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乡亲明白我们的努力和追求

2009-09-27郝方甲

中国记者 2009年9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延安精神村子

郝方甲

出发,到延安去!

这是那个时代无数进步青年心底的呼喊。站出来,挽起志同道合者的手,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这是热情,更是信仰,让那时候青年每每提到延安,血是沸腾的。

此行前我没有来过陕北。想象中的延安,该是艳阳高照黄沙漫天,人们吼起信天游来有冲天的豪气从胸腔中迸发出来,嘹亮沧桑的歌声让人听了想掉泪。一切都有热烈粗糙的纹理,就像是摸上去会有轻轻的“沙沙”声响。

而这次见到的延安,凉爽湿润,绿树成荫,有基本成型的城市架构,延河水几乎枯干,宝塔山就那么大大咧咧地站在路边,亲切得很。

而其实来延安,真正是带着寻根的情结来的。

重回新华社延安期间在清凉山上的破窑洞,参观枣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在新闻纪念馆听老延安新闻人的追溯和期盼……初到延安的三天里,我们每天都被鲜活的历史包围着,曾经的战斗生活片段一节一节鲜活起来,勾画出一幅根据地军民战天斗地苦中作乐的历史画面。

人在画外难免曾经有许多的不理解和想当然,身处画中就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和牵挂。

我所在的十人小组被分在了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这是胡锦涛总书记曾连续两次视察过的示范村,据说通过发展大棚蔬菜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广“党员承诺制”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等都是特色,慕名而来参观访问的团体络绎不绝。

我们此次探访革命老区共担任着三个角色,分别是采写报道的记者、接受教育的学员和延安精神的传承者。那么深入老区农户,究竟要感受什么?

来到侯沟门村,明亮整洁的窑洞、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并没有让我惊讶,因为来前就猜到这个全国著名的村子一定在脱贫致富上有一套,一定早摆脱了老区贫困落后的面貌。而没有想到的是,这村子在发展中客观上以一种现代化的新形式重新诠释了延安精神,用最朴实的释义表达,反而更加铿锵有力。

在村子里的几天里,杨安大爷一家还有很多其他村民为我们提供了无数帮助,不仅是衣食住行方面的照顾和宽容,更对我们的采访给予了巨大支持。在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追溯新闻历史,感知新闻精神,探求新闻根源的过程中,我在继续考虑那个问题,我们到农村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集体采访,更不该是学农消暑的农家乐体验活动。就在吃最后一顿饭时,我问所在农户的唐阿姨,您知道记者是干什么的么?她说不大上来。我说,阿姨您看,我们就是记者。阿姨认真地说,我知道,你俩挺好!

一句话突然让我眼里有泪,阿姨的一句话让奔忙了几天、始终对此行怀揣忐忑的我心里那么踏实、温暖。

作为一名中央媒体新闻工作者,除了忠实地记录和负责任地表达,我们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几乎代表着整个国家言论的可信度。我明白了此行不只是为了让我们感受延安精神精髓的代代传承,也不只是为了让我们在农村学会些农活、看到些农村的新景象,更是为了通过朝夕相处和思想碰撞,让革命老区的乡亲明白我们的努力和追求,让他们对薪火相传的新闻事业更有信心。

新闻工作者从延安时期的艰苦创业,到现在的励精图治,不应该也不能忘记曾经的筚路蓝缕,更不能忘记广大人民群众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壮大给予了多少呵护和支持。

“深入群众,不尚空谈”,这是毛主席对所有媒体人提出的共同勉励,从延安归来,再次用这句话勉励自己。 “勿忘人民”,是新华社老社长穆青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只有扎根在基层生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厚土壤中,新闻才能够生生不息,永葆活力。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延安精神村子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如果一头牛回到村子——《走进画里的牛》创作谈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望娘滩
新疆新闻事业发展概述(1911年-1978年)
好办法