通幽,不知深几许,行至尽头,豁然开朗。又别有一番新洞天。在这里。一花一草,一墙一巷都是那么轻易地让你跌落进这座江南古城的风韵里。这巷弄就是姑苏城的条条血脉啊!

而今,漫步在这古平江路,独自彷徨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我不奢望逢上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却亲近到了孕育我、给予我个体精神血脉的母亲!听母亲轻语,感母亲之体温,徜徉于斜风细雨,千回百回,忘却了归路。

雨丝飘过几阵后,春风柔柔地吹拂,春阳就融融地暖人I心怀了。出得城内。城外水乡亦是好风光。沿河的公路,随风拂曳的柳条儿,婀娜多姿,碧阴阴的一色。粉红的桃花,鲜红的杏花、雪白的梨花、纤秀的垂丝海棠花。还有许多-q也叫不上名的花儿们都吮吸着甘甜的雨露后,在温暖暖的阳光里张开了水媚媚的眼。放眼开去,油菜花是这个季节田野里最夺目的风景。一座座村庄仿佛枕在满地满地的金黄里。城内沧浪亭的兰花展刚刚谢下帷幕。姑苏城西北郊堪称“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一年一度的花会正是如火如荼之时。成批成批的踏青人如群飞的蝶儿一般追赶来了。未近前,就闻暗香拂面。虎丘山下争奇斗艳,花潮涌动。入口处,一条长长的木制花廊,红花绿叶,地上放着,廊上挂着。花异盆异篮也异!眼里赏着花儿,口里数着花儿,宛然自己一跃身变成了一朵花儿,拾级而-上,鲜艳的郁金香,粉的,黄的,红的。紫的……相互交汇,堆堆簇簇;更有牡丹花辨搭构的“眷妍景丽”、鲜花球组成的“花廊溢彩”、条纹色花卉造景的“升腾彩虹”、孙武练兵场上十二花仙子花海奏乐的“香培玉琢”,以及“春意盎然”、“满园春色”和御碑亭内琵琶花型的“吴侬春韵”,错落有致,各有千秋。水石盆景展、名花奇花展、艺术插花展,后山上的樱花绿地,无不辉映着古朴高耸的千年斜塔,你仿佛置身于花海的最深处,听蜜蜂嗡嗡,看蝶儿翩翩。因了这花会,苏东坡的千年古话:“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更是入木三分了,

再往姑苏城东南郊千年古镇角直、周庄走走,梦里水乡,春色旖旎,如同走入了马致远笔下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里。纤纤细细的河流,一条条怀抱着村庄。最宽处也仅容两艘月芽似的小船交叉而过。船上有穿着碎步蓝衫,头包花巾的船娘慢悠悠地摇着船橹,欺乃声声,河面上不时飘荡起柔柔甜甜的吴侬软语。人坐在船上。看得见有一株两株小草从长长短短的石条堆成的驳岸缝隙里或者拱如圆月的桥洞边探出一丛绿意来,让人不免揣想它们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许或与这小镇的条石、墨瓦、街巷一样古老。河埠上。有一张两张春风里轻轻飘落的香樟叶。岸边,一株株垂柳如水乡的女子,柔韧的身姿依水而舞。纷飞的柳絮不时拂面而来;高大的泡桐树绽放着大朵大朵绚丽的紫花,开过河面,直窜到对岸人家屋檐上方去了。抬头凝视,有淡淡的芬芳向小船漫来。船儿缓缓驶过,枕河而居的人家,一扇扇开启的木窗里流泻着一幅幅平民百姓的生活画面。而今古镇有名了,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走了,走了又来了,但是这丝毫也没有影响他们安享于这种恬淡的生活,闲暇时老人们依然喝一壶酒。对弈品茗。听听昆曲说说评弹,侃侃山海经。什么《白娘子》、《牡丹亭》、《窦娥冤》没有他们不知晓的。小孩们常在桥头檐下,流水边巷弄里嬉戏游玩不知归。日子成年不变,如这古镇的水,清幽宁静。虽都是在河面上慢悠悠地划着,惬意意地看着,但船儿驶过的每一处景致又都一样,又都不一样。上得岸来,通往角直保圣寺的香花弄,老墙斑驳,巷弄深深。入寺,千年的枸树、银杏,肃穆的碑廊。古朴的陆龟蒙墓园使得小镇在这春日里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更有“叶圣陶纪念馆”向您展示着一代文豪的大儒风采。周庄亦是因了这河这石而灵,闻名遐迩的钥匙桥,气派非凡的张厅、沈厅……走在不同的古桥不一的邸宅,就是走入小镇一段段丰厚的历史啊!

几番番细雨滋润,几许许暖阳抚照,城内城外,这天堂的春韵无边呵!

猜你喜欢

平江姑苏细雨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姑苏好时光
鹰岩崖居——自在平江野奢酒店
姑苏城外寄乡愁
细雨
细雨如丝
平江老街上的一抹风情
平江暴动和平江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