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朴实、厚实写典型

2009-09-27袁素琴

中国记者 2009年9期
关键词:通讯丈夫细节

袁素琴 张 鹤

今年6月12日起,《宁波日报》对林萍捐肝救助同村女孩徐洁的感人事迹,做了全面、深入的报道。10天时间先后发表长篇人物通讯《跨越血缘的人间大爱—记捐肝救助同村女孩的林萍》,和评论《爱的最高境界》,随后进行了一系列后续报道,刊发了通讯《成就大爱的土壤—再记无偿捐肝救助女孩的林萍》《爱的赞歌在延续……》,作为对林萍报道的补充。开辟了“林萍壮举感动与反响”专栏,报道社会各界学习林萍事迹和精神的情况。组织了评论专版和理论专题,以引导舆论、升华主题。整个报道发消息、通讯、评论、理论文章、照片等30余篇,形成强大舆论阵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赢得各界好评和多篇批示。

这组典型报道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和反响,从业务上总结,我们认为主要是较好地遵循和体现了“真实、朴实、厚实”的规律。

以事实说话,还原典型人物心路历程

在采访林萍事迹之前,宁波几家都市报已经做了一些报道,有关部门提供的文字资料有六七万字。凭借这些资料写一篇几千字的通讯已不成问题。但是,我们坚持深入采访,掌握第一手资料。

三天里,与林萍多次面对面谈心,我们不仅收集到不少现成资料中所没有的人物故事,还对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中一些有价值的细节一一作了核实。结果发现,有些例子看上去很生动,一核对却是不存在的。比如,资料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林萍手术后当晚给她的领导发了一个短信,说自己比女孩早一步完成手术,祈祷孩子手术能够顺利。这是一个能说明林萍“只想着别人”的一个好细节。然而,当我们向林萍和她的领导核对时,都说没有这回事。事实上,手术之后进入监护病房的病人,什么东西也不能带进去,何况手机。

在典型人物报道中,为了使其更生动更有感召力,作者容易有意无意把人物写成“高、大、全”的“完人”,结果读者反而不相信。在采写林萍的过程中,我们坚持还原林萍的真实面貌。林萍捐肝的起因,其实就是跟着丈夫到医院看小徐洁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我是O型血,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忙。当徐洁的姨妈打电话给林萍,希望她到上海做捐肝配对试验时,她“迟疑”过,但很快答应了。手术前,医生向她介绍的捐肝的后果比她想像的要严重得多时,林萍哭了,打电话给丈夫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支持,最后坚定地对丈夫说:“我不能犹豫,这对孩子太残忍了。”把林萍“随口说”“迟疑”“哭”“犹豫”这些心理活动写到通讯里,真实地反映出林萍是一个平凡的人;虽有迟疑、犹豫,但想到小徐洁生命危在旦夕时,她又坚定了,反映出林萍总是为别人着想的利他精神。有读者评论说,报道把这些都写出来,倒是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林萍,使读者感到她平凡之中的不平凡,普通之中不普通。

朴实,描写先进人物性格特点

采访时发现,林萍是一个十分朴实的人,悠悠地谈着自己捐肝的过程,很少有感情起伏,更没什么豪言壮语,就像在谈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林萍确实在多个场合说过,她不过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小事”。

面对这样一位典型,我们确定用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口语式的对话,真实的细节,向读者介绍一位平民英雄。尽管我们对林萍的故事和她的为人有很多感受,但为了避免冲淡主人翁形象,尽量减少记者本身的感情抒发。其实,比起林萍事迹显示出来的光彩,我们的感受显得苍白无力。

在整个报道中,朴实的语言贯穿始终,如“让我试试”“应该救她”,林萍是个“热心肠”“好人”等等。同时运用了大量对话。在主题稿通讯中,我们借用林萍自己和她邻居说过的三句话作为小标题:“我不能犹豫,这对孩子太残忍了。”“我心里放不下的,还是小徐洁。”“别人的事比自己的事还上心。”

在采访中,我们尽量发现挖掘细节。病房里,我们与她促膝谈心,瞬间犹豫的细节表现出林萍是一个对家庭负责任的人,反衬出林萍捐肝不是一时冲动。又如,林萍到上海复查身体,抽空去徐洁的亲戚家,看望在此休养的徐洁,这也是两人出院后首次见面。林萍推门进屋,徐洁马上扑到林萍的怀中,林萍用手轻轻抚摩着徐洁的头发,这一摸,显示了林萍对徐洁的爱与牵挂。

以厚实内容解读典型人物成长环境

采访林萍后,我们还采访了她的丈夫、女儿、婆婆、父亲、母亲、同事、好友、邻居……渐渐地,林萍的形象清晰起来。在丈夫眼中她是个不折不扣的“热心肠”,婆婆眼中是个“好人”,父母眼中是“顶梁柱”,年轻同事眼中是“林萍阿姨”,同学圈里是“滥好人”,邻居说她“别人的事比自己的事还上心”……

采访中,我们发现,林萍周围有太多的好人。没有丈夫的支持和理解,林萍捐肝的义举不一定能完成;婆婆开始反对林萍捐肝,但知道林萍捐肝后,炖好鸽子汤急切地等着媳妇回家;林萍一位朋友也曾想去捐肝,因为做过胆切除手术,只得作罢;已经退休的小徐洁的表舅公也想去做配对试验,因为患有脂肪肝医生说不行;徐洁的表舅婆在林萍和徐洁住院期间,一直为她们送菜送饭;社会各界知道林萍捐肝后,以各种方式关心着林萍和徐洁—我们认为,这就是林萍生长的社会环境—一个民风淳朴、有助人为乐传统的“爱心城市”,一批受中华民族美德熏陶的平民百姓。是这块肥沃的土壤,培植了林萍。于是我们在刊发主题稿通讯后,又刊发了《成就大爱的土壤—再记无偿捐肝救助女孩的林萍》《爱的赞歌在延续》两篇通讯稿,和时评《民间有太多的好人》,对林萍的行为作了更加深入的诠释。

厚实还表现在报道形式多样上。不仅有通讯、消息、照片、QQ互动,还有评论引导,理论文章对主题的论述。评论《爱的最高境界》对林萍义举是一时冲动还是有深厚的思想基础,是偶然还是必然等方面做了深入阐述,具有说服力。几位专家的文章提出培养同情心及学习林萍的现实意义等观点。这些新闻手段,扩大了典型的影响,深化了报道主题,增强了典型报道的感染力和引导力。(作者分别是《宁波日报》财贸部主任,《宁波日报》财贸部主任记者)

猜你喜欢

通讯丈夫细节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通讯简史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